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构造演化
Alps构造图 Alps构造图
因苏布里克 主缝合线
建造建造-改造结合的板块模式
欧洲板块 Tehys 非洲板块
缝合线
上冲体
逃逸体 下插体
西阿尔卑斯构造剖面
推覆体大部已遭剥蚀
阿 尔 卑 斯 构 造 演 化
钙质Alps-复理石钙质Alps-复理石-磨拉石接触关系
上部复理石韵律
同造山复理石成因
下淡水磨拉石( 下淡水磨拉石(molasse)
河 流 砾 岩 相
海相磨拉石
牡 蛎 层
风 暴 岩
N1
E3
本宁带 闪光片岩 露头
类复理石(flysch like) 韵律结构 已变质的洋盆钙质、泥 质、硅质沉积
黑色玄武岩的平卧褶皱
东阿尔卑斯横剖面
中央片麻岩= 中央片麻岩=活化基底 北部钙质阿尔卑斯带、K Gosau层 北部钙质阿尔卑斯带、K2Gosau层
复理石(flysch)的不同理解 复理石(flysch)的不同理解
欧洲大陆经典学派: 仅限于陆壳碰撞阶段的同造山陆源碎屑 浊积岩,是在地壳挤压背景下形成并与推 覆构造关系密切。 美国学派: 既包括同造山阶段的陆源碎屑浊积岩, 也包括地壳拉张阶段被动陆缘型、俯冲阶 段岛弧型的陆源碎屑、火山碎屑和钙质浊 积岩。出现“类复理石(flyschoid)”术语。
欧 洲 构 造 分 区 图
大地构造基础理论发源地
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 陆间型造山带、前陆盆地(前渊)、 后陆、碰撞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弧后盆地造山。 构造样式: 构造样式:阿尔卑斯式褶皱、侏罗山式褶皱、逆 冲推覆构造。 沉积地质: 沉积地质:复理石、磨拉石(斯)、碳酸盐台地 崩解、古CCD(碳酸盐溶解)面、从裂谷到洋盆。 蛇绿岩: 蛇绿岩:榴辉岩、三位一体。 地层学: 地层学:叠覆率、第三系、第四系、米兰科维奇 旋回。 冰川地质: 冰川地质:“4次”冰期、冰川地貌。
活化基底
奥地利带C 奥地利带C2底砾岩
P2 灰岩与P3红层 灰岩与P
T3碳酸盐 台地相变 及珊瑚礁
J2 薄层灰岩夹 硅质岩 角砾灰岩
J3薄层灰岩、硅质岩 薄层灰岩、硅质岩
钙 重 质 要 阿
K2
不 尔 整 卑 合 斯
T2
面 带
钙质Alps带内的三个推覆体 钙质Alps带内的三个推覆体
南Alps海西花岗岩 Alps海西花岗岩
海西褶皱基底
刚性基底与盖层
T2-3碳酸盐台地与火山岩间列
J1接近CCD面的红色瘤状菊石灰岩 接近CCD面的红色瘤状菊石灰岩
(Ammonitico rosso) rosso)
Calcite Compensation Depth 方解石补深度
CCD面 面
J2-3 硅质灰岩仅 见菊石口盖 硅质岩
多岛海、弧后盆地 造山模式
许靖华观点: Alpides的主 洋盆应在现 在地中海中 脊部位,俯 冲极性向北, 本宁带仅是 弧后盆地。 所以是弧后 盆地造山模 式。
参考文献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教学组,中国地质课程教 学光盘,阿尔卑斯造山带。2002。 许靖华、孙枢、王清晨等主编,1:4,000,000 中国大地构造相图,第一章,1-19页及扉页附图。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D.V.Ager,欧洲地质,地质出版社,1989(1980 原版),第四部分选读:204-217、269-273。 J.G.兰姆塞、M.I.胡伯著,现代构造地质学方法, 第一、二卷,地质出版社,1991(1987原版)。 大量构造形态照片、图解选自Alps地区。
K1Maiolica灰岩 Maiolica灰岩
南
磨 拉 石 复 理 石
阿 尔 卑 斯 地 层 表
洋盆
破裂
碳 酸 盐 台 地
裂 谷
阿 尔 卑 斯 洋 盆 演 化 史
大地构造相
(Tபைடு நூலகம்ctonic facies)
海尔微带(逃逸体,escapred) 海尔微带(逃逸体,escapred) =阿勒曼相 本宁带(下插体,overriden) 本宁带(下插体,overriden) =凯尔特相 奥地利阿尔卑斯带(上冲体,motor) 奥地利阿尔卑斯带(上冲体,motor) =雷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