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标法基本知识》PPT课件
《商标法基本知识》PPT课件
13
商标的在先权利
一、在先权利是指商标注册申请人以外的其他人已经在先取得的并继续 享有的权利
。
在先权利包括: (一)已注册和在先使经初审认定但尚未获得正式注册的商标,未注 册但经过使用产生一定知名度的商标权利。 (二)其他在先权利,包括人身权中的姓名权和肖像权、著作权、外 观设计权、企来名称权、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或装潢使用权、地 理标志权、特殊标志权、奥林区克标志权及世界博览会标志权等
5
注册商标的功能
一、广告宣传的功能 二、识别功能,将不同的企业或个人的商标或服务区分开来,让 消费者区分优劣从而便于取舍。 三、质量标识功能,一个商标与一定的商品联系,一定的商品又 具有一定的质量,从而一定的商标可以作为质量识别的标志。 四、彰显身份功能,品牌作为标识代表了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异或
特征,这是由于顾客对产品的认知关系中形成的。
20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一)
行政救济
1、工商投诉程序,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 发生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控告或检举;
2、海关保护,海关依法禁止侵犯商标权的货物进出境所采取的 措施。
司法救济
司法救济应关注证据的收集,包括侵权人的信息证据、侵权事实
证据、损害赔偿证据。
21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二)
4
企业商标策略
1、单一商标体系战略,指企来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均使用同一商标 2、多商标体系战略,区分商品质量等级采用不同的商标 3、主商标和产品商标体系战略,即企业以某一公众认知度较高、社会声 誉较好的商标作为主商标,在采用主商标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产品创 造不同的分商标。 4、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联合商标指同一个商标所有人在同一种或类似 商品或服务上注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似商标,用一个商标群防止他人 注册类似商标;防御商标是指商标所有人将已为公众知晓的商标,在该 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和服务上的不同类别上注册若干相同的商标。
14
商标使用注意事项
(一)保存商标使用证据,包括商品交易上有标示商品之证明,商 标使用之样本,商标促销证明; (二)保存相关档案 (三)续展申请,有效期10年,申请续展应在届满前的6个月内办理。 不得连续3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 (四)有权使用商标注册标注 (五)防止已成商标淡化 (六)慎重许可他人使用
及颜色,或者文字与图形的结合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立体商标 的三维标志的形状和外观近似,且使用于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 服务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 19
一般侵权形式
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标或类似商品上使用 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有权的商品;区分赔偿责任与侵权。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 注册商标标识;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 又投放市场; 五、未经注册人许可,将相同或近似注册商标的文字或图形用于商 品装潢,将相同或近似注册商标的文字用于域名、企业名称等商业 标识。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有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 隐匿等便利条件 七、其他损害行为
1902年9月5日英国政府与清政府在上海签定《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其中规定建立牌号注册 局。 1904年8月4日清政府在帝国主义的胁迫下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商标法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3
商标的分类
商标按不同的规则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商品商标,使用于商品之上的商标。 服务商标,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时用于区别其他服务提供商 的商标 集体商标,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 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 的标志 证明商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 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服务,用以证明 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 品质的特征
(四)用途是否一致。
11
商标注册公告、异议
经初步认定后,申请注册商标必须经历3个月的商标公告 期,任何人均可在公告期内对公告的商标提了异议请求。
商标异议,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法定期限内对商标申请人 经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的商标提出反对其核准注册的意见,要求商标局 驳回商标注册申请的法律行为。 在先注册或者使用的商标权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 有提出异议的权利。 如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虽未注册但可以对抗他人不正当的 抢注; 如驰名商标,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可以在异议或撤销程序中对抗 他人的商标申请或注册,并可直接禁止他人使用;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 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抗他人在不相同及不类似的商品上注册和使用 商标,甚至要求损害赔偿。
