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2《城市化》PPT课件

必修2《城市化》PPT课件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____________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
4、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区 域 经 济 的 发 展
推动
工 业 的 发 展 ( 工 业 化 )
促进
城 市 化
带动
工 业 的 发 展 ( 工 业 化 )
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
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
生产方式
从前日出而作、日落而 息的宁静的渔村生活
今日封闭厂房内长长的 流水线上的机械化生产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有没有?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我们有 没有出现?
1、这些国家是世界城市 化的典型代表。最早 的 英国 ,美国、日本 城市化水平 高 ,巴 西南美最大但“虚假 城市化”,印度人口 众多“滞后城市化”。 2、在三个发达国家均处在城市化的 后 期,巴西为中期的 加速 阶段,印度为 初期 阶段; 3、各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发达国家 减速,外迁,城市中心衰落 ;发展 中国家 起步晚,水平比较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 但发展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1.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项目 起步 速度 水平 高 其他特 点
发达国 家
发展中 国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早 晚
慢 快
逆城市 化现象 发展不 合理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70%
25%-30%
中期加速阶段
逆城市化现象
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 等发达国家 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 口流动现象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 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 村人口数量增多。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 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 施的改善
印度处于城市化的阶段________

一 选择题
1.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 A ) 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2.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双选) A.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恶化 B.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AB C.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D.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 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A A.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 B.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 C.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D.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比重达到13.3%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逆城市化现象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 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 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 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C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作业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现状如何?
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生态城市
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
(1)、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 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 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1、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入城市的空气,缺 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 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 改进意见 城市内部开辟一些绿地 2、B模式优点是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 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 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 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改进意见 在城市中心建一些绿地 3、模式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 网状,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 城市边缘伸到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有利于 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缺点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 土地利用率降低。 在城市各用地间进行道路建设 改进意见
1 、按照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 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 加速(中期) 阶段。
30
20
2,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城市 10
化水平 低 , 发展速度快 ,
但由于城市化水平略高于经济
发展水平,带来了
环境、 ,
人口、交通拥挤、居住环境、就业、社会秩序等 问题。
发展中 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 (1)图甲中虚线代表_______ 发达 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 目 前 , 两 类 国 家 城 市 人 口 数 量 和 增 长 情 况 是 _______ ____ 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较发达国家快 __ 。 数量不断增多 (2)图乙中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 _____ _ ,速度加快 ___ 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速度更快,未来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表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_起步早,水平高 ____ _ __,发 ,目前速度慢 ,水平低,目前速度快 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表中资料,在图丙中画出两类国家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曲线图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1. 城市化起步 2. 城市化水平
3. 城市化速度
发 达 国 家 :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早
起步晚
1. 城市化起步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水平高
水平低
2. 城市化水平
发达国家: 速度(慢—快—慢)
发展中国家:
速度(慢—快)
3. 城市化速度
1.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项目 起步 早 晚 速度 慢 快 水平 高 低 其他特 点
发达国 家
发展中 国家
1.关于城市化的标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2、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在(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以后
C

读“世界发达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变化曲线图” 然后分析回答。
郊区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迁移方向 中心城区
向郊区 城市向 郊区人口向 市区 乡村、小城 镇
城市人口 数量 乡村人口 数量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测算1995-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 结合我国的总人数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数。
根据计算,我国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200万,结 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城市化会给地理环境带来 怎样的压力,并且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
25%-30%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案例4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常见的问题
城市化阶 水 发展 地域扩展趋 段 平 速度 势 初期阶段 小幅度扩
低 慢 快

表现不明显
中期阶段 较

迅速扩大, 劳动力过剩,交通 出现郊区 拥挤,住房紧张, 城市化 环境恶化 城市界限 模糊,出现 逆城市化
后期阶段


大城市中心出现了 失业率高、空旧房 增多、犯罪率升高、 市中心的空洞化等
自学检测
一、根据自学内容对下列表述进行正误判断
1.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城市 人口规模 2.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化的含义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4.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差异不断缩小 5.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6.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微拉平的“S”型 曲线
3 、城市化的动力 读图2.17讨论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有那些?
城市 就业机会多 社会福利保障 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 拉 力 因 素 城 市 化 的 动 力 推 力 因 素
农村
人口增长快 对土地压力大 收入低,社会 服务短缺 受自然灾害 影响大
深圳的城市化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 改革开放, 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 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反 映经济发展水平。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世界经济发展不 平衡,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又如何呢?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
(4)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_______(多项选择)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ABD
巩固强化
下图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的状况,读图,完成1~2题。
第三节 城市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从图2.17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 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 城市等级上升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范围扩大 乡村变为城市
什么是城市化
1、概念 城镇 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人口向_____ _______ 城市 的过程。 乡村变为_____
1.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项目 起步 速度 水平 其他特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 家
慢 快
高 低

发展不 合理
2、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