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虫药的吃法

打虫药的吃法

因此,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很有必要的。

盲目自行驱虫,不仅可使寄生虫增加耐药性,给以后驱虫增加困难,还有可能因为驱虫不当使蛔虫窜进胆道引起急性胆道蛔虫症。

况且常用的驱虫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肝肾功能不好、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不能随便使用。

目前常用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达唑(安乐士)、驱虫净等,这些药的驱虫谱较广,家长在使用时不可凭“经验”给量,而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来计算药量,并要注意孩子是否完全将药物吞下,如果吐掉了一些,应补充。

若药量不足,就达不到预期的驱虫效果。

肠虫清:蛔虫及蛲虫病,1次顿服2片(400mg);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每次2片,每日2次,连服3日;包虫病,每日20mg/kg体重,分2次口服,疗程1个月,需多次治疗。

蛲虫患儿一次服药后,间隔一周再服半片,以防再感染。

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安乐士:蛔虫、蛲虫感染,顿服2片(200mg);钩虫、鞭虫感染,每次2片,每日2次,疗程3-4日,第1次治疗未见效者,可于3周后再给予第2疗程;包虫病,每日50mg/kg体重,分3次服,疗程3个月。

4岁以下小儿减半量应用。

一般说来,口服药的剂量是按照体重来计算的,但肠虫清的剂量却规定是两岁以上的儿童都服两片。

这是因为肠虫清口服后有95%不被人体吸收,24小时内即随粪便排出体外。

被吸收的5%会在肝脏内通过代谢后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和虫卵,并在48小时内随尿液排出体外。

由此可知,肠虫清是一种吸收少、不易在体内蓄积的药物。

临床应用时,往往采用单剂量一次顿服,而且不需要按体重计算剂量,成人与两岁以上的小儿服用同样的剂量也就不难理解了。

服用肠虫清时,可以咀嚼,吞服或与食物共同服用。

但需注意的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禁用,两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

2岁以上就该每年给孩子打一次蛔虫了,因为孩子毕竟不如大人讲卫生,手到处乱摸,很容易接触到虫卵。

现在药店里卖的肠虫清片就可以给2岁以上的孩子吃。

1、一次吃两片,只吃一次。

2、晚上睡前吃。

3、尽量不要在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吃,这不是迷信,农历十五是月亮圆(满月)的时候,满月的时候自然界会有一些变化,生物活性最高,所以不要在这个时候打蛔虫,以免杀虫效果不好。

4、现在的打蛔虫的药一般都是将成虫打碎了,所以一般不会看到整条的虫子拉出来,不必紧张。

如果有整条的虫,说明孩子肚子里的蛔虫比较多。

半年后可以再打一次。

5、春秋季节打蛔虫比较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