6. 初生牛犊不怕虎【发音】: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解释】:犊:小牛。
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出自】:《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
”【示例】:天禅年方十七岁,正所谓“~”,催开战马,摇枪冲杀过来。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近义词】:无所畏惧、敢作敢为【反义词】:胆小怕事【语法】: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分句;一般形容年轻人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音】: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自】:高阳《胭脂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近义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反义词】:浅尝辄止【语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事态的严重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造成的。
8.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发音】:dī shuǐ zhīēn,dāng yǒng quán xiāng bào【释义】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报答【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采用。
9. 独木不成林【发音】:dú mù bù chéng lín【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
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出自】: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近义词】:独木不林、单丝不成线【语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10. 磨刀不误砍柴工【读音】:mó dāo bù wù kǎn chái gōng【解释】: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
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1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发音】:qián shì bù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解释】:师:借鉴。
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示例】:~,我们要记取这次失败的教训,争取下次实验成功。
12.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发音】:qǔ bù lí kǒu quán bù lí shǒu【解释】: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出处】:林雨《刀尖》:“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造句】:我们学习上要做到~。
1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音】: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解释】:树:培植,培养。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示例】:西人都知道~,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14.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发音】: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释义】: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示例】:教师常用“~”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5. 书到用时方恨少【发音】:shū dào yòng shí fāng hèn shǎo【解释】: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例句】:作为学生,平时要多读书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出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撰诗句16. 行百里者半九十【发音】: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出自】:《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
此言末路之难也。
”17.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发音】: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解释】: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示例】:中国人有一句老话:“~。
”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毛泽东《实践论》)【近义词】:亲临其境【反义词】:胆小如鼠【语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18.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发音】: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解释】:蔽:遮。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出自】:《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示例】:你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近义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19. 玉不琢不成器【发音】: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解释】:琢:雕。
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
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难以成才。
【出自】:《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慎哉?”20. 众人拾柴火焰高【发音】: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释义】: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例句】:通过这次的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深刻的道理。
【用法】:作宾语、分句、定语;指人多力量大删除的10个四字词语:春和景明;得不偿失;各尽所能;夸夸其谈;美不胜收;前赴后继;一望无际;一语双关;枝繁叶茂;自得其乐。
新增的10个四字词语:不期而遇、惩恶扬善、高瞻远瞩、惊涛骇浪、情投意合、贻笑大方、异曲同工、杞人忧天、气冲霄汉、专心致志。
1. 不期而遇( bù qī ér yù )【解释】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形容意外相遇。
示例前在公主府内,也是我们姐妹三十三个先会面;今日不期而遇,又是如此。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九回)2.惩恶扬善【解释】惩戒恶行,显扬善举。
示例:人人都应有~的精神。
3. 高瞻远瞩( gāo zhān yuǎn zhǔ)【释义】高瞻:站在高处看。
瞩:注意地看。
站得高,看得远。
比喻眼光远大。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褒义,比喻目光远大4.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解释】涛:大波浪;骇:使惊怕。
汹涌吓人的浪涛。
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5.情投意合(qíng tóu yì hé)【释义】投:相合。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6.贻笑大方(yí xiào dà fāng)”【解释】贻:遗留;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贬义。
7.异曲同工(yì qǔ tóng gōng)【释义】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8.杞人忧天qǐ rén yōu tiān【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9.气冲霄汉qì chōng xiāo hàn【解释】:霄汉,云霄和天河,泛指天空;形容魄力非常大,有大无畏的精神和气节。
含褒义近义词:气冲牛斗反义词:垂头丧气10.专心致志【解释】形容一心一意地做某件事情,集中精神,聚精会神,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致:尽,极;志:意志。
【歇后语】王羲之看鹅——专心致志【造句】同学们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业。
安然无恙ān rán wú yàng【解释】:恙:病。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
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拔苗助长bá miáo zhù zhǎng【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跋山涉水bá shān shè shuǐ【解释】: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百看不厌bǎi kàn bù yàn【解释】: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班门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搬弄是非bān nòng shì fēi【解释】: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变本加厉biàn běn jiā lì【解释】: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变幻莫测biàn huàn mò cè【解释】:变幻:变化不可测度。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别具匠心bié jù jiàng xīn【解释】:匠心:巧妙的心思。
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解释】:药:治疗。
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解释】: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