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焊要求
过程要求:
检查时间段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注意事项
焊前
温度、湿度检查
温度20±10°C
湿度<70%
如果数值不在规定范围内,严禁继续加工,用空调调整温度与湿度至合格后方可加工。
设备点检
点检卡内容逐项点检
出现异常及时向班长反馈
产品名称与其相配夹具
认清产品,查阅焊缝直径,找出相应夹具。
注意产品标识与实际是否相符
全过程
焊缝检查
焊缝宽度
达到2+0.50mm。
自检100%
外观检查
焊缝是否均匀,是否有裂纹、凹陷、气孔等。
自检100%、用记号笔确认
探伤检查
(着色探伤抽检5%,超声波探伤10%)
着色检查焊缝一圈没有明显裂纹状;超声波探伤合格。
在记录表上填写相关数据
换灯丝
灯丝安装正确到位
换好灯丝后打点检查焊缝位置正确
更换灯丝前必须先净手;更换时把灯丝座取出,用金相砂纸去除表面氧化物和赃物,再将内腔清洁干净
电子束焊作业要求
产品在束焊过程,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流程:
总要求:
1.产品清洗后工件表面无油污、铁末、清洗液残留物(碱粉结晶颗粒)、尘埃等,工件表面要求干燥不潮湿,并且所有产品压配后24小时内全部焊接完毕。
2.每逢冬季和梅雨季节时,压配后的待焊产品应立即推到束焊室内恒温1~2小时并保持干燥方可焊接,焊接好的产品必须放在束焊室保温0.5~1小时才能进热,避免急冷急热;
焊缝深度
4mm厚钢板试焊,要求焊穿并每产品至少试焊3次
外观检查
焊缝是否均匀,是否有裂纹、凹陷、气孔等。
探伤检查
着色检查焊缝一圈没有明显裂纹状;超声波探伤合格。
焊接
过程
首件打点,第5件打点,合格后每20件(四工位每60件)打点一次,末件必须打点检查
三点必须位于焊缝中心并且目测三点大致均分圆周
需放置打点工件于规定位置待查,保留至最后焊接,并做好记录
校束焊夹具外圆/内孔跳动
≤0.05mm
夹具擦拭干净并上紧
焊接参数
焊缝直径
参阅相应束焊机
(注意机床编号)
焊接参数表
/
焊接电流
尽量设定为标准值中差
焊接时间
工件转速
用秒表测量时间,确定转速
是否要求
预热、封焊
预热件按照规定要求达到预热温度及保温30-60分钟后方可焊接;封焊电流采用小束流(7-10mA)
焊接
产品摆放
焊接和未焊接的产品分开存放在不同的流转车上,防止混料和磕碰。
产品要求不接触,不落地,不合格品及时隔离,处理
关机
清扫焊室
焊接室干净、门圈清洁
每半个班清扫一次,关机前焊接室抽成真空后,退出全自动程序,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全面保养
编制:徐敏2012.4.9校对:批准:
首件
产品
调焦
焊缝调焦时观察出现最亮点,实现焊缝表面聚焦;以焊后产品不出现散焦、保证焊缝宽度为准。
采用小束流,焊接时间调为无穷大。
打点
三点必须位于焊缝中心
焊点直径约0.50mm。
需放置打点首件于规定位置待查。
焊缝检查
伤件需放置首件待查;在记录表上填写相关数据,发现异常及缺陷,及时向班长及工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