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狼文化——古人眼中的狼

中国的狼文化——古人眼中的狼


狼的歇后语
1、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没有料到) 2、 狼惜猪娃 - 还不了(比喻不去无回) 3、 狼头上长角 - 装样(羊) 4、 狼装羊肥 - 不怀好意 5、 狼吃狼 - 冷不防 6、 狼装羊笑 - 居心不良 7、 狼头上括竹笋 - 装羊(羊) 8、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难移 9、 狼窝里荞孩子 - 性命难保 10、狼不吃死孩子 - 活人惯的 11、狼啃青草 - 装洋(羊) 12、狼吃鬼 - 没影几 13、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14、狼借猎娃 - 还不了 15、狼狗打架 - 两头害怕

蒲松龄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 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 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 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 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中山狼,这个词选自《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迎春的判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见 第五回)这里的“中山狼”指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红》书中说, 贾孙两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 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见第七十九回)。到迎春嫁给孙绍 祖之时,贾家已今非昔比,故使“在兵部候缺题升”的孙绍祖才 敢对迎春恶言相向,百般蹂躏,说什么“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 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 撵在下房里睡去。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 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 辈。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见第 八十回)。从这里可看出孙绍祖的忘恩负义,所以曹雪芹称他 为“中山狼”,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嘴脸。
狼的俗语
1、 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2、 狼披羊皮还是狼。 3、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4、 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5、 可怜狼的猎人,羊群不会增多。 6、 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 7、 不开猎枪,打不住狼。 8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 9、 狼到天边不改性; 10、狼窝里少不了骨头; 11、狼是铜头铁脚麻杆腰; 12、狼有狼道,蛇有蛇踪; 13、狼最喜欢离群的绵羊; 14、狼剩一口气时,还想吃羊; 15、狼的头伸进羊圈,决不会谦虚的把身子留在 外面。
东郭先生和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