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与法同行”
征文比赛
法律常在心中
5000年的辗转,5000年的灿烂,沿着历史的年轮,我们的祖国接受着风雨的洗礼。
兴衰交替,中国的名字在历史上印下了深深的痕迹。
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拥有一个个“部落议事会”,以使自己的部落能够遵循历史规律,繁衍生息;而今天科技发达的人类社会仍然以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
管子“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的哲言,司马迁“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的义正词严的语句,苏辙“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的气壮山河的呐喊……无不展现了历史与法同行的足迹。
以上这些都表明古人都已经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法律更为重要。
法律是我们和谐稳定的保障,是我们平安健康的源泉,正是因为一次次对法律不断的讨论、完善和修正,也正是因为对人民负责的使命、公平公正的严谨态度,让我们的生活才能平安和稳定,让我们的工作才能井然有序。
而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使命,所以在大学里开展法制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法律素质主要指大学生要能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做斗争。
即要学法、知法、守
法、用法、护法。
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其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如何,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法制建设。
特别是在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提高对法制教育必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搞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荦荦而走的春,我们用悦耳的歌声唱着美妙的咏叹调,用双眸采撷最和谐的画面;海风送爽的夏,我们用真挚的情感探访远方的亲友们,用话语描述最真诚的问候;浪漫落叶的秋,我们用诗歌赞着绚丽的薰衣草,用笔端写生最真实的魅力;雪藏白银的冬,我们用矫健的体魄穿梭于洋溢着快乐的滑雪场,用笑声诠释最欢乐的时刻。
从二十多年前呱呱落地到如今懵懂少年,我们已走过二十多个春夏秋冬。
二十多岁的我们尽管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丰富的阅历,但在父母,老师的谆谆教诲之下,同学的相处之中,我们渐渐懂得法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逐步走向法治社会,各项法律法规正逐步建立健全,学法、知法、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一件大事。
一个和谐的校园更加离不开法律的引导。
和谐校园,必定与法同行。
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学校应在校园内大力普及法律知识。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对于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在这一时期,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知法懂法,了解违反法律的后果,能够有效避免校园内一些因不懂法,不了解违反法律所造成的伤害与后果而造成的影响校园和谐的时间的发生。
近几年,大学生校园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测试熊的嗅觉而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因为自己深夜回宿舍时嫌保安开门慢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赵某,不但持铁棍将三名保安殴打致伤,还强迫对方脱光衣服互抽耳光,肆意侮辱两个多小时;因为自己曾在本校教室内丢过手机,北京应用技术大学学生武某自以为发现了校园管理漏洞,专门混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人员进出多杂的名校,在教室内窃得手机多部;因为在租影碟的时候与他人发生口角,海淀走读大学学生栗某从保安手里接过藏在保卫室里的砍刀,将对方乱刀砍伤。
去年10月,洪山区某高校一女生宿舍被盗,丢失的东西包括:小哲的MP4一部以及笔记本电脑一部,价值人民币2800元;小洁的MP4一部,价值人民币315元;小兰的耳机1副,价值人民币8元,而同宿舍的小芸则未丢任何东西。
警方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
很快,小芸发现事态严重,主动投案认罪,并将所有物品归还了失主。
事后,经调查得知,小芸父母均为国家干部,家庭条件很优越。
但因与室友相处不和,
小芸便“想教训她们一下”。
于是趁室友上课之机,盗得以上物品。
现年20岁的李爱娟原本是长沙医学院临床四班大一学生,性格温和的曾海燕是李爱娟唯一的同室好友。
2006年4月,李爱娟多次偷偷使用曾海燕的小灵通给男友打电话,由于是长途电话,话费自然不低。
当月月底,曾海燕发现话费猛增,便想去电信局查询话费详单。
李爱娟害怕事情暴露,决定杀死曾海燕。
2006年5月1日上午,李爱娟手持菜刀,趁曾海燕不备将其砍倒在血泊之中,事后经公安机关查明,曾海燕的身上留下62道刀伤,造成重伤。
2006年10月23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李爱娟,终身。
这些严重破坏大学校园和谐的大学生犯罪行为难道不是因为他们不懂法,不了解违反法律所造成的伤害与后果而造成的吗?因此,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普及。
构建和谐校园,还需要法治理性的宽容精神。
要想实现校园内在而非只存在于表面的和谐,宽容的教学理念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有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权力,但如果仅以权力来保障校园的和谐,那么所能够维持的只能是表面的和谐。
此外,以学生为本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充分的尊重与切实的保护,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就要给学生自由、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要让他们学会自由、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个性。
学校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应保障广大师生的参与权,切实保障老师,学生的利益。
法律有着强大的力量,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律的引导。
同学们能够知法、懂法、守法,学校能够采取宽容的教学理念,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我们的校园必将变得更加和谐。
但是,我坚信,我们可以与法同行,制止这一场场悲剧的上演。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让我们从认真听课做起;从保证每一节自习课纪律开始,从同学之间的互相监督,到能够做到严格自律;从被动地受约束到主动地养成遵纪的习惯。
只有从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做起,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合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21世纪——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不可忽视法律——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社会秩序才更加井然有序;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更加自由;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攀登的脚步才更加坚实。
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成长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