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个热点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个热点问题


还有一种变色的语文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
怎样的课是重人文轻工具的课?
(案例:人教版四上《搭石》)





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打动你的句子多读几遍。 检查: 生1: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 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 路,只要发现哪块石头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 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 满意了才肯离去。 生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 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生3: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自由读第一段,这一段讲了赵州桥的什么? 检查: 生1:赵州桥是李春设计并建造的。 师:这是讲赵州桥的设计者。 生2:赵州桥的建成到现在有1300多年了。 师:讲的是时间。 生3:赵州桥建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师:这里讲的是地点。 布置作业:赵州桥在( )省( )县。赵州桥也 叫( ),它是隋朝( )设计并建造的,到现 在已有( )多年了。 这样的课不是语文课,而是常识课、历史课、地理 课。
有些文章可以只讲工具性,有些文章既要 讲工具性,又要讲人文性 中学重一点,小学轻一点;小学中中高年 级重一点;中下年级轻一点 反对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纯人文 性

怎样理解简简单单教语文?

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教语文,本本分分 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这样的课叫语文课:

单独经历其中的一个过程都不是完整的语文学习。 只有言语学习的课只能算“工具课”; 只有“意义”学习的课,只能算“文化或人文课”; 只有“体验学习”的课,只能算“生活课”。 而“言语”、“意义”、“体验”三者皆俱的学习才能算“语文 课”。
怎样的课都是变色的语文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人教版《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 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石拱桥。它 是隋朝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 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应该怎样上才算是语文课?
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世界闻 名”“隋朝”和“1300多年”,引导学生 去感悟离现在这么远,而赵州桥还完好无 损地横跨在洨河上,多么不简单啊!从而 进一步感受到的确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接着,提供一处建筑物让学生用上时间、 地点、人物说一句话。

语文课要坚持三个为本:
语文为本(本色语文) 文本为本 学生为本

学生学习语文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文本言语、意义与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互动的过程。
《猫》的教学片段: 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檫”的意思。 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 “摩檫”而用 蹭呢? 生 1 :我觉得用“摩檫”,文中的猫就没有可爱的 那种感觉了。 生 2 :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猫好象不再温柔可亲 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檫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 “摩檫”那么简单。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个 “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
拓展延伸: 师:在你们平时的生活和小事中,有没有感 受到美? 生1:扶老人过马路。 生2:帮父母做家务。 生3:在车上让座给老人。 ……

怎样的课是两者和谐的统一?


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联结乡亲们哪些美好 的情感? 生1:“上了点年岁的人……” 自由读这段话,读出了什么? 生 1 :“上了点年岁的人”是年纪比较大,可能行走 不方便,但是,他们做事情很负责。 生 2 :“无论怎样急着赶路”,不管事情有多重要, 总要把搭石搭好。 师:他们会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呢? 生1:他们会可能上医院看病。 生2:他们会可能去赶集。 生3:他们会可能去工厂上班。 ……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个热点问题
怎样的课才算语文课?(方向) 怎样理解简简单单教语文?(策略)

困惑、盲从、急于求成 到冷静、清醒、务实求真
1.三维目标、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2.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语文学科的评价
“语文”到底是什么?
“语文”,姓“语”名“文”。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和一生 发展的基础。(夯实双基)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掌握语文这一交际 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靠运用。 _____ 崔峦
生3:我觉得“蹭”是一种温柔地“摩檫”。因为课文中说, 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猫蹭主人的腿,那 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4:猫“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 个娇,要求抓抓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就轻轻地、温柔地、撒 娇似的蹭着老舍爷爷的腿,还蹭出了什么呢? 生5:蹭出了可爱。猫的样子实在太可爱了。 生6:蹭出了友谊。 生7:蹭出了顽皮。 生8:蹭出了乖巧。
师:这么多的地方打动你,难怪作者说搭石形 成了家乡的风景。怎样的风景? 生1:美丽的风景。 生2:感人的风景。 师:不管是美丽,还是感人,那就是美。在生 活中我们怎么去发现美,感受美? 生:用心。 师: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自由读2——4段,去感受美。 检查: 生1: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 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着急赶 路,只要发现哪块石头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 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 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感受到什么? 生:助认为乐的美。 师:老人才肯离去,会想些什么? 生:想的是别人。 师:带着心中有他人去练读。
句子比较,将“(只要)发现哪块石头不平稳,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 去。)” 引读: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要去工厂上班,……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要去医院看病……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是挑着东西去赶集……

工具性与人文性怎样处理为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