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呼吸胸科麻醉相关技术
高阶胸科(肺移植)麻醉
基本技术 肺隔离 导管定位技术 单侧肺通气治疗 有创压测量 TCI ……
高阶技术
PiCCO监测 肺动脉压监测 多模式肺通气治疗 ECMO ……
基本理论 保护性机械通气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肺内分流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复张性肺水肿 ……
高阶理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肺动脉高压 液体治疗 血液保护 ……
麻醉流程与规范
病例筛选 麻醉前用药 硬膜外麻醉 静脉镇静、镇痛 胸内迷走神经阻滞 手术后麻醉恢复
建立基本监测 建立重症监测 注意生命体征调控与支持 积极处理各类手术与麻醉并发症
(或Bupivacain,Ropivacain)
目的:
1.消除肺组织牵拉、变形引起的咳嗽。 2.消除胸膜刺激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从而
诱发心率失常。
静脉镇静、镇痛
• 药物:Propofol 1- 2 μg/ml (TCI)
Remifentanil 0.5 -1.5 ng/ml (TCI) Dexmedetomidine 0.2 -1.0 μg/kg/h
0.375%Ropivacain 6-10 ml
目的: 1.皮肤切口镇痛
(胸壁手术穿刺部位一般位于第4、7肋间隙 )
2.壁层胸膜镇痛 3.肋间肌松弛
注意:高位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影响较为明显,适当选择胶体及增加输液速率。
● 局麻药种类和剂量
既往文献
局麻药
1% N 1% N + 0.05% P 0.8% X
传统肺隔离 胸科麻醉
侧卧位气管插管技术
侧卧位气管插管技术
广医一院模式:
A.使用小圆枕/方枕垫于一侧面部,口鼻与床面之间无物品阻隔
侧卧位气管插管技术
广医一院模式:
B.枕垫高度应使头颈部与躯体中轴保持平行水平位置
侧卧位气管插管技术
广医一院模式:
C.建议采用可视喉镜暴露声门,并进行气管内插管。 (不建议首选纤维支气管镜)
×目4 =前2我.8院 ×64 = 64.0
×240=.53%6.0R
剂量
30 ml
6 ~ 10 ml
(N = Novocaine,P = Pantocaine,X = Xylocaine,R = Ropivacaine)
胸内迷走神经阻滞
• 部位:胸内迷走神经干 • 局麻药:2%Lidocain 2-3 ml
自主呼吸胸科麻醉相关技术
董庆龙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自主呼吸胸科麻醉
复合麻醉方式:
• 硬膜外麻醉 + 静脉麻醉 • 全凭静脉麻醉 • 静脉麻醉 + 肋间神经阻滞 • 喉罩+堵塞器+ 静脉麻醉 • 椎旁神经阻滞+ 静脉麻醉
± 迷走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 穿刺点:T6-7 或 T7-8 • 局麻药:2%Lidocain 2 ml
X线胸片的阅读 重点关注:
• 肺内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 气管或支气管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 右上肺叶支气 Nhomakorabea开口位置
开口异常的预判
定位难易的预判 (切层厚度 = 5mm)
隆突水平---右上叶开口上缘约10mm 隆突水平---右上叶开口下缘约30mm
技术发展与应用
自主呼吸 胸科麻醉
出血、缺氧…
中转
• Lidocaine(trachea)
TCI技术:实现精准医疗
诱导 平稳
维持
苏醒
避免术中知晓
快速舒适
肺隔离与导管正确定位
普胸麻醉的基础
基本技术
肺隔离 导管定位技术 单侧肺通气治疗 有创压测量 TCI ……
基本理论
保护性机械通气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肺内分流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复张性肺水肿 ……
广医一院模式:
A.小枕垫使口鼻前下方空置 B.头颈部中立位 C.应用可视喉镜 D.首选单腔导管 E.导管塑形 F. 双人配合
实践…
模 型
练习…
熟练…
麻醉后管理
术后镇痛:0.15% Ropivacaine 4 ml/h(硬膜外) PACU:术毕30min清醒,拔出喉罩,安静、舒适、无痛
2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侧卧位气管插管技术
广医一院模式:
D.首选采用单腔气管导管,结合封堵器完成肺隔离; 插管条件优良,技术良好者可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
E.插管前导管塑形: • 导管前段成鱼钩状,配合可视喉镜弯度; • 后段弯曲折叠,利于在狭窄外部空间中摆放和移动导管。
侧卧位气管插管技术
广医一院模式:
侧卧位气管插管技术
正确认识自主呼吸胸科手术与麻醉
• 优秀的团队 • 精湛的技术 • 细致的麻醉管理 • 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 • 合适的病例 • 良好的胸科麻醉基础 ……
是否 能否开展?
全方位应用于普胸手术
• 肺大泡切除 • 肺肿瘤楔形切除术 • 肺活检术 • 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 纵隔肿物切除术 • 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 • 胸腺切除术 • 肺叶袖状切除术 • 纵隔镜气管上段肿瘤切除术 • 胸腔镜气管下段肿瘤切除术 • 颈切口气管上段肿瘤切除术 • 颈切口气管上段肿瘤切除术 • 胸腔镜下气管隆突重建术
学习曲线/临床进步 -自主呼吸下胸科手术与麻醉
• 肺大泡切除
2011.06
从
• 肺肿瘤楔形切除术
简
• 肺活检术
至
• 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繁
• 纵隔肿物切除术
2011.08
• 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
2012.05
• 胸腺切除术
2012.07
• 肺叶袖状切除术
2013.11
20150528-纵隔镜气管上段肿瘤切除术(喉罩+TIVA) 20150708-胸腔镜气管下段肿瘤切除术(硬外+喉罩+TIVA) 20150727-颈切口气管上段肿瘤切除术(喉罩+TIVA) 20150814-颈切口气管上段肿瘤切除术(颈丛+喉罩+TIVA) 20150827-胸腔镜下气管隆突重建术(硬膜外+喉罩+TIVA)
•监测:BIS 50 - 70
目的:
1.消除体位不适引起的躁动。 2.消除置入尿管、动静脉穿刺术等操作
造成的不良刺激。 3.消除不良记忆。
麻醉诱导及维持
诱导
维持
• Midazolam
• Propofol
• Propofol
• Remifentanil
• Sufentanil
• Dexemeditomi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