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足.ppt

糖尿病足.ppt


糖尿病足定义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分类及分期 糖尿病足与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与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闭塞症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是指糖尿病病 人出现的以肢体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为主要病理改变,并出现缺血性表现的一种慢
性病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


糖尿病足定义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分类及分期 糖尿病足与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与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
内因

外因





神经病 感觉 自主 血管病 大血管 微血管 免疫病 对感染的易感性 结构畸形 关节活动受限 肾脏病 老年 糖尿病病程 视力 既往溃疡史
糖尿病足流行病学资料

西方国家:5-10%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足溃疡,1%的糖尿
病患者截肢。糖尿病是许多国家截肢首位原因。美国每年实
施60000例非创伤性手术中50%为糖尿病患者。

我国糖尿病患者15%左右发生糖尿病足。 我国糖尿病患者15%左右发生糖尿病足,人均治疗费用超过 25000元。 早期正确的预防和治疗。45%~85%的患者可以免于截肢。
感觉神经
保护感觉 丧失
微血管病变
结构性: 毛细血管基膜增厚 功能性: 动-静脉分流 血流增加 神经性浮肿
大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压力异常
足底压增高 胼胝形成
缺血
骨关节病
对感染的反应性降低 糖尿病足溃疡形成
营养性毛细血 管血流降低
截肢术
截肢术
糖尿病足定义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分类及分期 糖尿病足与血管病变
改善脂代谢

己酮可可碱

是可可碱的衍生物,最初用作血管扩张剂。 具有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 含量及抑制血小板聚积来达到全血粘度降低。
每次口服200~400mg,一日2次,6~8周为 一疗程。


5-HT受体拮抗剂—沙格雷酯(安步乐克)

可抑制血小板凝聚,特别是抑制由5-HT增强 的血小板凝集作用,抑制血管收缩等. 对慢性动脉闭塞症所引起的溃疡,疼痛及冷 感等缺血性症状的改善有疗效。 每次口服100mg,一日2次,6~8周为一疗程。
轻度感染
中度感染
重度感染
局部清创



一消(消炎) 二减(切开减压) 三清除(清除隔膜, 充分引流) 分次清除坏死组织。
局部治疗的整体认识
糖尿病足坏疽是 全身糖代谢、脂质代 谢紊乱及致病菌感染 在局部的表现,局部 坏疽的转归受全身情 况的影响。
全身情况
局部情况
改善全身情况的前提下治疗局部
全身性评估的内容……
PAD可被作为预警其它动脉疾病的窗口,比
如:冠状动脉、脑血管、肾动脉; PAD的患者同时出现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 件和死亡的风险均大大增加。

糖尿病下肢PAD的临床表现
长期糖尿病可以影响下肢和足部的血 流供应。通常早期的表现: -小腿抽筋 -足部苍白 -足趾冰凉、皮肤温度低 -严重者可因疼痛而出现跛足行走 下肢供血不足还将导致足部抵御感染 和伤口自愈下降。



轻度的创伤 机械的 压力增高 鞋的压力 压迫 胼胝 温度受损 热水浸泡、冻伤 化学灼伤 澡堂修脚 职业危险 独立生活 吸烟 糖尿病知识缺乏 心理因素
糖尿病
创伤 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
无力萎缩 畸形
血管病变
自主神经
无汗症 皮肤干燥皲裂 交感神经张力 降低 (血流调节紊乱)

内科与外科的结合 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西医与中医的结合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 治疗与预防的结合
内科综合治疗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 药物调脂 戒烟 改善周围循环药物的应用 654-2、 前列腺素E1、西洛他唑、Aspirin、 潘生丁、己酮可可碱,沙格雷酯(安步乐 克)、贝前列腺素等。 活血化瘀中药 改善神经功能、营养神经药物



西洛他唑(培达)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抑制血小板活化、抑制平滑肌增殖、 扩张血管、降低血甘油三酯、心功能差 者禁用

FDA于1999年批准使用该药 成人50-100 mg/次,每日2次

前列腺素E-1:

靶向扩张病变及痉挛血管,增加缺血区供血,防止 “窃血”; 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 抑制活性氧,防止组织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Βιβλιοθήκη 保护细胞膜,稳定溶酶体膜;
促进红细胞变形,使僵硬的红细胞易于通过毛细血 管, 改善微循环;

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防止动脉硬化。减少30% 动脉壁胆固醇的含量。
中医治疗

