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及保育

第三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及保育


(二)呼吸浅而快,以腹式呼吸为主
幼儿的胸腔狭窄,呼吸肌发育差,肺活量 小,但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多,所以只能以 加快呼吸的频率来代偿。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不同年龄的呼吸频率
年 龄 呼吸频率 (次/分) 新生儿 1~3岁 4~7岁 10~14岁 成人
40~44
25~30
22左右
20左右
16~18
三、婴幼儿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


6、关节连接较松弛易脱臼:
关节囊比较松弛,韧带也不够结实,关节的伸展性 和活动范围均大于成人,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容易 “脱臼”。 常常是因为大人带着幼儿上楼梯、过马路或帮幼儿 保健: 穿拖衣服装时,用力牵拉、提拎幼儿的手臂所造成 (1)合理锻炼,促进韧带的发育,增加关 的。

节的牢固性;
(2)不宜用力过猛牵拉幼儿的手臂,防 “脱臼”。
3、柔软、易变形,但不易骨折

幼儿的骨头就象鲜嫩的青枝,易被弯曲。成人 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这与骨头的成 分有关。幼儿骨头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 1/2。 青枝骨折——幼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 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可能出现折而不 断的现象。

4、脊柱(人体的主要支柱)——易弯曲

脑垂体——内分泌系统的总管,总体调节婴幼儿发 育。尤其分泌生长激素,决定个体高矮。

甲状腺——调节新陈代谢、兴奋神经系统、促进骨 骼的生长发育。
松果体——抑制性成熟。 胸腺——与机体的免疫机能有关。
结 缔 组 织
上 皮 组 织


(一)运动系统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包括骨、骨连结、骨骼肌。 骨——构成人体轮廓及内在框架, 保护内在脏器 骨连接——骨骼相连的部分,构成关节 骨骼肌——骨骼上附着的肌肉部分, 人体力量的来源,受神经支配。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骼生长迅速
2、有些骨还未愈合,故数目较成人多 3、柔软、易变形,但不易骨折 4、脊柱易弯曲 5、腕骨尚未完全钙化 6、关节松弛易脱臼 7、肌肉发育有一定规律和顺序
预防扁平足要从小做起。
保健: (1)防止肥胖; (2)走路、直立时间不宜过长; (3)负重不宜过度; (4)鞋子应宽松合适,以软底为宜; (5)适当运动,有利于脚弓的形成,但量 不宜过大,否则会使脚底肌肉过于疲劳而 松弛。
(二)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组成

1. 呼吸道 咽 喉 气管和支气管 左肺
2.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合理穿衣、避免受寒 (3)加强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4)培养小儿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如用鼻呼吸不用嘴呼吸;不蒙被睡觉,不用手 挖鼻孔等
(5)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
安静进餐、口中不含异物;吃饭时不开玩笑不 打闹等。
(6)保护幼儿声带
不大声哭喊或扯着嗓子唱歌;冬天不要顶着寒风 喊叫、唱歌;夏天玩得很热时不要马上吃冷食;得 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等。
易发生呕吐
3、肠——较长、通透性强,吸收能力较强,
4、肝——较大,功能较差。
5、胰腺——对淀粉和脂肪类消化能力弱。
流口水在婴幼儿时期是正常的现象, 在一二岁之后,口水量虽然还是很多, 但通常孩子会在不自觉的情形下,顺 利地将口水吞咽下去,所以较少口水 外溢的情况出现。但是即使是已经三 四岁的幼儿,有时候玩得太高兴,或 太专注于某件事时,也会忘了吞口水, 这一点不必过于担心了。
(1)脊柱的生理性弯曲

背面看,又正又直; 侧面看,从上到下有四道弯曲:颈曲、胸曲、腰 曲、骶曲。
保健: (1)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桌椅高度要适度; (3)不让长时间单肩背书包
(4)不让睡沙发、软床等。


5、腕骨正在钙化
人有8块腕骨。出生时全是软骨,以后逐渐钙 化,10~13岁左右钙化完成,女性儿童一般比 男性儿童早完成2年。掌指骨18岁前钙化完成。 所以婴幼儿的手劲较小易疲劳,精细动作比较 困难。
三、婴幼儿消化系统的保育

注意饮食调理
合理添加适宜的辅食,合理搭配食物

注意气候变化
根据季节变换食物种类,勿太热或太凉
注意环境卫生 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及排便习惯

定时进餐,细嚼慢咽,少吃零食,避免过饱,偏 食、挑食等;多吃蔬菜、水果,定时排便。
(四)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概况
1、组成: 心脏:位于胸腔内,是动力
不能被充分地吸收利用,骨头
长不结实,就会得佝偻病。
2、有些骨还未愈合,故数目较成人多

