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
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一”或“” 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A、B、E、F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E:__________ F:__________(2)F与少量A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 H2SO4 H2 Fe 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H2O+CaO=Ca(OH)2【解析】【详解】(1)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A、C 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D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水,C是氢氧化钙,A是硫酸铜,B会转化成氢气和硫酸铜,所以B是硫酸,F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uSO4,B是H2SO4,E是H2,F是Fe;(2)F与少量A溶液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3)D转化成C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 (OH)2。
故答案为:(1)CuSO4,H2SO4,H2,Fe;(2)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3)H2O+CaO=Ca(OH)2。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如图所示:A、B、C、D分别为铁、稀盐酸、AgNO3溶液和氧气中的一种,短线相连的两物质间均能发生反应,A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请回答:(1)C是________。
(2)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Ag2O与CuCl之间能发生类似于C与D反应类型的反应,则Ag2O与Cu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盐酸Fe+2AgNO3=2Ag+Fe(NO3)2置换反应Ag2O+2CuCl═2AgCl+Cu2O【解析】【分析】四种物质中,铁可以和氧气、稀盐酸、硝酸银反应,故A是铁,氧气只能和铁反应,不能和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故B是氧气;A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说明C是硝酸银,D 是稀盐酸。
【详解】(1)C是盐酸;(2)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方程式为Fe+2AgNO3=2Ag+Fe(NO3)2;该反应是置换反应;(3)C与D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故Ag2O与CuCl之间发生的反应是Ag2O+2CuCl═2AgCl+Cu2O3.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C为黑色固体,A具有磁性,D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该反应为A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A由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3:1,B可供给动物呼吸,常温下C为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在20℃时,将B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发生反应,且A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为碱,C为纯碱,则在乙醇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时,B、C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解度物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中的溶解度B109g17.3gC21.8g<0.01g【答案】Fe3O4+2C3Fe+2CO2↑ 2CH4+3O22CO+4H2O2NaOH+CO2=Na2CO3↓+H2O【解析】【分析】【详解】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C为黑色固体,A具有磁性,D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C是铁,四氧化三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3O4+2C 高温3Fe+2CO2↑;(2)若该反应为A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A由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3:1,B可供给动物呼吸,常温下C为气体,所以A是甲烷,B是氧气,所以C是一氧化碳,甲烷和不充足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点燃2CO+4H2O;(3)若在20℃时,将B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发生反应,且A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为碱,C为纯碱,所以A是二氧化碳,C是碳酸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溶液,其中除了硝酸钠以外,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去一定量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无色废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操作l的名称为_______。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_____________。
实验活动二: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将溶液A和原无色废液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接下来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______,试剂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碱性过滤(2)CuSO4+Ba(NO3)2=Cu(NO3)2+BaSO4↓或其它合理答案(3)硫酸钠、碳酸钠(4)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碳酸钠或碳酸钠溶液【解析】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1)原无色废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
操作l的名称为过滤。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NO3)2=Cu(NO3)2+BaSO4↓。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钠、碳酸钠。
实验活动二: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试剂①是碳酸钠或碳酸钠溶液。
5.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甲、乙、丙均为气体,乙有刺激性气味,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化肥,H为红棕色固体。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学式:B __,F __。
(2)自然界中,甲和D反应产生一种供呼吸的气体,该反应名称为______。
(3)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②____。
(4)由反应②可知,在农业上施用G时应注意______。
【答案】NH 4HCO3[或(NH4)2CO3]Fe(OH)3光合作用3CO + Fe2O32Fe + 3CO2Ca(OH)2 + 2NH4Cl CaCl2 + 2NH3↑+ 2H2O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肥料)混合施用【解析】【分析】根据甲、乙、丙均为气体,乙有激性气味,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所以丁是铁,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G是一种化肥,和E加热会生成乙,所以乙是氨气,G是氯化铵,H为红棕色固体,所以H是氧化铁,F是氢氧化铁,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化钙,甲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丙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丁是铁,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氢氧化钙,B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氨气、水,所以B是碳酸氢铵,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B是NH4HCO3,F是Fe(OH)3;(2)自然界中,甲(二氧化碳)和D (水)反应产生一种供给呼吸的气体(氧气),该反应名称为光合作用;(3)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 +Fe2O32Fe + 3CO2,反应②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 CaCl2+2H2O+2NH3↑;(4)由反应②可知,在农业上施用G时应注意不要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6.A、B、C、D、E、F及甲、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为氧化物,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2)乙为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该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其中D的化学式为.指出D的一种用途(4)已知上述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其中E与F的物质类别相同,则E的化学式为.F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Fe2O3(2)NaOH+HCl=NaCl+H2O;(3)复分解反应;Na2CO3 制洗涤剂(4)H2O;Ca(OH)2+CO2=CaCO3↓+H2O【解析】试题分析:(1)由溶液的颜色可知溶液含有三价铁离子。
故氧化物甲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A为盐酸(2)乙为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乙为氯化钠,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C为氢氧化钙、D为碳酸钠;该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其中D的化学式为Na2CO3,D的一种用途制洗涤剂;(4)已知上述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其中E与F的物质类别相同,则E的化学式为H2O;F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考点:物质的推断及转化7.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