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3.2香港房地产市场分析
1.3.2香港房地产市场分析
1998
2000
2002
> 2003年起收紧土地供应
>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量 化宽松政策导致低利率大 环境,房价上涨
> 期间港府多次通过增加土 地供应、税收和管理信贷 风险微调,但楼市整体处 在上行趋势
2004
2006
2008
2010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与乾狮行业联盟分析
绿都地产项目_海内外市场报告.pptx 3
案例1:九龙站
> 地铁公司开发一个10万平米商场
> 新加坡永泰国际、九龙仓、新鸿基、 恒隆开发第一期住宅;新鸿基负责 开发二期酒店、商场、办公大楼、 服务住宅综合体
案例2:IFC二期 > 地铁公司与地产商分别直接投资参 与上盖物业建设
> 地铁公司建设18层,恒基兆业公司 建设7层,IFC是目前香港最重要的 地标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罗兰贝格与乾狮行业联盟分析
绿都地产项目_海内外市场报告.pptx 5
A 2 现有市场情况
香港房地产市场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市场参与者的物业形态从 销售型向租售并举转变,重视对长期风险的应对能力
香港现有市场特点总结
整体市场发展特点
> 整体趋势:香港房地产业占经济的20~30%,是香港重要的经济支柱,过去一段时期处在价格上 涨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有回调,但在现行土地制度和市场集中度状况下,香港地产市场 热度将长期持续
> 中英《联合声明》限制到 1997年香港每年土地供应 不超过50公顷
> 实行土地拍卖政策
> 1994年曾通过印花税、缩 短预售期等抑制价格,然 而1996年开始楼市大幅上 行,产生泡沫
> 港政府出台房屋增建 政策“八万五”计划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8.5
55
恒基兆业
3041
25.2% 3.9%
28
28
9
恒隆地产
1823
27.1% 4.8%
22
26
19
嘉里建设
1424
38.1% 6.5%
8
13
n.a.
信和置业
1241
14.6% 6.8%
21
59
15
当前在香港市场的核心发展战略
配合市场需求兴建中小型住宅与商业 地产项目;发展综合商业地产项目 积极投资香港以外的业务;发展港内 酒店业务,满足访港旅客增长需求 出售非核心资产,发展核心地段的高 端购物中心及写字楼地产项目 垂直整合方式发展港内物业;以并购 重建方式发展核心地段商业地产项目 发展中高端商业地产及写字楼项目, 满足访港旅客与驻港企业需求 发展高端住宅项目;注重高端商业地 产增值服务,提高出租率 发展高端住宅项目;注重商业地产及 写字楼的增值服务,提高出租率
> 政府财政结构:香港的进出口零关税和低个税制度,使 政府约4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土地出让,因此划出大块 用地进行出让,资金雄厚的大地产商有土地购买的实力
住工商机交其总 宅业业构通他计
> 自然条件和政府严控,建设用地比例少 > 建设用地中住宅比例小,同一比例,纽约为54%,
首尔为61%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规划处;罗兰贝格与乾狮行业联盟分析
管理
5
6
7
产品 设计
工程招标 及建设
营销
4
8 增值 服务
9
10
物业 后评估及
管理 物业处置
各环节 集中度
代表 企业
前10大地产商占市场的80%,基本都采取垂直整合策略,掌握核心环节,外包技术环节
运作模 式特点
> 政府 主导
> 城市基 > “坐地 础设施 生财”
与地产
结合
(港铁 模式)
> 租售并举的物 业产品组合, 抵抗金融风险
B 3 产品定位与财务策略:租售并重&财务保守
在住宅地产市场的利润空间降低、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香港地 产商产品组合从销售型转向了租售并重,同时维持了保守财务策略
香港地产商所处的发展阶段特点
地产企业发展阶段
1
产品型 开发销售
2
权衡型 租售并重
3
持有型 地产金融
人均GDP与城 市化率提升
金融条件成熟
B 3 产品定位与财务策略:现状特点
现阶段,大型地产商已经完成了租售物业产品平衡的转型,并把资 产负债率控制在30%左右甚至以下
产品特点与财务策略表现
主要地产商租售并重的产品组合(2012)
主要地产商资产负债率(2013)
> 主要地产商目前完成了从开发销售型向租售并重的转型 > 并且坚持了保守的财务原则,资产负债率在30%左右
大陆土地市场监管不完善,导致囤地的制度 成本和经济成本均比较低廉
判断大陆一线城市土地价格会持续快增长
盈科电讯
