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象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现象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现象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一、读题思维
现象类作文题通常包括自然、社会、生活现象。

这类作文通常包括三大要素:现象产生的原因、现象本身、现象的启示。

立论通常可以从现象产生的原因、现象的启示这两个角度着手。

二、三类现象类作文题示例
示例一(生活现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重庆卷)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

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

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爱好。

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本(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示例二(社会现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全国新课标II 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示例三(自然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全国卷II(参加全国卷II考试的省份有: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

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

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

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

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审读现象类材料一般步骤
(1)读出材料的现象。

示例一的材料的核心现象是大豆变成豆腐后改变了大豆的命运。

(注意材料的阐述对象是大豆、豆腐,而不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强调大豆变成豆腐的过程,这两点千万不能搞错,否则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的作文。

)示例二在形式上选取了四则材料,通过梳理材料的层次,我们就可以抓住材料的中心立意,这次作文的核心立意是在材料的第四段。

示例三的核心现象就是“小乌龟”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却成了老鹰的美餐。

(2)读出不同要素的逻辑关系。

(现象产生的原因;现象产生的结果(影响))示例一中材料有几个要素:大豆曾经一度尴尬的境遇产生的原因是会使肠胃胀气;大豆变豆腐后彻底改变了命运的原因是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柔软变通的个性给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的品味和爱好;大豆变豆腐是一次升华。

每一要素都可以成为选择一个立场立意的角度。

示例二中同学关系有三种情况:满意、一般、不满意(占4%)。

而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分别是:“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良好的同学关系的结果是“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影响)。

立意可从以上三方面思考。

示例三中立意可从海龟的角度看,它们派侦察兵出来了解情况,由于人为的干预,获得的是错误的信息,结果遭受损失(现象的结果);从好心人的角度看,他自认为是做了好事,帮助了小海龟,结果给海龟家族带来巨大的伤害(现象产生的原因);
(3)关注材料背后的深层含义。

(现象的启示)
示例一中的“大豆”,示例三中的“好心人”、“小海龟”等都可视为一种象征物,探究其社会内涵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作文立意的关键点。

示例二中“尊重、理解、包容”的精神不仅对同学关系有益,对人生、社会、国家的成长亦是如此。

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上,遇事多为他人着想,这样同学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遇事多为他人着想,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中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的做法,更是当今社会处理各种问题的一剂良药。

(一)审题示意(以示例一为例):
(二)立意角度(以示例一为例):
1、个人、企业、国家如何寻找最佳途径,提升自我,实现突破(大豆→豆腐)
2、包容、变通,让自己海阔天空,改变自身过于坚硬、浑身是刺、不知变通的个性,
以更为包容、宽容、圆融的态度面对生活。

(柔软变通的个性)
3、适应环境从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开始。

(不同的菜肴;适应不同地区)
4、好料不一定好用。

(大豆蛋白质含量丰富)
5、没有区别(蛋白质含量丰富),其实区别很大。

区别很大,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四、练习
1、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周围,“标准”无处不在,如国际食品安全质量体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PM2.5浓度标准等。

“标准”使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有了依据,也减少了许多争议。

然而,最近某市公布的“和谐家庭”评选标准却引发了市民的广泛争议。

评选标准包含了“家庭主要成员要经常上网”、“家庭藏书量300册以上”、“经常有旅游、聚餐、购物等家庭活动等内容。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标准”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练习提示(审读现象类材料一般步骤)
2、2012湖北卷
老师讲杜甫的《春望》中的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感叹道,现在家书已经不常见了。

学生甲说,表哥经常写信给我,书信这种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乙说,现在有手机短信邮件这些联系工具,可以替代书信。

丙说,就算现在有这种高科技,也不代表书信就会被取代了。

丁说,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很多东西都悄然改变了。

结合这段材料,题目自拟,多角度作文,体裁不限。

3、2013北京卷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

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杨洋(新东方在线优能中学网络课堂老师)
第一,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求学相结合。

第二,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要勇于承担责任,再现时代的精神。

第三,同学们,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从文学的角度、现象、文学的例子引证,写到民族、国家,社会时代和反思自己。

第四,手机所带来的交往方式,加强和淡化了人与人交流的感情。

第五,手机所带来的观念意识的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

纵览古今,请同学们用手机带给我们一种开放的胸怀和眼光的角度入手,也可以写成好文章,这样的话,一二三四五,五个角度,既可以举文学上的素材,又可以结合社会现实,纵谈古今,无论你从文化的软实力来谈,还是从国家民族创造性的精神,十八大的精神,创造力来谈,都可以写成深刻的好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