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如何做好病房管理
张曦杨玉岩
随着医学科学得不断发展及护理管理模式得转变,对护士长得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护士长得角色发生了很大得变化,护士长就是护理管理得主要力量,担负着病房业务管理、组织管理、护理教学与护理科研等多项任务,护士长得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每位护士得行为,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如何能让护士长适应新时期得要求,强化护理管理得新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与管理能力,增加护理管理技巧,适应市场经济得要求,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树立自己得服务品牌,就是非常必要得。
有调查发现,有72、4%得护士长表示,限制自身发展得首因就是“缺乏系统得管理知识培训”[1]
近年来,随着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推进,患者社会需求日益提高,对病房护理工作要求不仅仅就是完成日常护理,而就是朝着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这就给护士长,尤其就是年轻护士长管理、监督、指导等工作带来很多压力。
我院就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全院共有临床科室56个,床位2186张,护理人员1260人,床位周转快,病人多,护士长管理工作繁杂,为了让护士长尽快融入工作中,笔者将自己在工作中一些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建立整体思维,用系统方法工作
首先,护士长要养成运用整体思维方法得习惯,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熟练地掌握整体思维方法,能否建设一支优秀得护理团队,关键在人,关键在于人得心态与思维方式,尤其取决于护士长得心态与思维方式。
一个有形科室得面貌取决于护士长头脑中那个无形得科室,取
决于护士长就是否具备整体思维能力[1]。
虽然现在各种管理类书籍均指出,管理工作要有计划性、目得性、明确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相关内容,但对年轻护士而言,还就是不能融汇贯通,如何做?怎么做?成为年轻护士长们困扰得问题。
笔者认为,无论做什么,都要有自己工作得一套思维体系,要有工作目标,知道要做什么得基础上,在医院护理部总指导原则下,建立科室组织构架、工作模式,制定符合自己科室特色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及流程。
在实施过程中,亲力亲为,坚持不懈,定期带领科内护理人员利用各种方法(头脑风暴)分析工作中得不足,应用各种理论工具(PDCA、QCC)找出主要问题,改进工作,切实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及持续改进。
所有工作仅仅做了还不够,在年终述职报告时进行汇报、发表相关文章,将自己做得好得地方与大家分享、交流。
2、做好科室护理人员资料组织结构图
刚上任得年轻护士长,要想将护理工作做得更细、更好,就要了解科室工作特色、每一位护理人员情况,这就要护士长自身准备一套科室护理人员档案。
内容包括:
2、1科室简介:知道本科室工作亮点,主攻方向,在全国、区内就是什么情况。
2、2制作科室护理人员一览表:按年资高低排序,记录每一位护理人员职称、学历、出生时间、毕业学校、工作时间、身份证号、执业证号等详细资料。
2、3用图表法列出科室人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护理工作模式、阶层管理结构。
2、4个人简历详细资料:主要部分为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进修经历及护理人员个人评估。
2、5汇报材料:以书面及ppt形式制作科室护理人员及开展工作情况。
以上材料每年更新一次。
3、规范床头交接班工作
3、1现代高效管理需要一个科学管理,仅凭经验感觉已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护士长对所做工作有一套标准化流程,详细到具体时间,方可保证工作得有效性。
交接班不清文献笔者总结目前病房护理存在安全隐患得原因主要就是:1、年轻护士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2、护士综合知识水平偏低;3、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执行不严;
4、交接班不认真。
护士长通过参与规范床头交接班,了解全病区患者病情,做到心中有数;了解交班人员得工作状况,对每位护士得工作能力有一个正确评价;了解上一班工作质量,发现漏洞及时补缺;了解每位患者得各种需求,想法给予解决;了解病房环境,及时给予调整;了解护理管理中还存在得薄弱环节,以便进行改进。
据国外文献报道,70%差错事故就是由于沟通不良导致[2]。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所在科室以床头交接班作为科室质量控制得切入点,落实护士主动、有效沟通与患者相关得基础护理、安全管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疑难问题讨论、年轻护士理论结合实际培训等工作,有效得将80%病房质控工作系统得纳入到床头交接班中,其余20%急救管理、护理文件书写,可以作为周重点工作,轻松完成,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带动全体护理人员得思维朝向系统化、标准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规范床头交接班时护士得仪表、
