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上人才招聘系统设计论文

网上人才招聘系统设计论文

目录第1章选题背景 (1)1.1开发背景 (2)1.2 开发意义 (2)1.3国内外趋势 (3)1.4开发环境 (3)第2章方案论证 (5)2.1可行性分析 (5)2.1.1 方案可行性 (5)2.1.2技术可行性 (8)2.1.3 经济可行性 (8)2.1.4 法律可行性 (8)2.2 需求分析 (9)2.2.1 需求获取和问题分析 (9)2.2.2 需求描述 (9)2.2.3 需求评审 (10)2.3 系统模型 (10)2.3.1系统结构关系图 (10)2.3.2数据结构设计 (11)第3章过程论述 (13)3.1总体设计 (13)3.1.1模块设计 (14)3.1.2 人机界面设计 (15)3.2数据库设计 (16)3.2.1 系统目标 (16)3.2.2 系统流程 (17)3.2.3 数据库设计 (17)3.3模块设计与实现 (21)3.3.1. 编码原则 (21)3.3.2主要代码 (22)第4章结果分析 (29)4.1系统测试 (29)4.2单元测试 (29)4.3集成测试 (30)4.3.1集成测试 (30)4.3.2集成测试策略 (31)4.4功能测试 (31)4.7性能测试 (31)总结 (32)后记 (33)参考文献 (34)附录 (35)第1章选题背景1.1 开发背景在这个以计算机、互联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任何事物都与互联网络息息相关,大到国家政要,小到衣食住行,互联网开始用它那神奇的触手深入到了各行各业乃至平民百姓家。

而促使这个时代的来临与发展的毋庸质疑的是那些高精尖的人才,因而,人才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各个求贤若渴的企业都非常关心如何能够招揽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是各个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

而人才也想要找到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的岗位一展才华与抱负,然而虽有毛遂自荐之心却苦于没有门路。

与此同时,我国就业大军规模的逐年庞大使的原有的招聘方式即通过召开招聘会的方式压力倍增——招聘会定期召开,过期没有交流机会。

招聘会都是在有限的几天内企业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虽然有的招聘会提前贴出海报或进行其他方式的宣传,但还会有很多企业和学生错过。

还有一部分人,为了参加招聘会不得不放弃一些重要的事情;招聘会人数众多,很难管理。

由于参加招聘会的人员繁多,而且整个过程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强,这给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空间有限不利交流。

招聘会上人数众多,但是展位却有限,不能让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参加,而且想要企业与学生一一会面很困难,不能更好地分配人力资源;在此种情况下,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企业与人才双方需要的方法,网上人才招聘系统便应运而生。

1.2 开发意义首先,该系统的研发能够促进网络科技的发展,深化网上人才招聘领域的研究;其次,该系统的开发能够帮助求职者更方便、更快捷、更可靠的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节省了时间、精力、财力等等。

同时也能够为向企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提供了一条便利可靠的渠道。

1.3 国内外趋势目前,国外的人才招聘多以网络招聘做为第一步筛选人才的步骤,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面试来敲定是否录用。

根本不采用招聘会的方式,因而避免了所有招聘会带来的弊端。

国内根据《2004年中国网上招聘研究报告》,在中国招聘市场中,2003年的市场容量比2002年增长了近9%,2004年达到41.6亿元人民币,预计2006年将达到51.2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0%。

网上招聘在2003年为3.1个亿,到2004年为5.5个亿,一年当中以占8.1%的比例跃升到了13.2%,到2006年将增长到16.9亿元人民币,平均增长率为73.9%,2006年网上招聘收入将占整体招聘市场收入的33%。

可见网上招聘市场的火爆,当然相对于国外来看,网上招聘占的份额还不够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招聘所占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大。

网上招聘以它泛围广,无区域和时间限制,快捷,效率高,省时省力,费用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求职都的喜欢。

网络招聘在中国大陆出现仅仅只有5年左右时间,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市场比较成熟的地区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目前中国大约有2500家提供招聘服务的网站,但达到一定规模、能够为用户提供全面服务的也只有那么几家。

因此,可开发空间仍然很大。

1.4 开发环境本系统在Microsoft Windows XP 系统下使用JSP技术,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在JDK 1.5的环境下采用Apache Tomcat5.0进行开发。

JA V A语言[1],由Sun公司开发的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它在网络编程中大显身手。

Java中连接数据库的技术是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很多数据库系统带有JDBC驱动程序,Java程序就通过JDBC驱动程序与数据库相连,执行查询、提取数据等操作。

JDBC是一种可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 API,它由一些Java语言写的类、界面组成,使开发人员可以用纯Java语言编写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通过使用JDBC,可以很方便地将SQL语句传送到几乎任何一种数据库。

JSP(JavaServer Pages)是由Sun 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

使用JSP技术,Web页面开发人员可以使用HTML或者XML标识来设计和格式化最终页面。

使用JSP标识(tag)或者小脚本(Scriptlet)来生成页面上的动态内容。

生成内容的逻辑被封装在标识和JavaBeans组件中,并且捆绑在小脚本中,所有的脚本在服务器端运行。

HTML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置语言)是一种文本类、解释执行的标记语言,它是Internet上用于编写网页的主要语言。

