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初中化学能力检测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K -39 C -12 N -14 Mg -24 Cl -35.5 Ca -40 Cu -64 Na -23 Ag -108 Zn -65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二百多年前,哪位法国科学家利用天平进行定量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A .B .C .D .2.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能量变化B .环境保护 ①碳和二氧化碳是吸热反应 ②煤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③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①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②重复使用塑料袋和塑料盒 ③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C .数字含义D .资源节约 ①Fe 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②SO 3: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③Mg :化合物中镁元素显+2价 ①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②提倡使用乙醇汽油 ③实验后用剩药品放回原瓶3.分类法是将学的重要方法。

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氯酸钾 医用酒精 干冰 石墨B .胆矾 碘酒 二氧化锰 石墨C .碘酒 碳酸钠 蒸馏水 液氧D .天然气 熟石灰 氧化铜 火碱 4.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有学生用超薄材料制成的气球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气球浮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下降。

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A .甲烷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氯气 5.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A .向pH=9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 .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D .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中充分反应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A .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的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可燃物一定是H 2或含有H 2B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CO 2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可能是因为盐酸太浓C.某混合气体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且导出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D.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氮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干燥剂(假定每步都充分吸收),最后只剩下氮气7.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8.现有一含有多种溶质的无色溶液.关于该溶液中所含溶质,有如下几种猜测,其中合理的是A.H2SO4、KOH、NaCl B.NaNO3、NaCl、CuCl2C.AgNO3、NaCl、HCl D.H2SO4、Na2SO4、KNO3Fe3+,434S042﹣,NO3﹣的个数比是A.3:2:1 B.1:2:1 C.3:1:15 D.3:1:1311.已知某气体由SO2、H2、C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经测定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A.SO2B.H2、CO C.SO2、CO D.SO2、H2、CO12.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AB.③处的数值介于1.10—1.43之间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13.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Na2SO4得到NaCl,可将粗盐溶解于水,然后进行下列六项操作:①过滤②加适量盐酸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④③①②⑥B.④①③⑤②⑥C.⑤④③②①⑥D.①④⑤③②⑥14.已知: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都相同,常温下二氧化硫气体和硫化氢气体混合,发生反应生成硫和水.现将m个二氧化硫分子和n个硫化氢分子混合,若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是反应前的0.5倍,则m与n的比值为A.1:5 B.1:3 C.1:1 D.1:215.某CaCl2样品中,可能含有KNO3、CuCl2、MgCl2、NaCl和Na2CO3中的某些物质,取该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28.7克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只有MgCl2,没有NaCl B.可能有MgCl2和KNO3C.可能没有CuCl2和Na2CO3D.一定是由CaCl2、NaCl、MgCl2组成的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个小题,共分)16.(7分)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化学密不可分。

(1)现有H、C、O、Na、Ca五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①最常用的溶剂②食醋中的酸③自制汽水常用的盐(2)2015年5月12日,我国最长跨海大桥——泉州湾大桥正式通车。

①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生锈。

生活中我们常用稀硫酸来去除表面的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用来除铁锈,则需用量筒量取98%密度1.84g/ml的浓硫酸约____ml。

②大桥的建成,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环湾城市群连成一片,驱车跨跃泉州湾只需8分钟,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减缓(填序号)。

A.雾霾天气B.温室效应C.赤潮的形成D.酸雨的形成17..(7分)比较与分析归纳会使你变得更聪明。

请分析下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名称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单质的化学式常温常压下状态单质与氢气反应氟F F2气态黑暗处爆炸氯Cl Cl2气态光照爆炸溴Br Br2液态加热反应碘I I2固态持续加热缓慢反应⑴上述表中X=⑵①试归纳氟、氯、溴、碘的原子结构规律(答一点即可):;②试归纳氟、氯、溴、碘对应单质的性质变化规律(答一点即可):;⑶已知:Cl2和Br2的化学性质相似,Cl2+H2O=HCl+HClO,其中HClO也是一种酸,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HClO+NaOH=NaClO+H2O,试分别写出Br2与水,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9分)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是由H、C、O、Na、Cl、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00。

(1)取少量A 的无色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A 的水溶液显 性。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气体B ,无浑浊现象,且反应后溶液仍为蓝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 的溶液,出现浑浊现象。

过滤后,滤液仍为蓝色。

由此推断,C 物质是 (写化学式),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D 溶液,没有气泡产生,反应后溶液变为红色。

由此推断,D 物质是 (写化学式),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指示剂除外)可能是_______ (写出所有可能)。

19.(11分)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还含有少量的FeO 、Fe 3O 4.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过程分析.资料1:草酸晶体(H 2C 2O 4•3H 2O )在浓H 2SO 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3H 2OCO 2↑ + CO↑ + 4H 2O 资料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固体既能吸水又能吸收二氧化碳;CO 能将FeO 、Fe 2O 3、Fe 3O 4还原成铁.(1)下列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1是 (填字母编号).问题讨论: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2)实验前应先 .(3)B 装置的作用是 .(4)对D 装置加热前和停止加热后,都要通入过量的CO ,其中加热前作用是: (5)写出D 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数据分析:资料3:铁的常见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铁的氧化物 FeO Fe 2O 3 Fe 3O 4 铁的质量分数 77.8% 70.0% 72.4%(6)称取铁红样品10.0g ,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 ①D 中充分反应后得到Fe 粉的质量为m g ,则其范围是 .②实验前后称得E 装置增重6.6g ,则此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 实验评价:反思1:本实验中如果缺少C 装置(不考虑其它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气体 发生 装置 Ca(OH)2溶液 铁红碱石灰 碱石灰(填“偏小”、“不变”或“偏大”).反思2: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20.(6分)某工厂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经重新处理回收有关金属和化合物,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图,请据图回答:(1)步骤①和④需要进行的操作为,(2)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3)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4)称取15g固体C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4.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试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6.(共7分)(1)H2O;CH3COOH;NaHCO3;(各1分)(2)Fe2O3+3H2SO4=Fe2(SO4)3+3H2O;(2分)27.2(1分);ABD(1分)17。

(共7分)⑴;17;(1分)⑵①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也逐渐增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②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其在常温常压下单质的状态由气态逐渐变为液态、固态(或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其单质的化学活泼性逐渐减弱)(1分)⑶Br2+H2O=HBr + HBrO(2分);Br2+2NaOH=NaBrO+NaBr+H2O(2分)18.(共9分)(1)碱(1分)(2)CO2 + 2NaOH = Na2CO3 + H2O (2分)(3)Ca(OH)2; (1分)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2分)(4)HCl (1分)NaCl、HCl或NaCl、CaCl2、HCl(2分);少写,错写不得分19.(共11分)(1)d(1分)(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3)验证二氧化碳已除尽(1分)(4)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发生爆炸.(合理即可)(1分)(5)3CO+Fe2O32Fe+3CO2,(一氧化碳与FeO、Fe3O4也可以)(2分)(6)①7.0<m<7.78;(1分)②76.0%(2分)【实验评价】偏小;(1分)缺少尾气处理装置;(1分)20.(共6分)(1)过滤(1分)(2)确保废液中的CuSO4、FeSO4完全反应(1分)(3) .向固体D中加入稀硫酸,若没有气泡产生,说明加入的稀硫酸足量(1分)(4)28.6%(3分)设15g固体C 中Zn的质量为x,反应所得ZnSO4的质量为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