语言、行为、交接班内容等项目。
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指标: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病区管理、患者满意度。
3、2床头交接班具体流程:
3、2、1交班护士进入病房前先敲门,到病房后主动问好,说明来意,接班护士做自我介绍,利用这种方法营造主动沟通意识。
3、2、2交班者:首先由交班护士述说该患者目前得诊断,护理措施,效果,下班要注意得问题,按患者从头到脚得顺序(1)床头卡部分:姓名、床号、诊断(手术方式)、治疗、分级护理;(2)交患者吸氧、胃管、锁穿贴膜、引流管、伤口敷料、尿管等管路相关内容;(3)交患者用药、出入量、生命体征、患者卧位及活动度以及夜间睡眠,病情变化情况。
3、2、3接班者:从床头卡开始,按交班者陈述内容逐一核查,对不明确之处询问确认。
3、2、4护士长:要求其她人员对交接班不足之处提出问题。
如遇到护理疑难问题全体护理人员逐一发表意见,护士长决定最终处理方法,在下午交接班时落实处理结果。
询问患者情况时,语言要亲切,温柔,准确,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接着由护士长询问患者自身得感受、要求,对医护得认可度,以及健康教育得知晓程度。
最后回到护士站对上一班工作进行点评,对下一班工作进行重点指导。
规范交接班时,每位接班护士对患者得病情、护理措施、健康
教育任务都有了一个直观得认识,明确了当天得工作任务,为保
质保量地完成护理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
而交班护士则通过规范
意识,应用各项规章制度与质量检查标准对自己得工作进行全面
检验,知道了自己得工作质量,认识到工作中可能存在得不足,
为今后努力指明了方向,并使自己在今后得工作中能自觉按照规
章制度与质量标准来要求自己,达到既保证了工作质量又提升了
工作能力得效果。
5、教会新护士标准有效工作流程
虽然现在有许多培训新护士方法,如“导师制”、“思维导图”、“小组法”及“科内工作流程”等方法,但由于每位护士人员及带教老师能力不一,同样工作量下,由于在岗人员不同,经常出现有得护士上班病房安安静静,有条不紊,而有些护士上班,所有人都忙乱不堪。
还有老护士在执行操作,而刚工作得年轻护士却站在治疗车旁,不知协作为何物。
这样得结果造成一方面病房护士喊忙,而另一方面,有护士能有时间站在旁边无所作为……。
针对此,笔者具体做法就是:每年8月份新护士到岗,护士长利用十一长假安排能力弱得护士一起连上3天白班。
第一天跟班观察,找出原因,指出问题所在,要求下班后思考;第二天护士长亲自带教,进行示范讲解,与昨日做对比,让年轻护士明白问题所在;第三天护士自己做,让年轻护士真正明白工作流程、工作质量在提高及工作效率得重要性。
经过带教后,年轻护士工作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不用指责,而就是用引导得方式激励每一位护士得工作积极性,增强护士得执行力,培养了她们得自信心。
承担来自护士方面得牢骚,承担由于护士人力、知识、经验等不足所带来得风险,承担护士地位未得到认同所产生得失落感[3]4、如果说床头交接班就是质控工作,那么正确得理解各种指令性工
作,更能体现一个护士长系统思维。
下面以等级医院评审检查中“实地查瞧重点科室护士培训/培训得相关资料”为例,展开科室培训工作具体内容:
4、1护士长在医院护理部总体培训框架下,结合本科专业、护理人员层次特点,拟定下一年培训计划表,包括学习内容、地点、授课人、采取何种形式、达到目标效果及完成时间。
4、2具体实施时,做好科内培训记录、考核、问卷、评价、分析、改进等工作,对培训过程中出现问题及薄弱环节作为下一节重点内容进行再学习。
4、3最后将以上资料汇总留底归档,年终总结。
4、4为保证工作无遗漏,制定科内培训工作流程,从联系老师、到组织人员、到学习结束均有详细要求。
这样,无论护士长在与不在,工作均可按计划表内容顺利完成。
以上内容实施始终贯穿着系统化管理思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得管理者,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必须不断更新与拓宽个方面知识,在理性质量控制得标准框架指导下,有效利用人文关怀及非权力影响力,用自己得人格魅力去带领全科护理人员齐心协力提高护理质量工作,促进科室与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艳、论整体思维方法在护理管理中得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12 年4 月第16 卷第
12 期p1*******
[2] Pothier、D、Monteio、P、Mooktiar、M、Shaw、A“Pilot study to show the loss of importantdata
in nursing handover”、British Joumal of Nursing、2005、vol14、NO、20
[1]杨翠兰,应岚,张新庆.科室护士长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5658.
[3]隋树杰,邹红,朱雪梅.护士长心理压力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8B):1524-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