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游戏:我的小椅子设计意图:每当我和小朋友玩“抢椅子”的游戏时,他们都特别兴奋。
在一次谈话中,我对他们说:“搬椅子时,我们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如果椅子坏了,就玩不成游戏了。
”根据幼儿兴趣和对椅子的独特情感,我设计了这个折纸游戏活动,通过活动幼儿不但能学会折椅子,在游戏中还能增进同伴之间的感情。
活动对象:5至6岁幼儿活动目标:<!--[if !supportLists]-->1.<!--[endif]-->学习用四角向中心折、拉折等方法折出椅子。
2.、通过有趣的游戏,加强幼儿同伴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
3.、培养孩子做事认真仔细、积极思考、独立创新的性格。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掌握基本的折纸方法,能看懂折纸示意图。
2.材料准备:示意图、范例、彩色纸、彩笔、椅子。
活动过程:<!--[if !supportLists]-->一、<!--[endif]-->谜语导入,激发兴趣<!--[if !supportLists]-->1、<!--[endif]-->教师请幼儿猜谜语:方方正正小平板儿,下面长着四条腿儿,坐在上面休息会儿,靠着背儿打个盹儿。
<!--[if !supportLists]-->2、<!--[endif]-->教师尽量鼓励孩子,也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启发孩子猜出谜底——椅子。
二、范例欣赏,观察外形1、外形:方方正正平板,长着四条腿,还有个小靠背。
2、色彩:有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等。
3、小椅子是用什么做成的?(用纸折成的),让我们也一起来折小椅子吧!三、讲解示范,讨论折法,共同操作1、对照折纸示意图,和孩子一起讨论椅子的折法,并引导孩子要认真看、仔细听。
2、教师演示椅子的折法。
3、出示多种颜色的正方形纸,供孩子选择。
教师和孩子按图示步骤折椅子,发现孩子有困难时,应及时给予帮助,孩子折得慢时,要耐心地等待孩子一步一步完成。
4、在折纸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多鼓励孩子,同时提醒孩子做到边角对齐,将折线压平,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5、鼓励孩子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再折几只椅子。
四、打扮小椅子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装饰折好的小椅子。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多启发、肯定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可用彩色笔在椅子上画出各种图案。
五、欣赏作品、玩游戏1、请幼儿把自己完成的作品摆放好,展示给同伴欣赏,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快乐。
2、交代游戏规则,玩“抢椅子”的游戏。
折纸游戏:打电话活动目标:1.学习看示意图折电话机,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孩子关注他人的情感及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
活动准备:1.能看懂折叠符号,会唱幼儿歌曲《打电话》。
2.电话或手机一部、范例(折好的电话机—话筒和底座)、正方形的彩纸、歌曲《打电话》音乐带、剪刀、胶棒。
活动难点:1.折纸过程中,训练孩子看示意图折纸。
2.培养孩子耐心、细致的良好个性。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内容:打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能够相互了解情况,表示关心。
2.启发引导:打电话很高兴,做打电话的游戏一定很有趣。
3.达成一致:“我们折个电话机吧,以后每天可以做打电话的游戏!”二、相互交流,学习折纸1.出示范例,观察外形。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呈现已折好的电话机,让孩子感到惊喜。
再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说出电话筒和底座的形状及颜色。
2.学折电话筒。
1教师示范折电话筒,边折边讲解步骤。
2一起折电话筒。
a.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彩纸。
b.看示意图,按步骤折,一边折,一边说折法四、打电话游戏,共享快乐播放音乐《打电话》,教师和孩子各持一个折好的电话筒,一问一答,演唱歌曲。
教师和孩子:“宝宝和××呀,正在打电话呀。
”教师:“喂,喂,喂,宝宝在哪里?”孩子:“哎,哎,哎,宝宝在幼儿园。
”教师和孩子:“宝宝和××呀,正在打电话呀。
”教师:“喂,喂,喂,宝宝在干什么?”孩子:“哎,哎,哎,宝宝在做游戏。
”孩子熟悉玩法后,可调换角色,孩子问,教师答。
不断更换歌词,说地名、说场所、说学习生活或其他文艺、体育活动,逐步提高难度。
(如:在幼儿园——学跳舞,在超市里——买袜子,在动物园——看大象,在足球场——踢足球,在南昌——看电影,在上海——逛商场)。
折纸游戏:小矮人设计意图:大班的幼儿,通过了两个年龄段的折纸教学和折纸游戏训练,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折纸技巧和折纸方法。
《小矮人》是人物折纸系列之一,在折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大班幼儿认知能力和折纸技能上有一定的基础,所以,选择大班幼儿进行折纸教学,让幼儿在折纸过程中享受折纸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活动目标:1、学会看示意图进行折小矮人,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折纸的快乐。
活动准备:正方形的彩色纸若干、彩色笔、勾线笔、用来作头部的园形纸若干、小矮人折纸范例、微课视屏。
活动重难点:掌握翻折、反折的方法。
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
(1)教师讲述: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让幼儿对小矮人产生兴趣。
(2)出示范例,小朋友好看吗!我们今天来学习折小矮人。
2、教折法及要求。
(1)播放微课视屏,让幼儿仔细观察。
(2)出示示意图,引导幼儿观看图示及步骤。
(3)提出折纸要求,要求边对边,角对角要对齐,折痕要清晰、压平。
(4)教师取出正方形的纸根据图示步骤,一步一步引导幼儿折小矮人的身体部分。
