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直肠癌病理诊断规范

结直肠癌病理诊断规范


取材:粘膜切缘和基底切缘可用墨 汁或碳素墨水标记;建议涂不同的 颜料标记基底及侧切缘,以便在镜 下观察时能够对切缘做出定位,并 评价肿瘤切缘情况。
每间隔2-3mm平行切开标本,如临 床特别标记可适当调整,分成大小 适宜的组织块,应全部取材并按同 一方向包埋。据息肉大小取材,需保证有基底部组织; 2,无蒂息肉,明确烧灼切缘,垂直于烧灼面每隔2mm-3mm切开 ,将标本全部取材;宜按同一方向包埋,记录组织块对应的方位。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及粘膜剥 离术标本
大体检查及记录:测量并记录标本和肿瘤的大小、肿 瘤的大体分型以及肿瘤距各切缘(包括基底切缘)的 距离。
3、切除标本若包含回盲 部或肛管、肛门,应于回 盲瓣、阑尾、齿状线、肛 缘取材。若肿瘤累及上述 部位,切取充分显示病变 程度的组织块。
淋巴结取材
按照淋巴引流方向进行分组,一 般分为肠上淋巴结、肠旁淋巴结 、中间淋巴结及中央淋巴结。
记录淋巴结的数目、大小、有无 融合,有无与周围组织粘连,如 有粘连,需附带淋巴结周围的结 缔组织。
1、描述肠管长度,记录肿瘤的特征,包括大体类型(隆起型,溃疡型,浸润 型)、部位、大小、数目、浸润深度、浸润范围、肿瘤与两侧切缘以及放射状 /环周切缘的距离。
宜采用墨汁标记肿瘤对应的浆膜面及放射状/环周切缘,以准确评估肿瘤浸润 深度及距切缘距离。切缘阳性定义为肿瘤浸润最深处与切缘软组织距离<1mm 。如果仅在淋巴结内见到肿瘤细胞与切缘软组织间距离<1mm,需在病理报告 中注明。
取材应包括肿瘤浸润最深处、肿瘤与肿瘤周围交界处 组织;若病变不明显或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标本,可疑 区域(包括瘢痕区或纤维化区)需全部取材,应附图 显示并标记取材组织块的位置。如见其他异常病灶( 如息肉、憩室等),应取材。取材组织大小不大于 2cmx1.5cmx0.3cm.
2、切缘:取远侧、 近侧手术切缘。推荐 取放射状/环周切缘 ,对于可疑浆膜或放 射状/环周切缘阳性 的病例,需用不同颜 料标记,分别取材。
放射状切缘用于部 分被腹膜覆盖肠段 的切缘描述;环周 切缘用于完全无腹 膜覆盖肠段的切缘 描述。
2、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直肠癌标本,首先用墨汁标 记直肠系膜切缘,并评估系膜的完整性。应评估直肠 系膜完整性,包括环周切缘、肿瘤距环周切缘的距离 。
环周切缘及直肠系膜完整性的 判定标准
完整性评 直肠系膜 缺失 价
赣州市肿瘤医院 梁婷
术语和定义
1、结直肠癌 2、上皮内瘤变和粘膜内瘤变(粘膜内癌)
结直肠癌:
结直肠粘膜上皮来源, 具有恶性形态学特征的 细胞和/或结构,穿过粘 膜肌层,浸润粘膜下层 为结直肠癌。
上皮内瘤变和粘膜内瘤变( 粘膜内癌):
结直肠粘膜上皮具有不同程度的 结构和细胞异型性,根据病变程 度,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级。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指假复层化的 异型上皮呈柱状,核卵圆形,细 胞核上浮不超过整个上皮层高度 的3/4。
取材:送检粘膜全部取材 ,应将粘膜放置于纱布或 透水纸中包裹以免标本丢 失,宜滴加适量伊红染液 标记标本
内镜下息肉切除标本
大体检查及记录:检查息肉的切缘,明确有无蒂部以及蒂部的直径 ,宜用墨汁涂蒂切缘(有蒂)及烧灼切缘(无蒂),记录息肉大小 、颜色、外观(息肉样/绒毛状)、息肉基底(扁平/蒂)。
4、包埋所有检出的淋巴结,较大淋巴结应剖开包埋。 对未经新辅助治疗的规范化根治术标本宜至少检出12 枚淋巴结。
病理组织学分型、分级 和分期
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
普通管状腺癌 特殊类型腺癌:筛状粉刺型腺癌、髓样癌、微乳头状癌、粘
液腺癌、锯齿状腺癌、印戒细胞癌 少见类型癌:腺鳞癌、梭形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其他
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通常沿肿瘤对侧面剪 开肠管,确保标本的 充分暴露和固定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病理报告内容
病理报告内容应包括标本类型、肿瘤部位、大体类型 、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浸润深度,有无脉 管和神经侵犯,切缘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活检标本 描述及记录:描述组织的 大小(直径)及数目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异型增 生、原位癌),腺体结构有明显 紊乱,包括共壁及筛状结构。细 胞失去柱状形态,细胞变圆,排 列紊乱,极向消失,细胞核出现 在整个上皮层。这些细胞可进入 粘膜固有层,但未穿透粘膜肌, 称为粘膜内瘤变(粘膜内癌)。
标本类型
1、内镜活检标本 2、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标本 3、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标本 4、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组织学分级:
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建议采用4级分类法,与组织学 分型高、中、低分化和未分化相对应。
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与组织 学分型的关系
分级
组织学分型
Grade1
高分化腺癌(>95%腺管形成)
Grade2
中分化腺癌(50%-95%腺管形成)
Grade3 Grade4
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 胞癌 (0-49%腺管形成)
锥形
环周切缘
完整 较完整 不完整
完整系膜 组织,光 滑
中等块系 膜组织, 不规则
小块系膜 组织
深度不大 于5mm
深度大于 5mm,但 未到达固 有肌层
深达固有 肌层
无 不明显 是
光滑、规 则 不规则
不规则
取材
1、肿块:沿肠壁长轴、平行于肠壁切取肿瘤组织,视 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不同质地、颜色等区域分别取 材,肿瘤浸润最深处至少取1块全层厚度肿瘤及肠壁组 织,以判断肿瘤浸润的最深层次,尤其需要注意浆膜 受累情况。切取能够显示肿瘤与邻近粘膜关系的组织 。
标本固定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编号与登记、固定液及固定时间 。
获取后的标本应及时固定(宜离体30分钟内固定)
活检标本:离体后,应由内镜医师及时将活检粘膜组 织基底面粘附于滤纸上立即浸入固定液中固定。
息肉切除标本:离体后立即浸入固定液中固定。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和内镜下 粘膜剥离术标本:离体后, 应由临床医师展开标本,粘 膜面向上,使用大头针固定 于软木板或泡沫板上,标记 标本定位,粘膜面朝下放入 容器内,然后立即放入固定 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