> 在06年拿到北京核心地段-工 体北路4号地之后,三年不进 行开发,09年转卖给瑞安建 业旗下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鹰健公司,获利数亿元
内地香港地产商规模对比
内地合同销售额[2012, 亿元]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与乾狮行业联盟分析
绿都地产项目_海内外市场报告.pptx 6
B 价值链环节解析
香港房地产市场开发运营的价值链上,土地制度背景下的政府+大 企业开发主导了前端,大地产商垂直整合模式延伸到后端
香港地产市场发展情况总结
1
2
3
产业
0 一级
价值链 开发
1 总体
规划
2 土地
购置
3 产品
定位
4 财务
> 转型期及长期的财务策略:财务保守,资产负债率低 – 转向租售并重阶段的香港地产企业,没有选择大规模 举债、支撑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齐头并进,而是牺牲 住宅地产增长,腾挪出现金流投入商业地产 – 坚持低资产负债率,获得长期风险抵御能力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罗兰贝格与乾狮行业联盟分析
绿都地产项目_海内外市场报告.pptx 11
香港房企的内地买地策略
香港地产商策略选择因素
经历过地产泡沫破灭,预期谨慎
雄厚资金优势,可以支撑较低的周转率,等 待获取土地溢价
融资平台在香港,融资成本低
新世界中国
> 09年持有发展或发展中的物 业总建筑面积达2577万平方 米,但其中只有250万平方米 处于“发展中”,仅占总量 的10%多,有近90%的物业目 前仍然是“规划中”状态
ELeabharlann 对中国市场和 绿都的启示1 近期市场走势评估
2 主要细分市场趋势
1
市场特点对中国市场的启示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与乾狮行业联盟分析
绿都地产项目_海内外市场报告.pptx 2
A 1 发展阶段总结
香港房地产占经济总量的20~30%,是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1980年 以来,与宏观经济走势一致,并与政策调控事件高度相关
> 财务保守策略 下的低资产负 债率
集中度低
集中度高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与乾狮行业联盟分析
> 全能地产商
绿都地产项目_海内外市场报告.pptx 7
B 1 总体规划:地产商介入
香港地产市场参与者从城市/片区总体规划阶段开始,就有深度参 与和利益分配,以著名“港铁模式”为典型案例
开发商深度介入总体规划
“港铁模式”: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地产结合
> 土地购置环节门槛很高,导致地产市场集中度高,前10 名企业占市场份额的约80%
> 拿地核心能力,一是政府关系,二是资金实力 > 香港土地供应的严格控制和地价攀升,使大部分地产商
有囤地传统
绿都地产项目_海内外市场报告.pptx 9
B 3 土地购置:模式复制
深知黄金区位土地价值、经历过严重地产泡沫的香港地产商,在向 中国大陆市场开拓业务时,依靠资金优势,延续了坐地生财模式
绿都地产战略项目
1.3.2香港房地产市场分析
郑州,2015年4月
针对香港市场的研究将从总体情况、竞争格局、关键技术能力、市 场趋势以及对绿都的启示五大方面展开
香港市场分析维度
A
总体情况介绍
1
发展阶段总结
2
现有市场情况
B
发展模式解析
C
创新技术应用
C
价值链环节与特色模式解析 创新技术应用
D
市场趋势预估
A 2 现有市场情况
香港房地产市场各类型物业的开发都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增量平 缓,过去几年地产市场也一直处在上行阶段,空置率水平较低
市场规模
住宅存量和空置率[单元,%]
空置率
4.3% 4.7% 4.3% 4.3% 4.1%
CAGR=0.7% 109 110 111 112 112
写字楼存量和空置率[万平,%] 商业楼宇存量和空置率[万平,%]
空置率
10.3% 8.0% 6.5% 6.0% 7.0%
空置率
8.7% 7.9% 8.0% 6.9% 7.2%
CAGR=1.0% 1,053 1,069 1,076 1,089 1,096
CAGR=0.6% 1,063 1,074 1,079 1,086 1,08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产品特点
1. 住宅产品的二元结构:私人开发商中高端产 品,与政府开发的中低端公共房屋,各占约 50%
2. 开发商租售并举:主要开发商已经完成了从 销售物业为主到租售物业共同发展的产品结 构转型
模式特点
1. 保守财务策略 重视对长期风险的抵御能力,均实行坚守资 产负债率上限的策略
2. 重资产的内部现金流平衡 信托等资产运作方式与美国、新加坡等市 场相比,发展相对较晚,目前仍以地产商 持有物业、内部平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