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法律基础作业册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作业册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第一次平时作业
( 第一、二章)
一、判断题
1.广义的法律不但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还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 对 )
2.现代法律既调整人们的行为, 也调整人们的思想。

( 错 ) 3.法律经过程序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这种国家强制力很多时候是潜在的和间接的。

( 对 )
4.法系即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

( 错 )
5.实体法和程序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 两者相互联系和依存, 不可偏废。

( 对 )
6.程序法即诉讼法。

( 错 )
7.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两者相互依存,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 对 )
8.民事责任的功能仅在于救济当事人的权利、赔偿或补偿当事人的损失。

( 错 )
9.法的价值即法的功能或法的作用。

( 错 )
10.合法的总是符合道德的, 违反道德的不一定就是违法的。

( 对 )
11.法律与道德之因此会发生冲突, 是因为法律总是滞后于道德。

( 错 )
12.中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具有”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特点。

( 对 )
13.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

( 错 )
14.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错 )
15.现行宪法是中国建国以来的第2部宪法。

( 错 ) 16. 中国实行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 也就是说所有案件最多经过两级审判就应该作出终审判决。

( 错 )
17. 宪法的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性。

( 对 )
18.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

( 错 )
19.中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错 )
20.中国宪法规定,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

( 错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实体法的是( AB ) 。

A. 刑法
B. 民法
C. 仲裁法
D. 行政诉讼法
2. 法律事实包括: ( AC ) 。

A. 事件
B. 事实
C. 行为
D. 不可抗力
3.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 ABCD ) 。

A. 物
B. 行为
C. 智力成果
D. 人身利益
4. 法律发展的途径有: ( ABC ) 。

A. 法律移植
B. 法律继承
C. 法制改革
D. 法律混合
5.法的目的性价值包括: ( ABCD ) 。

A.正义 B. 平等 C. 自由 D. 秩序
6. 具体的法律创制包括法律的: ( ABCDE ) 。

A. 制定
B. 修改
C. 补充
D. 废止
E. 认可
7. 国务院有权制定( B )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地方规章
8. 中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 D )。

A.16周岁 B.15周岁 C.20周岁 D.18周岁》
9.宪法又称为( AD ) 。

A.母法 B. 根本法 C. 基本法 D. 最
高法
10. 宪法的修改, 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A ) 以上的多数经过。

A. 2/3
B. 1/2
C. 3/4
D. 4/5
11. 中国现行宪法为( C ) 。

A. 1954年宪法
B. 1972年宪法
C. 1982年宪法
D. 1992年宪法
12. 中国现行宪法至今为止有( C ) 修正案。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3. 中国现行宪法的正文主要包括( ABCD ) 。

A. 总纲
B.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国家机构D.国旗、国徽、首都
14. 以下哪些既是公民的权利, 也是公民的义务? ( BC )
A. 纳税
B. 劳动
C. 受教育
D. 选举
15.公民的个人自由包括( ACD ) 。

A. 人身自由
B. 思想自由
C. 住宅不受侵犯
D.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实用法律基础》第二次平时作业
( 第三、四章)
一、判断题
1.行政合理性原则以行政合法性为前提, 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和羁束行政领域。

( 错 )
2. 在中国, 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 但受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 对 )
3.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 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 错 )
4.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行政行为, 无申请则无许可。

( 对 )
5. 根据中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行政诉讼只以抽象行政行为而不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诉讼对象。

( 错 )
6.中国《刑法》规定, 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 对 )
7. 对单位犯罪的处罚, 中国刑法规定的是双罚制。

( 错 )
8. 中国刑法规定, 防卫过当或避险过当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能够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对 )
9. 中国刑法规定, 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怀孕的妇女, 不适用死刑。

( 错 )
10.刑事案件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 能够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错 )
11.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公诉案件自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委托辩护人。

( 对 )
12.上诉不加刑原则, 即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案件, 一律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 错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中国行政法的首要基本原则是( B ) 。

A. 行政合理性原则
B. 行政合法性原则
C. 行政比例原则
D. 程序正义原则
2. 行政法主体包括( BCD ) 。

A.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B. 行政主体
C. 行政人
D. 行政相对人
3. 以下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的有( AD )
A. 拘留
B. 拘役
C. 罚金
D. 罚款
4. 以下哪些案件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ABCD )
A.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C.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D.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5. 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C )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 一个月
B. 二个月
C. 三个月
D. 六个月
6. 中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BC ) 。

A. 即罪刑法定原则
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无罪推定原则
7. 中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是( A ) 。

A. 从旧兼从轻
B. 从旧兼从重
C. 从轻兼从新
D. 从重兼从新
8. 犯罪的三大属性为( ABC ) 。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严重的违法性
9. 年满15周岁的人, 实施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该负刑事责任? ( AD )
A. 抢劫
B. 抢夺
C. 绑架
D. 放火
10.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而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是( B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