(1)胸骨(胸骨柄、胸骨体、胸骨剑突)到20~25岁才愈 合。) (2)骨盆未闭合。婴幼儿的骨盆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 骨头借助软骨连结在一起的。它一般要到20~25岁才完全 愈合,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
保健:
(1)培养良好的坐姿; (2)不宜从高处跳到硬地上; (4)不宜在硬地上进行大量的蹦跳动作。
二、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
口腔黏膜柔嫩,易受损,发生感染。 2个月前唾液分泌少,比较干燥;3-4个月唾液 分泌旺盛,又不能及时下咽,已发生流口水现象。
(二)长牙、换牙
先长出乳牙,共20个,6岁左右会更换为恒牙, 共28或32个。
(三)消化道的功能不完善
1、食管——肌肉力量弱,管壁弹性较差 2、胃——水平位,蠕动机能差,消化能力较弱,
反射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之下,有机体对内外环 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应答。
二、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二)大脑易兴奋,也易疲劳 (三)耗氧量大 (四)小脑发育晚 (五)自主神经发育不全
三、婴幼儿神经系统的保育
(一)睡眠要保证
睡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它可使神经系统 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让神经细胞蓄积能量,重新 恢复工作能力。
身长
身高
3、头围:头围的增长与脑和颅骨的生长有关
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32~34cm,六 个月约为42cm,1岁时约为46cm,2岁时约 为48cm,2~15岁仅增长6~7cm。
4、胸围
出生时=32cm;1岁时=头围;以后>头
围 上臂围:5岁小儿营养状况: >13.5 cm—良好; 12.5—13.5为中等; <12.5 cm为营养不良。
1)鼻腔:相对短小,鼻腔狭窄,黏膜柔嫩,富有血管。 2)咽:耳咽管较宽、短,而且平直,易并发中耳炎。 3)喉:喉腔狭窄,黏膜柔嫩,易发生异物呛入。 4)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和软骨柔软,缺乏弹性组织,黏 膜富于血管,黏液腺分泌黏液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而发炎肿胀,引 起呼吸困难。 5)肺:弹力组织发育差,间质发育旺盛,血管丰富,充血较多而含 气较少。
婴幼儿生理发育 与保健
一、身体发育及其测量
1、目前使用的主要测量指标: 体重、身高(身长)、头围、胸围 2、定期测量的时间要求: (四、二、一体检) 一岁内3个月一次, 1~3岁 每6个月一次, 3~6岁每年一次)
一 身体发育常用指标
体重
身高 (长)
头 围
胸围
1、体重 新生儿期生后3~4天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 正常足月新生儿体重:2500克~4000克 正常足月新生儿满月体重增磅可达700~ 1500克 3个月可达出生体重的2倍 12个月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 2岁时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 2岁至青春前期增长减慢,年增长值约2kg
无条件测量时可用公式估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婴幼儿6个月前体重(千克)估计: 月龄X0.8+出生体重(千克) 7~12个月体重估计: 出生体重(千克)+6X0.8+(月龄-6)X0.25 1岁~12岁体重估计: 年龄(岁)X2+8(千克)
2、身高(长)
头、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 3岁内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 3岁以上测量立位,称为身高 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身高估计公式(cm): 出生时平均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 2~12岁 年龄(岁)×7+75cm 为25cm,前三个月增长约为11~12cm,1 岁时约为75cm。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 2 岁时约为85cm, 2岁后每年增长5~7cm。

右肺
呼吸系统功能
(一)什么是呼吸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不断地消耗氧气并产生 二氧化碳。

呼吸——机体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系统——执行呼吸任务的系统。
呼吸运动——胸腔有节律地扩大与缩小。
呼吸的深浅和快慢是可以自主调节的。
二、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道相对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 感染且出现并发症。
(三)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概况
(一)组成 1、消化管: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 大肠、肛门。
2、消化腺:唾液腺、
胃腺、肠腺、肝脏和胰
腺等。
(二)概念
消化——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 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吸收——经过消化了的食物成分及水、无 机盐、维生素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的过程 叫吸收。
(二)锻炼要适度
1、好处:加强心肌收缩力。
2、适度的标准:没有面色苍白、呼 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现象。 (三)注意服装、坐椅卫生 腰带、领口不要过紧,椅子前缘不要 压迫胸部等。
(五)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概况
(一)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2、周围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 包括各种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器官,以收缩舒张的交替形 式输出血液。

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
四通八达,遍布全身,是运输 血液的管道。
2、功能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在密闭的动脉静脉
血管中循环流动,发挥运输及营养等作用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