第2章方案论证2.1 可行性分析2.1.1 方案可行性当前,对于网站的开发可选用的开发语言大体为三种:JSP、ASP、PHP。

而相应的,后台数据库的选用也可分为这样几种:SQL Server 2000、Oracl、Mysql、Access。

由于开发企业级的WEB程序(如ERP)还不能完全胜任,我们不采用。

在这里,我们仅对可采用的ASP与JSP进行一下对比:ASP 技术也是动态网页开发技术。

JSP和ASP从形式上非常相似,但是深入探究下去会发现它们很多的差别,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ASP和JSP的工作原理不同,当Web服务器接收到对ASP页面的请求时,它从硬盘或者内存中接受正确的ASP文件,并将这个文件发送给ASP.DLL文件,ASP文件将会从头至尾被解释执行并根据命令要求生成响应的HTML页面送回给浏览器。

ASP.DLL会针对每个请求产生一个独立的线程。

JSP由支持它的服务器上的JSP引擎负责解释执行。

当服务器接收到一个对某JSP 页面的请求时,如果这时对该页面创建或修改后的第一次请求,那么JSP引擎就把该JSP页面内容转变成一个纯Java的Servlet,然后将其编译成Servlet字节代码,这个Servlet可以调用其他的Servlet或JavaBeans,最后将Servlet的执行结果输出给浏览器。

JSP页面被编译成Servlet之后,其执行代码以独立线程的方式一直存在于服务器的内存中。

以后对该JSP页面提出请求时,不需要重新编译,除非该页面被修改。

Java Servlet由于在服务器端运行,并且不包括会占用大量系统资源的GUI,因此运行的速度要比Java Applet和Java独立应用程序快。

JSP的效率和安全性更高,ASP以源码形式存放,以解释方式运行,每次ASP 网页调用都需要对源码进行解释,运行效率不高。

另外,IIS的漏洞曾使得许多网站源程序大曝光,许多用ASP开发的网站,ASP程序全部被人下载去了,这样多网站的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JSP源程序不大可能被下载,特别是Java Bean程序完全可以放到不对外的目录中;而且我们可以将Bean 的JSP原程序删除,只剩下Class 文件,网站照样可以运行。

JSP的组件方式更方便,ASP通过COM来扩充复杂的功能,如文件上载、发送email以及将业务处理或者复杂计算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可重复利用的模块。

JSP通过JavaBean实现了同样的功能扩充。

在开发方面,COM的开发远比JavaBean复杂和繁琐,学会ASP不难,但学会开发COM可不简单。

而JavaBean就简单多了,从本文上述示例中可以看出开发JavaBean很方便。

在维护方面,COM必须在服务器上注册,如果修改了COM程序,就必须重新注册,甚至必须关机和重新启动。

JavaBean则不需要注册,放在CLASSPATH包含的目录中就行了。

如果JavaBean进行了修改,则JSWDK和Tomcat现在还需要关闭和重新运行(但不是关机),但开发者已经许诺将在以后的版本中做到不需要关闭服务器。

另外JSP这种基于组件的模式很有效地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因为这种模式能够使开发人员利用快捷的子组件快速创建模板应用程序,然后再整合一些附加功能以后便可使用。

像这样的由于Java语言的优势而产生的有效的方法在JSP中无处不在,并可将其打包成一个JavaBeans或一个EJB组件。

JSP的适应平台更广,ASP目前仅适用于NT和IIS。

虽然Unix下有ChiliSoft的插件来支持ASP,但是ASP本身的功能有限,必须通过ASP+COM的组合来扩充,而且ActiveX 对象必须事先放置于所选择的平台,Unix下的COM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JSP则不同,几乎所有平台都支持Java,JSP+JavaBean可以在所有平台下通行无阻。

NT下IIS通过一个插件,例如JRUN,就能支持JSP。

著名的Web服务器Apache 已经能够支持JSP。

虽然现在NT操作系统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服务器方面Unix的优势仍然很大,而新崛起的Linux更是来势不小。

由于Apache广泛应用在NT、Unix和Linux上,因此JSP有更广泛的运行平台。

从一个平台移植到另外一个平台,JSP和JavaBean甚至不用重新编译,因为Java字节码都是标准的与平台无关的。

将在实验的JSP网页原封不动地拿到Linux相应的服务器下就运行起来了,感觉非常好。

JSP是基于Java Servlet以及整个Java体系的Web开发技术[5],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建立先进、安全、快速和跨平台的动态网站。

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中加入Java 程序片段和JSP标记,就构成了JSP网页。

Web服务器在遇到访问JSP网页的请求时,首先执行其中的程序片段,然后将执行结果以HTML格式返回给客户。

程序片段可以操作数据库、重新定向网页以及发送email 等等,这就是建立动态网站所需要的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