3、添画头部。
取出已准备好的圆形,用勾线笔画出小矮人的头部五官。
4、小矮人折纸成型。
教师示范:将已折好的身体部分和画好的头部用胶水粘贴好。
小矮人折纸完成。
5、幼儿折纸(1)幼儿自由折纸,教师着重讲解翻折部分。
(2)提醒幼儿折纸时要压平线。
6、活动延伸。
将折好的小矮人放入区域,让幼儿用小矮人进行角色游戏活动。
活动一:音乐游戏活动《十个小矮人》。
十个小朋友一组,幼儿扮演小矮人角色,听音乐和教师一起做游戏。
游戏规则,听音乐,按逆时针方向走圈,教师按音乐节奏点数点到谁谁就做小矮人蹲着走,音乐反复进行,直到音乐结束,游戏完成。
教师和幼儿可以互换角色进行。
活动二:数学活动:《七个小矮人》。
七个小朋友一组,每个小朋友都是小矮人,组织小矮人过生日,将蛋糕分成7等分,让幼儿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活动三:手指游戏:两个人一组。
一位幼儿将十个手指头套上十个小矮人,另一个幼儿点数。
配上音乐按节奏点,点到小矮人的人字时,向对方点头,反复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小矮人》的折纸活动,对象是大班的幼儿,人物折纸难度较大,比较复杂,大班的幼儿有了一定的折纸经验,为了让幼儿能够学到更多的本领,充分发挥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我们将本堂教育活动在大班进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孩子们获益很多。
当教师出示已折好的范例时,孩子们都高兴地蹦了起来,我要折,我要折!为了把这堂课上得精彩,老师趁机把小朋友的兴趣吸引住。
放映小矮人的折纸微课视屏;让幼儿观察图示步骤,然后让每个幼儿拆开范例,仔细观察。
观察了以后,小朋友们若有所思,取来纸就想折,没等老师说停下来,他们就停下来了。
我问:“这是为什么呢?”。
小朋友说:“我们还不会,太难了。
”我告诉他们,难度是有,只要你们认真听老师讲课,仔细观察了,你们就会掌握怎么折的。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一步一步的跟着老师折纸,折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很认真,指导中发现幼儿对小矮人身体部分的折法,有一定的难度,翻折再打开容易弄错,把折叠方向弄反了,所以教师在教翻折和反折的时候,要反复练习折叠,让幼儿听得懂,通过反复练习后,小朋友们终于学会了折小矮人的身体部分。
第二个问题是在折叠过程中压线不平,力量较小,这也是每个年龄段幼儿折纸的通病,在以后的折纸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压线方面进行多多练习。
完成了折纸小矮人以后,把他放进区域活动,让幼儿进行延伸活动。
在延伸活动《十个小矮人》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很愿意选择小矮人角色。
进入角色进行角色表演,是小朋友们的难点,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按照音乐节奏点数蹲下,幼儿很难卡住节奏。
针对幼儿难卡住节奏这一特点,反复进行节奏训练,让幼儿做好了动作再进行下一个活动,游戏在老师指导下反复进行,小朋友们笑声不断,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幼儿积极性高涨,玩的开心快乐。
折纸让幼儿聪敏,游戏让幼儿快乐!这种教学游戏活动在我们幼儿园喜闻乐见,给我园的老师和幼儿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折纸《快乐娃娃》适合年龄:大班幼儿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已经能够看懂折纸图示,跟随老师学习折叠比较复杂的折件,快乐娃娃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组合折件,它由头部和身体部分组成,本次活动让幼儿先观看教学视频再自主学习折娃娃,体验组合折件的乐趣,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做事耐心仔细的态度。
活动准备:微课视频、范例一个、彩色折纸、画笔、剪刀、胶棒。
活动目标:1.观看视频,学习折快乐娃娃的头部和身体部分。
2. 体验组合折件的乐趣。
重难点:在菱形的基础上学折娃娃的身体部分。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段录像,看看录像中的老师在做什么?教师带幼儿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今天的折纸内容。
2.出示快乐娃娃范例,进一步激发兴趣。
(1)观察范例,把握折件的组成部分。
师:你们看看这个快乐娃娃由哪两部分组成?幼:快乐娃娃由头部和身体部分组成。
二、幼儿学习折娃娃1.教师示范讲解快乐娃娃头部的折法。
2.教师示范装饰头部师:头部折好了,我们怎么来装饰它呢?幼:先画娃娃的头发,再画眼睛和嘴巴。
3.教师示范讲解快乐娃娃身体部分的折法。
4.指导幼儿自主折叠,鼓励幼儿相互组合,共同完成作品。
三、展示、欣赏作品四、活动延伸“快乐娃娃”来唱歌:带领幼儿一起唱《哇哈哈》。
反思:本次折纸活动,教师先让幼儿观看教学视频,初步了解所要学习的折纸内容,再让幼儿有目的地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折叠作品,激发了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共同完成折件,培养了幼儿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名称:小班折纸《金鱼》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经过两、三个月的学习,已经学会了对边折、对角折、压平的技能,对折纸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喜欢用折纸的作品来游戏。
他们经常会说:老师你好棒啊!老师为什么你会折这么多东西呀?对折纸区角的折纸示意图也产生了好奇。
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同时为以后学习看图折纸打好基础,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纸折金鱼,并能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2、认识折纸箭头,学习反折,进一步巩固折、压的技能。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鼓励幼儿自选颜色折鱼,体验成功乐趣。
重点难点:学习反折的方法活动准备:活动前带幼儿观察金鱼的外形,折金鱼步骤图一幅,范例一个,鱼儿游音乐片段,课件或鱼儿游视频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