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MP物料管理作业规程完整

GMP物料管理作业规程完整

目录物料采购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01 (1)原辅、包材库前清包、理批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02 (5)中药材接收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03 (6)原辅料验收、贮存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04 (9)包装材料验收、贮存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05 (11)标签验收、贮存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06 (13)成品验收、贮存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07 (14)原辅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08 (15)包装材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09 (16)标签发放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10 (18)成品发放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11 (19)包装材料退库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12 (20)标签退库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13 (21)成品退货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14 (22)剩余物料退库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15 (24)不合格品销毁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16 (25)退货产品销毁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17 (27)产品寄库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18 (28)非质量原因退货重新销售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19 (29)退货中可返工销售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20 (31)贵细物料验收、贮存、发放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01 (32)特种物资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22 (34)原辅料计量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23 (38)向车间发料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24 (40)收回药品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25 (41)中药材灭虫标准操作规程SX—JS—WL—026 (45)目的:保证采购质量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工作联系与反馈系统,不断改进供货质量,以避免或迅速解决质量问题。

围:适用于药品生产所需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采购供应。

责任人:供应部。

容:1.采购计划编制的原则1.1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质量)、购回的时间必须满足生产的要求。

1.2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物资需要量和选定的供方应能体现降低成本、降低消耗和提高材料利用率。

1.3合理储备,加速周转,降低仓库储备费用,保证储备资金的合理使用。

1.4据外购物资重要性实行分级管理和控制的要求。

1.5对滞留积压物资积极处理,减少浪费。

2.采购计划编制的依据:2.1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应根据公司下达的年、季、月生产计划、技术措施、扩建计划、大修理项目与消耗定额核定编制物资的年、季、月或临时需用的采购计划。

物资采购计划一般以月度和季度计划为主。

2.2编制物资要根据物资的供应渠道、运输距离的远近、结合上期库存、物资的紧缺状况,在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不超储,不积压的前提下,根据“物资综合平衡表”编制出物资采购供应计划。

2.3物资采购计划应根据生产进度、工程项目进度,分别先后制定。

3.采购计划的容:3.1根据生产计划与库存情况,认为确有必要时,提出物资采购计划包括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质量)、参考价和需货日期及采购地点等,其术要求(质量)资料另附。

3.2采购计划发出前,负责人必须核查其准确性与完整性。

4.对采购人员的要求:4.1供应部及采购人员要熟悉拟购物资的品名、规格、型号、质量要求与需用量等要求,防止错购、积压和浪费。

4.2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经济合同法》及《中华人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本规程进行采购。

4.3采购人员应向确定的供应商采购,需改变供应商或无确定供应商时,应得到质管部、供应部认可。

如尚无确定的供应商时,应坚持从主渠道进货,质量第一的原则。

4.4采购情况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4.5随身携带现金、支票时,要注意安全。

4.6危险物品的采购,按公安部门的要求执行。

5.订货合同的管理:5.1订货合同签订前5.1.1调查对方签订人有无签订合同的资格。

5.1.2调查对方有无履约能力、生产和经济情况,以往的信誉史及国家产品质量抽验情况。

5.1.3调查拟购的物资品种、规程、数量、行情、销售、结算办法情况等。

1.2订货合同中的质量要求容:签定供货合同应按“经济合同法”的规定执行,合同中必须列有供货的具体质量要求及质量保证容。

合同中应明确:5.2.1物料质量要求,如型号、规格、等级、质量标准等;5.2.2验收条件,如验收标准与方法;5.2.3质量保证要求;5.2.4对供户质量审计的权利;5.2.5质量责任及质量争端的规定,如不合格品处理的方式和方法等。

具体容可考虑:物料的质量标准及规格;供户对每批供货全检的要求;供应每批物料的检验报告书;取样办法;必要时会检办法;生产条件重大变更时通知需方的要求,进口原料药应有口岸药检验报告书等。

5.3订货合同(物资采购合同)的容。

质量要合同中的重要容,但合同的全部容中,尚有其它方面的要求。

5.3.1规定合同的甲乙双方,签订合同的目的;5.3.2物资的名称、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5.3.3物资的数量和计量单位,计量方法;5.3.4物资交货数量的正负尾差,在途中自然减(增)量规定及计算方法;5.3.5物资的包装标准和包装物的供应与收回。

5.3.6物资的交货单位、交货方法、运输方式、到货地点和接货单位(接货人)。

5.3.7物资的交(提)货期限。

5.3.8物资价格与货款的结算。

5.3.9验收方法包括以下容。

—验收时间;—验收手段;—验收标准;—由谁负责验收和试验;—在验收中发生纠纷时,由哪一级主管产品和质量监督检查机关执行仲裁。

5.3.10对产品提出异议的时间和办法。

5.3.11乙方的违约责任,甲方的违约责任。

5.3.12如有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通报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理由,根据情况可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担违约责任。

