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水机组技术规格书

冷水机组技术规格书

北京轨道交通亦庄线工程技术规格书冷水机组目录1.技术要求 (2)1.1 概述 (2)1.2 设计标准规范 (3)1.3 定义 (4)1.4 工作条件 (5)1.5 基本要求 (6)1.6 部件、材料要求 (9)1.7 冷水机组控制方式 (11)1.8 与相关系统技术接口 (16)1.9 安全装置 (16)1.10 选型要求 (18)1.技术要求1.1 概述北京地铁亦庄线线路起点位于宋庄路与石榴庄路交叉口南侧,以地下线形式沿宋庄路向南,至顶秀家园后转向东,在凉水河北侧与凉水河并行,下穿南四环后沿四环南侧向东;线路在龙爪树路转向南,沿规划龙爪树路穿过小红门中心区,下穿通久路及高压走廊,在三台山村西侧出地面,以高架线形式上跨成寿寺路及凉水河,进入旧宫地区;在旧宫镇东边缘上跨旧宫北路,之后线路转向东,跨越凉水河及南五环后进入开发区;开发区内线路沿亦庄文化园西路、宏达路、康定街等预留轨道位置到达通惠排干渠;过通惠排干渠后转入地下,以地下线方式沿规划站前街到达亦庄新城东部的亦庄火车站。

起点设置宋家庄停车场、终点设置车辆段各一处。

本线路途经丰台、朝阳、大兴、通州四个辖区和亦庄开发区,正线全长23.23km,地下线长约8.95km,高架线路13.95km,U型槽及路基段0.69km。

宋家庄出入段线长1.38km,亦庄火车站出入段线0.77km。

全线共设车站14 座,其中地下车站6 座,高架车站8 座。

全线换乘车站共5座,宋家庄站与M5、M10换乘,旧宫东站及荣京街站与L5换乘,经海路站与M12换乘,亦庄火车站与京津城际及S6线换乘。

为满足地铁乘客和运营人员的舒适性环境要求和满足运营车站各系统系统设备正常运转的工艺环境需要,提高服务水平,亦庄线设置通风空调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要保证地铁和列车内部空气环境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气流组织、气流速度和噪声等均能满足人员的生理及心里条件要求和设备正常运转的需要。

北京地铁亦庄线工程通风空调系统制式采用闭式系统,开、闭式运行。

空调通风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隧道通风系统、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简称车站大系统)、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简称车站小系统)和空调水系统。

地铁地下车站一般为地下二层结构,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

车站冷冻机房一般布置室内地下一层或地下二层。

冷冻机房内设有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分水器、集水器等设备,为车站公共区及设备管理用房提供空调冷源。

车站冷冻机房制冷设备群控系统使冷冻机房的相关设备自成一个网络控制系统,用户能够通过专用软件实现对冷冻机房相关设备的监视和控制,并接收车站BAS系统集中监视和模式指令。

制冷设备群控系统应能实现多台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阀门等可以按照先后顺序有序的启/停。

并且能够实现多台机组有序运行,根据负荷的变化,合理的确定冷水机组运行台数,并能根据负荷的变化自动实现机组启停和台数的切换,达到节能和自动操作。

本工程冷冻水7℃~12℃,冷却水系统设计温差为5℃,冷却水系统采用开式冷却塔循环冷却。

每座地下车站设置3台负荷量相同的冷水机组,共同负责车站大小系统的冷量亦庄线宋家庄站和亦庄火车站由于大小系统负荷量相差较大,车站设置两大一小冷水机组,两台大机组共同负责车站大小系统冷量,一台小机组可以在过渡季节和夜间单独负责小系统的冷量,即高峰负荷时,启动两台大容量冷水机组,即可满足大小系统冷量需求;当设备管理用房单独使用时,则开启一台小容量冷水机组,即可满足需求。

本工程共计除宋家庄站外的15台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其参数表见附表《冷水机组技术参数核对表》。

1)本技术规格书涉及到亦庄线工程除宋家庄站外的地下车站的冷水机组设备,提出了对冷水机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2)本技术规格书并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供货商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成熟产品。

3)供货商应对所提供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结构特点和主要零部件组成等情况详细描述。

如果供货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格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货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4)本技术规格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货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5)本技术规格书经业主、供货商和设计三方共同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6)本技术规格书中提到的“买方”即为业主,“卖方”即为供货商。

