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
二、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计量容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
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配料数量的允 许偏差(以质量计)见表。
材料类别
水泥、混合材料 粗、细骨料 水、外加剂
配料数量允许偏差
现场拌制
±2 ±3 ±2
允许偏差(%) 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站拌 制 ±1 ±2 ±1
三、混凝土运输 1、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时间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时间限制
气 温(℃)
20~30 10~19 5~9
无搅拌设施运输 (min) 30 45 60
有搅拌设施运输 (min) 60 75 90
表列时间系指从加水搅拌至人模时间。
2、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
3、模板拼缝要严密,板缝宜采用玻璃胶填实或用双面胶处理。模板内应光 洁,无污物、锈蚀、砂浆和其他杂物。模板内应彻底涂以脱模剂,外露面砼模板 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和砼的施工 缝。
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 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 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浇筑层厚度(mm) 300 300 250 150 200 150
4、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动器振实。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与 侧模应保持 50~l00mm 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 50~l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 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2)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 l00mm 左 右为宜。 3)附着式振动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等情况并通 过试验确定。 4)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 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5、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 超过表 11.6.1-2 的规定。当需要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 级 ≤C30 >C30
气温不高于 25℃
210 180
气温高于 25℃
180 150
注: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6、施工缝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7、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
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
一、模板的制作及安装 1、钢模板制作由专业的钢模板加工厂按批准的模板设计图进行加工制作。
钢模板及其配件加工完成后在使用前须进行试拼装,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桥 梁墩柱、系梁、盖梁和预制梁、防撞护栏等结构物的模板应采用拼装式整体钢模, 钢板厚度不小于 6mm,通涵构造物外露面应使用不小于 1.2m²钢模,壁厚不小于 6mm 的钢模板。桥台模板视桥台形式可采用钢模、木模或其它形式的模板(砼外露 部分必须使用钢模),但应采用大块模板(每块模板的面积不小于 1.2m2)。
天气浇筑的混凝土以及桥面等大面积裸露的混凝土,有条件的可在浇筑完成后立 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予以覆盖和洒水养生。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 表面。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
2、当气温低于 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3、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 4、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 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 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 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时,可不洒水养护。 五、混凝土的修饰 1 混凝土表面的光洁程度依不同部位而异,外露面无装饰设计时,应按规范 规定对浇筑时无模板的外露面进行压光或拉毛;对有模板的外露面应安装同一类 别的模板和涂刷同一类别的脱模剂,模板应光洁,无变形、无漏浆。发现表面质 量有缺陷时,应报监理及业主批准后再进行修饰。 2 对表面有一般抹灰(水泥砂浆抹面)和装饰抹灰(水刷石、水磨石、剁斧石) 等装饰设计的结构,应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表面平整的模板,拆模后按设计要求 的装饰类别进行装饰。 四、混凝土质量控制 1、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 生产和施工过程施工工艺的优化与控制、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使混凝土的 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
搅拌机 类别
搅拌机 容量(1)
混凝土坍落度(一)
<30
30~70
>70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
≤
2.0
1.5
1.0
400
≤
自落式
2.5
2.0
1.5
800
≤
—
2.5
1.5
1200
≤
1.5
1.0
1.0
400
强制式
≤
2.5
1.5
1.5
1500
注:①搅拌细砂混凝土或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1~2min;
②外加剂应先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再掺人;
③搅拌机装料数量(装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等松体积的总数)不应大于搅拌机标定
容量的 110%;
④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两次;
⑤表列时间为从搅拌加水算起;
⑥当采用其他形式的搅拌设备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或经试验确
定。
3、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
放人拌和机内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盖拌 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 备进行重点校核。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也 应进行检定。
2、混凝土使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 时间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且不得低于规范的规定。
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制订保证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 五、质量检验 1、浇筑混凝土前的检验: (1)施工设备和场地; (2)混凝土组成材料及配合比(包括外加剂); (3)混凝土凝结速度等性能; (4)基础、钢筋、预埋件等隐蔽工程及支架、模板; (5)养护方法及设施,安全设施。 2、拌制和浇筑混凝土时的检验: (1)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外观及配料、拌制,每一工作班至少 2 次,必要时随
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
措施,减少泌水。 8、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
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 9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
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10 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四、混凝土养护 1、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对炎热
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
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四、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
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
土的均匀性和坍落Βιβλιοθήκη 。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不
宜超过 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 2m 时,应通过串筒或其它设施
下落;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 1m。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
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
时抽样试验; (2)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等)每工作班至少 2 次; (3)砂石材料的含水率,每日开工前 1 次,气候有较大变化时随时检测;当
含水率变化较大、将使配料偏差超过规定时,应及时调整; (4)钢筋、模板、支架等的稳固性和安装位置; (5)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方法和质量; (6)外加剂使用效果; (7)制取混凝土试件。 3、浇筑混凝土后的检验: (1)养护情况; (2)混凝土强度,拆模时间; (3)混凝土外露面或装饰质量。 4)结构外形尺寸、位置、变形和沉降。
2、模板安装时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 起模板变形。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 支撑固定,墩、台、梁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对拉杆套筒必须使用统一规格塑料 管,并对管头和模板接缝进行处理以保证不漏浆。模板安装与加固中的拉筋应采 用塑料套管予以保护,砼拆模后将拉筋抽出,残留的孔洞用砂浆填塞封闭,并及 时用湿抹布擦去孔洞周围残留的砂浆。对小型结构物,可使用金属线代替拉杆。 模板拼接时尽量将小块或“非标”模板配置在结构物较隐蔽部位。
持 1.5m 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
平分层。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
捣实方法
用插入式振动器
用附着式振动器
用表面振动器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配筋较密时
人工捣实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配筋较密时
注: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物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
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
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如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 15min 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 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根据需要还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其他质量指标并 应符合规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