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

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遇到的问题以及新乐市的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结合新乐市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及措施,希望可以加快新乐市农业产业化步伐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situ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xinle c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opinions and measure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xinle city, hoping to can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xinle city, improv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新乐市;龙头企业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xinle city;leading enterprise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148-021 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世界农业已经进入产业化时代。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事业的发展,正在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作用将远远超出农业经济的范畴。

2 问题提出农业产业化是新形势下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要实现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基于上述重要意义,近期,就如何加快新乐市农业产业化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采取入户座谈、查阅资料、发放调查表、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了认真调研和思考。

3 新乐市基本情况新乐位于石家庄市北部,南距石家庄37公里,北距北京238公里。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有“羲皇圣里”之称。

相传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曾寓居于此,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明。

市区北2公里现存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台”。

自公元前155年,西汉设置新市县开始,新乐建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

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2009年被列为省财政直管县(市)。

新乐辖8镇3乡1个街道,160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

总面积5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万亩。

户籍总人口49.1万。

农业户数8万。

城市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

经过多年发展,新乐农业培育形成了西瓜、花生、蔬菜、生猪、奶牛“三种两养”五大特色农业,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河北西瓜之乡、花生之乡。

截至2011年,瓜菜播种面积达18.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3%。

其中,西甜瓜播种面积5.9万亩,总产量24.98万吨,年产值1.4亿元以上;蔬菜播种面积12.4万亩,总产量80.05万吨,年产值15亿元以上。

西甜瓜、蔬菜成为新乐农民自主投入最多、经济效益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优势产业。

4 新乐市农业产业化现状新乐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始终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引进了全国500强企业——雨润集团。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32元,同比增长8%。

共有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个,奶牛养殖小区28个,规模养殖场2129个,其中21个为标准化小区。

拥有瓜菜种植专业户500多户,建立了瓜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多个,形成了以邯邰、东王、马头铺等乡镇为中心的大中棚西瓜和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实现了瓜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四季供应”,培育出了“新沙蜜”“新益沙”西瓜、“红硕”辣椒、“珍绿”瓜菜、“双健”蔬菜等一批省市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

4.1 出台了一些政策该市通过聘请专家实地研究、勘测,确定了符合该市实际情况的特色农业产业,并制定出台了《新乐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关于扶持奶农的八条政策措施》、《扶持养殖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方向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4.2 发展了一些特色种养殖通过每年评选“种养状元”,对带动效果明显的专业村、专业户进行奖励,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该市逐渐形成了以西瓜、花生、蔬菜种植和生猪、奶牛养殖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

为实现西瓜产业化发展,该市邯邰镇小流村率先建设了“好收成”现代化育苗基地,成立了西瓜种植合作社,实行了从育苗种植到生产管理到市场销售的全程管理,做到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式服务,实现了西瓜生产管理科学化、规模化,“新沙蜜”西瓜被评为河北驰名商标。

目前,该基地己发展成为集西瓜、甜瓜、蔬菜等多品种育苗为一体,辐射带动全市20多个村、1500户的科技示范育苗基地。

4.3 形成了一些龙头企业该市选择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生猪养殖场、无公害蔬菜大棚等作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做大做强,培育引进了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特别是对生猪养殖业,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惠美牧业、天鹏生猪养殖、新乐飞腾肉类有限公司、清真肉类有限公司等一批有规模、有市场、有实力的涉农型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领头军”。

目前,天鹏牧业等生猪养殖企业己由原来不足千头的养殖规模发展到固定资产达千万元,生猪存栏上万头,辐射整个石家庄地区的大型配种、养殖基地,极大的带动了产业的整体发展。

基于丰富的生猪养殖资源,该市又积极引进金百汇食品、雨润集团等国内知名深加工企业投资置业,延长产业链条。

2009年,全国500强企业江苏雨润集团,投资2亿元新建了12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围绕这一项目,该市长远规划,配套发展,鼓励农民发展生猪养殖,促使周边6000户农民从事生猪养殖、加工,每户增收近3000元,一个以肉猪屠宰深加工为中心的覆盖400多平方公里的并列加工产业区正在逐渐形成。

虽然该市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但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问题,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5 制约新乐市农业产业化原因5.1 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够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基本条件。

但是,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导致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大型机器难以派上用场,难以采用新技术,难以实现机械化。

5.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组织规模小,带动力不够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

目前,该市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

因此,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5.3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农产品质量不高且安全性差目前,该市农民生产什么产品完全按照自己消费的意愿和前一年市场上什么价格高决定,常常出现跟风问题,导致产品过剩,产品低水平无序竞争,常常是增产滞销,尤其是农民为了追求生产数量、追求商品率,不注意土壤改良,而是不断地增加农药、化肥、添加剂的使用量,农产品的质量不能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 对策措施6.1 以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为契机,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弊端,已逐步为农民所认识,并正在为打破这个束缚而进行积极探索。

实践证明,土地向产业化集中,实现规模经营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土地向产业化集中,并不是要改变现行的土地承包政策,而是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允许并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要在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下,使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集中到一部分种田能手和龙头企业手中,从而提高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6.2 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实现龙头企业大增长龙头企业的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已经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点。

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扶植和培育多层次、多形式发展于一体的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要建设两个“龙头”。

一是加强销售龙头建设,实现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政府要把市场建设作为加快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切实加大实施力度。

要坚持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紧围绕养牛、养猪、西瓜、蔬菜、花生五大特色产业,培强龙、建大龙,努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

畜牧产业,要以彭家庄清真肉食品市场为突破口,扶持培育穆兰德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新冷肉联厂等龙头企业,大幅度提高肉类加工企业加工能力。

蔬菜生产,完善集加工、预冷贮藏为一体的东长寿蔬菜批发市场,为蔬菜加工增值奠定基础。

西瓜和花生产业,扩大邯邰西瓜市场和承安花生米市场规模,提升档次,不断扩大市场销售范围,真正形成“农户+基地+市场+龙头”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二是加强服务龙头建设,为产品销售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服务科技,积极引进适合的种养名优新品种和先进技术,经试验示范后迅速推广。

针对生猪养殖产肉量低、抗病能力弱的缺陷,引进优质瘦肉型猪,以养殖专业村为重点进行推广,并完善配种改良网络。

强化信息服务,建立市、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形成上接全国农产品产销动态信息网,下连乡村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采集发布体系。

配齐市、乡、村三级农业信息员,对农业人才、产品、市场信息进行控制汇总处理,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手段,及时为农民发布和传递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

6.3 以设施建设为载体,实现经营环境集约化要重点抓好设施精品农业建设,围绕猪、牛、西瓜、蔬菜、花生五大特色主导产业,通过资金上重点倾斜扶持,加快以“小区(场)、棚室、地膜”为主的设施农业迅速发展,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适应市场的能力。

畜牧业:要以“建小区、扩规模”为载体,引进先进饲养设备,建立高效、优质饲养环境,从而达到精品设施农业的目标。

种植业:要突出培育“绿色、优质、无公害”特色。

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科学安排荐口和利用生物互生关系的原则,引进新品种,实施立体种植,即“上瓜下菜”模式。

要大力推广大、中棚西瓜种植,突出发展错季西瓜、早熟西瓜。

同时利用西瓜大棚发展反季、无公害蔬菜。

为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安全、无公害的基本要求,制定出台地方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引进全套监测设备,同时开展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查活动,为开发绿色产品,打好特色品牌,提高商品率奠定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