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光纤通信_第7章 光纤通信系统PPT课件
光纤通信_第7章 光纤通信系统PPT课件
FOH FOH FOH FOH
123 … N 1 … N 1 … N 1 … 时隙
一帧
图7.11 数字信号的时分复用
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指准同 步数字体系。根据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现改为国际电联标准化组织ITU-T)G.702建议, PDH的基群速率有两种, 即PCM30/32路系统和PCM24 路系统。 我国和欧洲各国采用PCM30/32路系统, 其 中每一帧的帧长是125μs,共有32个时隙(TS0~ TS31),其中30个为话路(TS1~TS15和TS17~ TS31),时隙TS0被用作帧同步信号的传输,而时隙 TS16用作信令及复帧同步信号的传输。
每个时隙包含8 bit, 所以每帧有8×32=256 bit, 码速 率为256 bit×(1/125 μs)=2.048 Mb/s。 日本和北美使 用的PCM24路系统, 基群速率为1.544 Mb/s。 几个基 群信号(一次群)又可以复用到二次群, 几个二次群 又可复用到三次群……。 表7.1是PDH各次群的标准比 特率。
模拟信号
输出信号
6
6
抽 样4
4
滤波
2
2
0
0
量化 3
67
5 12
6 3
7
5
1
2
解码
编码
011 110 111 101 001 010 (3) (6) (7) (5) (1) (2)
011 110 111 101 001 010 (3) (6) (7) (5) (1) (2)
图7.10 PCM编码和解码过程
PCM编码包括抽样、 量化、 编码三个步骤, 如 图7.10左半部分所示。 把连续的模拟信号以一定的抽 样频率f或时间间隔T抽出瞬时的幅度值, 再把这些幅 度值分成有限的等级, 四舍五入进行量化。 如图中把 幅度值分为8种, 所以每个范围内的幅度值对应一个量 化值, 这8个值可以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 比如0对应 000, 1对应001, 2对应010, 3对应011, 4对应100, 5对应101, 6对应110, 7对应111。
第7章 光纤通信系统
7.1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7.2 IM-DD数字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7.3 WDM+EDFA数字光纤链路设计
7.3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7.3.1 系统构成 目前,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光纤通信
系统还是最常用的方式。图7.9就是一个IM-DD系统的 基本结构。它包括PCM端机,电发送、接收端机,光 发送、接收端机,光纤线路,中继器等。
输入PLeabharlann M 端 机电信号输
光
入
发
接
送
口
机
光信号
光 中 光纤线路 继
光信号
光
接
光纤线路
收 机
电信号
输 出 接 口
输出
PCM 端 机
图7.9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图
用户输入的电信号是模拟信号, 包括语音、 图像 信号等。 这些电信号在PCM端机中被转换为数字信号 (A/D转换), 完成PCM编码, 并按时分复用的方式 复接。
表7.1 PDH各次群的标准比特率
PDH可以很好地适应传统的点对点通信, 但这种 数字系列主要是为话音设计的,除了低次群采用同步 复接外,高次群均采用异步复接,通过增加额外比特 使各支路信号与复接设备同步,虽然各支路的数字信 号流标称值相同,但它们的主时钟是彼此独立的。 随 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样的结构已远不能适应现代 通信网对信号宽带化、 多样化的要求。 PDH主要存在 以下缺点:
PDH体系所存在的上述种种缺陷导致了一种新的 数字体系——同步光网络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的产生。最初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 贝尔通信研究所。SONET于1986年成为美国新的数字 体系标准。 1988年,CCITT接受了SONET的概念并命 名为同步数字体系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如果把信号电平分为m个等级, 就可以用N=log2m 个二进制脉冲来表示。 显然这样的量化会带来失真, 称为量化失真, 量化等级分得越细, 失真越小。 这样
原来的连续模拟信号就变成了离散的数字信号0和1。 这种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在接收端经过解码、 滤波后 就可以恢复出原来的信号。根据奈奎斯特(Nyquist) 抽样定理,只要抽样频率f大于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fs 的两倍,即 f>2fs, 在接收端就完全感觉不到信号的失 真。
(3) 没有统一的光接口。 PDH数字体系仅仅规范了 电接口的技术标准,各厂家开发的光接口不兼容, 光 路互通要先转换为电接口,因此限制了联网应用的灵 活性, 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
(4) PDH预留的插入比特较少,使得网络的运行、 管理和维护(OAM)较困难,无法适应新一代网络的 要求。
(5) PDH体系建立在点对点传输的基础上,网络结 构较为简单,无法提供最佳的路由选择,使得设备利 用率较低。
(1) 我国和欧洲、 北美、 日本各自有不同的PDH数 字体系, 这些体系互不兼容, 造成国际互通的困难。
(2) PDH的高次群是异步复接,每次复接就进行一次 码速调整,因而无法直接从高次群中提取支路信息, 每 次插入/取出一个低次群信号(上下话路)都要逐次群的 复用解复用,使得复用结构相当复杂,缺乏灵活性。
7.3.2 PDH与SDH传输体制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可以采用多路复用的方式 在同一条信道上传输多路信号。复用方式有时分复用、 频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等。目前较常用的 方式是时分复用,是指不同的信号在同一个信道上占 用不同的时隙。如图7.11所示,1~N路信号在不同的 时隙依次输入,在接收端的不同时隙,信号送入相应 支路。为了进行帧同步、误码检测、系统监测等功能, 需要在每一帧中附加帧开销(FOH)时隙。
接收信号
PCM信号中的一个码元所占用的时间T称为码长, 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数称为码速率B, B=1/T。 语 音信号的最高速率为4kHz,则抽样频率为8 kHz, 即 抽样周期为 125 μs。 对于一个8位码(8 b/s),一个 PCM语音信号的速率为8×8=64 kb/s。如果采用时分复 用的形式,30个话路为一个基群,则根据准同步数字 体系(PDH),一个基群速率为 2.048 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