糖尿病肢端坏疽属中医“消渴病”、“痹”、“ 脱疽”等范畴。 病因病机: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 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 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 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 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
感染程度
无感染 轻度感染
分级
1 2
中度感染
3
在上述局部感染的同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或代 谢功能不稳定如:发热,寒战,心动过速,低血 重度感染 压,昏迷,呕吐,血象升高,酸中毒,血糖严重 升高,氮质血症等。
4
糖尿病足感染抗生素的选择
感染程度 药物治疗 备注
1.阿莫西林/0.5,q8h 青霉素过敏选方 2.氟喹诺酮类+克林霉素,0.6~0.9,q8h或 案2 甲硝唑,0.4,q8h 1.氨苄西林/舒巴坦,1.5~3,q8h 2.头孢唑林,1,q8h 3.头孢美唑,1,q8h 4.头孢呋辛,1.5,q8h 5.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1.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 q6~8h 2.头孢他啶+万古霉素+甲硝唑 静脉滴注,必要 情况下可联用抗 厌氧菌药物。克 林霉素,0.6~0.9, q8h;或甲硝唑 ,0.5,q8h 静脉滴注,根据 肾功能调整药量

甲钴胺、腺苷钴胺、硫辛酸、神经节苷酯、神经生 长因子
六环疗法
控制血糖
抗感染 营养神经
改善循环
局部清创 支持疗法
控制血糖

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感染控制后注意胰岛素减量,防止低血糖
改善循环
内科药物治疗:
抗凝疗法 纤维蛋白溶解疗法(溶栓) 降纤疗法 抗血小板聚集疗法
扩张血管疗法

血管搭桥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时机

糖尿病早期狭窄性病变多由于血栓形成而非斑块突出, 因而PTA成功率较高; 介入治疗主要集中在股腘动脉和胫腓动脉; 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是静息痛或 是新近出现的溃疡的患者; 如果已出现糖尿病足症状(坏疽等)再治疗往往已是 较晚,截肢常常难免; 但介入治疗可以赢得伤口愈合和侧支代偿的时机。
糖尿病足定义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分类及分期 糖尿病足与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与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与神经病变
• 当神经受到损害时,它将不能正确的传导信号。 此时,发生严重足病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
• 脚对下列情况毫无 感觉: • 割伤 • 烧伤 • 碰伤 • 磨破
• 水疱
糖尿病足
2016年12月26日
目 录
糖尿病足概述 糖尿病足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足定义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分类及分期 糖尿病足与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与神经病变
例1
例2
12床
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
感染 WHO(1999)定义
与局部神经病变和下肢远端外周 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 或深层组织破坏
穿鞋挤压引起的各种鸡眼、胼胝和老茧
糖尿病足概述 糖尿病足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足的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管病变: 触诊、踝肱指数 ABI 检查、多普勒超声检 查、皮肤温度检查、经皮氧 TCPO2监测、血 管造影DSA 、核磁MRI 周围神经病变: 肌电图检查、触觉、温度觉、痛觉、震动 觉定性与定量检查 足底压力检查: 风险筛查、预防治疗




年龄 原发性疾病 糖尿病 贫血 自身免疫性疾病 恶性疾病 血液循环系统功能 营养状况 肥胖 感觉性或者运动性障碍性疾病 心理状态 全身用药情况
局部性评估的内容……



创面的类型以及其所处的阶段 创面的大小、深度以及组织丢失量的估计 创面局部临床表现 湿润或者干燥脱水 坏死组织量与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 渗出物的特点与多少 局部温度 异物
糖尿病足与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病变的分类

常见的糖尿病足病变:溃疡和坏疽
溃疡可以深浅不一,伴或不伴有感染; 坏疽可以是局部的,也可是整个足。

少见的足病变: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性 水肿
糖尿病足分级(Wagner法)


0期:高危险足,无溃疡。 1期:浅表溃疡,无感染。 2期:较深的溃疡,通常有蜂窝组织炎,但不 伴有脓肿或骨的感染。 3期:深部溃疡,伴有骨组织病变及脓肿的形 成或骨髓炎。 4期:局部的坏疽(趾、足根或前足背),并有 神经病变。 5期:全足坏疽。
糖尿病足与神经病变
• 感觉神经病变: 温度觉、痛觉 • 运动神经病变: 肌肉痿缩→足趾变形 足弓平衡失调→脱臼、骨折 Charcot关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