5.3.1.13其它合同生效日期,合同的份数、存放处、甲方、乙方盖公章,签合同的代表人签字,甲乙双方的地址、银行、、签订时间。

5.4合同需要中止、变更、解除时,需写出具体书面报告,由主要负责领导批准同意目的:明确原辅材料入库前清包、理批号的标准操作规程。

围:所有需入库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

责任人:仓库。

容:1.一切外来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在入库前必须清洁外包装。

2.对来货外包逐件用吸尘器,吸去浮灰,塑料容器或铁桶装者,用略湿揩布揩去外包装上的灰尘。

3.在清包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一切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外包装上的标签不得污损。

4.清包结束后,即整理批号,按品种、分批号放在垫仓板上,做到一品(品种)、一批(批号)、一位(库位),按高架库要求做到统一制度,除零头单独一板外,均需等量存放。

5.所有原辅材料的堆放,必须按高架库的要求,对每一库位的堆放,长、宽不得超过垫仓板的长、宽、高不得超过1米,重量不得超过0.5吨。

6.清包、理批号后,方能正式入库,将物料由库运输车从物料入库处进入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目的:建立中药材接收入库的标准操作程序。

围:所有进厂的中药材。

责任人:原料仓库保管员、质保部检查员、取样员。

容:1.初验。

1.1检查装运中药材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有苫布覆盖。

1.2中药材卸车后,首先检查送货凭单所列项目是否与订货合同副本一致,然后与进货药材逐一清点核对,必须完全相符。

1.3检查进货中药材是否件件有外包装,不同品种的药材包件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重量、来源(或产地)采收(加工)日期、供货单位、规格、批号及有无合格证。

1.4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药材的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鼠咬,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

如来料是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

如是毒性药材,易燃易爆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规定标志。

1.5将每件中药材于磅秤上复称,核对毛重是否与标签一致。

1.6经过上述检查后,如一切完好,供货厂家完全按照合同执行,保管员则在送货凭单回执上签收,并填写到货验收记录,写明品名、到货日、规格、数量、来源(或产地)、供货单位、规格、批号、外包装状况、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字等,并及时开具请验单送交质保部,由质保部派人员进行检验。

1.7如药材外包装有破损或与订货合同不符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应保持货物的原样,立即通知质量保证部检查员检查、处理。

1.8如需更换破损包装,则需在质量保证部检查员的监督下按“包装破损的物料管理工作程序”执行。

2.清洁2.1中药材的外包装应逐件用清洁工具清洁除尘。

2.2如外装上有油脂污物应去除干净。

2.3清洁后的中药材码放在清洁的垫仓板上。

3.编号3.1依据“物料分类编号管理制度”对进厂中药材进行编号。

3.2将中药材品名编号、入库日期、数量等写在货位卡上,贴在中药材外包装上。

3.3依中药材进厂顺序填写原料总帐。

4.请验、取样4.1仓库保管员填写中药材请验单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一份交质量保证部。

4.2质量保证部接到请验单后,派取样员取样。

4.3取样后的中药材复原包装后,填写取样证,贴在取样的药材外包装上送回原处。

4.4质量保证部取样员在仓库留底的中药材请验单上签字。

5.入库、待验取样后的中药材于收货平台的垫仓板上运至仓库待验区,挂上黄色状态标记并用黄色绳围栏。

要将净药材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6.检验后处置。

6.1质量保证部将进厂中药材检验报告书副本一份自留,一份交仓库。

6.2质量保证部按进厂药材不同品种、不同件数发放绿色合格证或红色不合格证,在质量保证部现场检查员的监督下,仓库保管员做如下工作:6.2.1将检验合格的药材品种,从待验区移至合格区或将黄色围栏换上绿色围栏;再将黄色待验标记换下,同时每个包件均贴上绿色合格证,并重新核对品名、件数、编号、来源(或产地)、重量、填写药材货位卡和分类帐。

6.2.2将检验不合格品种撤下黄色待验标记全部移入不合格区,并逐件贴上红色不合格标记,用红色绳围栏,由质量保证部尽快做出处理决定,不合格品应建立台帐,并妥善保管,严禁流入生产过程。

6.2.3对于合格的原料药材,依据“物料贮存管理制度”和药材入库日期,在货位卡上注明复验日期,并登记入台帐。

6.2.4依据中药材的归类,品种、分类分库码放。

·将药材分别贮入原料库、净料库、毒性药材专库、贵细药材专库。

·麻袋装中药材的码放应根据其具有坚实或松泡的特性,码平、码稳、码牢、码放高度、地距、顶距、墙距、垛距均应按规定执行。

其他包装的中药材码放参照此规定执行。

目的:明确原料、辅料验收、贮存的标准操作程序。

围:所有的原料、辅料及制药所需的试剂等。

责任人:仓库、质保部。

容:1.验收。

1.1入库前的一切原料、辅料必须凭送货单或合同协议,核对检查外包装是否受潮、破损,核对标签、文字容、生产商名称、注册商标、批号、品名、批准文号、规格、毛重、净重等,药材的每件包装上应有品名、产地、日期、调出单位,并由专业人员按药材质量标准验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