16
商标专用权的失效(二)
(一)由于注册不当而失效。
1、违反商标构成的禁止性规定; 2、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 (二)在先权利或合法利益而无效。
1、与在先商标的冲突; 2、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其他权利(著作权、商号权、姓名权、肖像权) 相冲突; 3、代理人或代表人侵权
17
商标使用的许可
1、独占许可,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被许可人在合同有效期内对被许可的专 利技术独占实施,许可人不得在该地区实施,也不得再许可第三人实施。 商标的所有权没有转移,仅转移商标权的使用权。
8
商标中的禁用条款与禁忌
禁止商标注册标志: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 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 商标注册。 商标显著特征的判定应当综合考虑构成商标的标志本身(含义、呼叫 和外观构成)、商标指定使用商品、商标指定使用商品的相关公众的认 识习题、商标指定使用商品所属行业的实际使用情况等因素。
9
商标注册审查与核准(一)
形式审查,对商标注册申请的书件能否受理的审查。包括对商标注册申 人资格,商标注册申请书件的填写是否真实、正确、准确、是否清晰、 完备等的审查,即书件是否符合规定,手续是否齐备。
包括:(一)申请人的资格是否符合规定; (二)申请人的地址是否正确 (三)申请人的名义、章戳是否和营业执照一致。 (四)申请人要求核定的商品或服务是否符合《类似商品和服务 区分表》 (五)商标及商标图样的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 (六)应附的证件、说明是否完备。 (七)商标注册申请规费是否缴纳 (八)通过代理的代理人委托书是否符合要求。
22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三)
认定某一商标是否为中国驰名商标,主要标准是该商标在市场上 享有较高的声誉并为相关公众熟知。
1、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相关公众包括与使用商标所标 示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生产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 其他经营者以级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
2、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3、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4、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5、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商标固有或获得显著性的程度;商标 或者服务的贸易渠道;在商标所有人和被告的贸易区域和商业渠道该 商标的认可程度;第三人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程度;商标所标识 的商品或服务所占的市场份额;商标的价值等
6
商标申请注册
申请在先原则,指在采取注册原则的国家,对于不同的申请人提出 的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申请,以提出申请的先后来确定商标权的归属。同 一天申请且不能证明先使用的人,由申请人抽签决定。
优先权原则,指任何一个《巴黎公久》成员国国民,向任何一个公 约成员国就商标保护提出正式申请后的6个月内,这一申请的日期有在其 他所有成员国都享有优先的地位。
驰名商标,是在中国境内的大部分区域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
高声誉的商标。
一、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1、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禁止相同或近似商品上注册或使用 2、对注册的驰名商标,实行扩大保护 3、禁止将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注册为企业名称 4、禁止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注册为域名 5、在立案调查假冒商标犯罪案件时,不受立案金额限制
商标法基本知识
法务部
2008年11月20日
何为商标?
商标,商品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在其商品或服务上使用 或注册的,能够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标志。 商标应具有可视性、显著性(识别性)、非禁止性等特 征方能注册。
我国发现最早较为完整的商标是北宋年间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所用的“白兔 商标”,它基本上具备了现代商标的全部外貌。该商标中心图案是一只白兔, 上端横刻“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旁刻“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端刻有一段 文字:“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与贩,别有加饶, 请记白。”
15
商标专用权的失效(一)
注销,指商标权人自愿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商标局根据申请或法律
规定,将该注册商标登记注册事项从《商标注册少簿》中取消的法 律程序
自愿注销
不续展注销 主体消灭注销
撤销,指商标专有权人在获准商标注册后因为使用的频率、方式违
反法律规定,被商标局撤销专有权。
(一)因不使用而撤销,连续三年没连续使用商标; (二)因使用不当,有自行改变、自行转让、商品粗制滥造。
一标一类原则,指在同一申请书中,只允许申请一件商标并限在同一 类别商品或服务中。一份申请、一件商标、一类服务。
7
商标中的禁用条款与禁忌
使用: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 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 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 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 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 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 商标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