1.2 设计标准规范技术规格书中业主方主要引用的规范、行业标准(如下述内容中不为最新版本,请按最新版本采用)。

(1)GB/T18430.1-2001 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2)GB/T18430.2-2001 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3)GB/T18429-2001 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4)JB/T4329-1997 容积式冷水(热泵)机组(5)JB/T6906-93 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机(6)GB10079-88 全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7)GB10872-89 小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技术条件(8)JB8654-1997 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9)GB/T10870-2001 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10)JB6917-1998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11)JB/T7659.4-95 氟利昂制冷装置用于干式蒸发器(12)JB/T7659.5-95 氟利昂制冷装置用于翅片式换热器(13)GB/T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 IEC204-1:1992)(14)GB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eqv IEC204-1:1992)(15)GB1226-86 一般压力表(16)ZBN04009-88 工业自动化仪表盘通风技术条件(17)GB135000-92 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三向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18)JB/T4330-1999 制冷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19)JB/T7659.2-95 氟利昂制冷装置用水冷冷凝器(20)GB/T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21)JB/T7666-1995 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般规定(22)GB9237-88 制冷设备通用技术规范1.3 定义1)水冷式冷水机组:主要由制冷压缩机、电动机、制冷剂-水换热式冷凝器、制冷剂-水换热式蒸发器、冷媒、调节及控制设备、电气装置、安全保护装置、相关仪表、减震垫等组成。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

2)制冷量:在一定工况下,冷水机组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的热量,单位为kW。

3)输入功率:对水冷式冷水机组是指所有压缩机轴功率之和,单位为kW。

4)冷冻水、冷却水流量:机组在设计工况下分别通过蒸发器、冷凝器的水流量,单位m3/h。

O。

5)水压降:机组在设计工况下,水流经蒸发器、冷凝器的压力损失,单位mH26)耗电量:机组在设计工况下,单位时间的总用电量,单位kW。

7)制冷性能系数(COP):机组在设计工况下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W/W。

8)机组水侧工作压力:机组正常运行时,蒸发器、冷凝器水侧承受的压力,单位MPa。

9)IPLV值(kW/kW):指冷水机组在部分负荷工况条件下的制冷性能系数综合指标。

1.4 工作条件1.4.1 环境条件及运行能力1)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均设于室内地下一层或地下二层空间的冷冻机房内,机房内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进行通风,换气次数6次/h。

2)冷水机组应能在环境温度t≤45℃,相对湿度10%≤φ≤95%的条件下连续正常运行,且每日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20小时。

3)冷水机组应能在环境温度-12℃≤t≤45℃,相对湿度10%≤φ≤95%的仓储条件下,仍能正常启动和运行。

4)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负担车站公共区空调负荷和车站设备管理用房空调负荷,鉴于车站客流量不断变化,室外新风参数不断变化,因此螺杆式冷水机组需调整台数运作或卸载运作,以提供不同的冷量。

5)电源:380V±10% 50HZ±5%1.4.2 运行要求由冷水机组厂家实现冷冻机房制冷设备群控功能,可接收BAS信号实现单机组自动控制。

联锁控制:开冷却塔风机~开冷却水泵~开冷冻水泵~开螺杆式冷水机组;关螺杆式冷水机组~关冷冻水泵~关冷却水泵一关冷却塔风机。

保护控制:冷冻泵和冷却泵启动后,水流开关自动检测水流状态,如遇故障则自动停泵。

1.5 基本要求1)冷水机组应选用卧式双螺杆压缩机,壳管式蒸发器、冷凝器,冷水机组采用自动回油技术,确保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制冷剂应采用环保冷媒,如134a。

2)鉴于车站客流量不断变化,室外新风参数不断变化,因此水冷双螺杆式冷水机组应具有较宽广的冷量调节范围,可在25%~100%范围内多级调节,同时机组需调台运作或卸载运作,提供不同的冷量。

3)由于螺杆式冷水机组大多数运行时间为部分负荷运转,因此供货商应考虑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有利于部分负荷运行时COP值的提高和有利于压缩机之间互为备用。

机组在设计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水冷式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系数表1.5-1(1)供货商提供水冷式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系数表1.5-1(2)4)供货商提供冷水机组的 IPLV值,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低于下表的规定。

水冷式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表1.5-2(1)供货商提供水冷式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表1.5-2(2)IPLV=2.3%×A+41.5%×B+46.1%×C+10.1%×D式中 A——10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32℃;B——7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28℃;C——5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25℃;D——2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19℃。

5)要求每台冷水机组冷却水、冷冻水水阻均应小于0.1 MPa。

6)根据本标书要求提供如下设计、选型及分析报告以及相关的方案说明:(1)提供机组选型报告:选型软件应通过ARI或同等机构认证,选型报告应为经认证的选型软件出具的结果表;(2)机组25%~100%的COP变化曲线表及部分负荷性能曲线图及表列;(3)详细阐述机组控制、保护及显示功能,通信接口应满足控制系统要求;(4)根据冷水机组所须的安装环境要求,提供单台机组的发热量、通风量、冷却要求;(5)对车站的冷水机组进行温差核算,并提供核算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