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社区科工作总结

医院社区科工作总结

医院社区科工作总结
忙碌的一年即将过去,我科对这一年中的工作做一简短回报。

健康知识的传递,健康大讲堂
我们在XX年共开设健康大讲堂50余场走过马坊镇每个村庄。

健康知晓率比去
年更加有所提高,达到70%以上,课上知晓率达到100%。

自XX年4月20日在
平谷区马坊镇东店村的第一次宣讲开始,截止到今,“患者健康教育大讲堂”已经
成功举办了42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30余种13万份。

二.材料收集与回报
我们和社管中心紧密联系,积极准确地回报社区相关资料和上报各种数据材料。

档案管理和危机输入
今年糖尿病档案新增300余份,65岁以上老人随访1800余份。

四,建立慢病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社区慢病管理的专业化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对马坊地区民众健康状况的调查摸底,经过多方的学
习与考察,XX年2月22日,马坊医院“高血压--糖尿病门诊(慢病科)”正式成立。

基于慢病在本地区的高发病率和巨大危害性,慢病科开始为本地区的广大百姓提
供更多针对于“慢病”特点的诊疗服务,协助教育患者对自己的慢性疾病进行管理。

自慢病科建立以来,在马坊地区22个自然村开展进行了大规模的高血压,糖尿病
体检排查,并为检查异常的患者建立“慢病发现与管理跟踪档案”,到目前为止,
已为XX多位村民进行了体检排查。

不仅如此,马坊医院慢病科还积极探索慢病知识普及的新模式,以百姓喜闻乐见
的方式倡导群众对基础医疗卫生知识进行学习,如开展“马坊医院杯健康之星知识
竞赛”,“ 马坊医院杯美食大赛”以竞赛的形式促进慢病患者变“被动吸收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通过竞赛鼓励本地区村民提高健康素养,树立“健康之星”模范
榜样,利用患者间的相互影响,推进慢病知识的普及。

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马坊医院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宗旨,
对农村(社区)基础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求新,求实,求效”,站在
百姓的角度上思考服务新模式,切实去做并坚持做好所思考出的方案,走上了为
社区患者贴心服务的探索之路,受到了百姓的好评。

健康通24小时开机
为了满足患者健康咨询的需求,使患者得到及时,细致,科学的用药指导和医疗
卫生政策信息,马坊医院屈永成院长在与临床医师商议后,安排建立了24小时“健康通”咨询热线,并批准印制“马坊医院医患联系卡”,“联系卡“上醒目的印有
马坊医院健康咨询师,临床主治医师张亚荣主任的电话号码,并在“患者健康教育
大讲堂”现场发放,或委托村委会通知村民免费领取。

一张小卡片的用心设计,使
广大村民更容易在第一时间咨询预防、保健、用药方面的知识,使广大村民获得
“家庭医生”的贴心服务,医师与患者的沟通“更快,更及时,更方便”。

“马坊医院
医患联系卡”印制发放以来,接通健康咨询热线1000余次,回应村民健康咨询数
千次,进行针对个体患者的用药指导数百例。

五,工作进展与完成情况
在12月底前完成卫生局及社管中心和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办的各项临时工作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申报材料
××*同志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视病人如亲人,耐心解答患者和
家属的提问,努力解除他们的顾虑,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8小时
上班,24小时负责”已被他视为行医准则,为方便病人咨询联系,他总是保持电
话24小时畅通。

有时深夜出现危重病人病情变化或来了新病人,住在城西的他都
毫无怨言地赶到城东的医院,及时处理,使病人转危为安。

一次,××*在家刚睡下,接到急诊室打来的电话,说来了一位急性脑出血病人,昏迷不醒,呼吸急促,瞳
孔不等大,生命危在旦夕。

已经忙了一天的××*,非常想好好睡个觉。

然而,病情就是命令。

顾不上刺骨的寒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

到医院后,××*一边
安慰家属,一边了解病情,并迅速制定出抢救治疗方案,立即行“微创颅内血肿清
除手术”。

几小时以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观察。

三天后,患者
神志逐渐转清,一月后康复出院。

出院时,患者的母亲拉着××*文秘杂烩网的手说:“感谢你,罗医生,要不是你,我们家的‘顶梁柱’就倒下了,你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呵!”有多少次下班后医院里还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有多少次为了抢救危重病人
彻夜不眠,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只知道病人的需要就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是一项复杂而风险极大的治疗,由此给患者家属带来的
压力可想而知。

在治疗前,许多患者家属找到××*,要求送“红包”,求得心理上的慰藉。

对此,××*反复拒绝,实在拒绝不了的,以后再找机会退还。

曾有一位患者在手术前,其家属死活硬塞给××*一个“红包”。

为了不耽误救治时间,××*暂时收
下了“红包”。

手术结束后,××*委托护士长将“红包”退还患者家属,并告知手术很
成功。

患者家属感动不已,出院后给××*专程送来了锦旗。

估算了一下,这几年拒收“红包”大约20多个,退还红包大约40多个,约有1万多元,接受锦旗10多面。

他就诊的病人,不少来自农村,经济上比较贫困,他深知病人因病致贫、因病返
贫的现象在农村极为普遍,因此,如何既能治好他们的病,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
他们的经济负担,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他倍受关注的问题。

十几
年来,他始终以一颗特有的同情心善待每一位患者,无论贵贱、贫富、城乡、级
别都一视同仁,有时他还给一些非常贫困的患者捐钱捐物。

二、爱岗敬业,视事业为生命
××*同志严谨治学、医术精湛,在从事临床内科近二十年来,他十分注重理论学习,密切关注国内医学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努力钻研业务。

XX年12月28日,
××*被扬州市人事局、扬州市卫生局联合表彰为“弘扬白求恩精神先进工作者”。

荣誉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

作为市人民医院引进的硕士研究生人才,××*对辛苦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

除了工作的辛苦,××*感受最深的就是学习的辛苦。

今年42岁
的他,1997年,在年仅两岁的孩子还需要照顾时,毅然地去南京医科大学攻读了
硕士学位。

先后两次到南京,北京的大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学术交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并积极开展新的技术,如急性脑梗
塞的溶栓治疗、高血压并发脑出血的微创钻颅术、高压氧舱辅助治疗脑血管疾病
的临床应用、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病人瘫痪等系列综合疗法,从而使脑血管病治疗成功率逐年提高。

脑血管疾病患者抢救成功以后,后期
的康复训练同样至关重要,××*已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针对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的康.复训练,并于今年4月成立了康复室,配备有专业的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及先进
的康复治疗设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及早、科学地指导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五个月来,已有80多名病人接受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心理支持等康复治疗,他们的肢体瘫痪、语言、认知等障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的患者甚至恢复
到发病前的状态。

促进了中风患者的康复及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非典”期间,××*在北京宣武医院进修神经内科。

当时,医院里收治了许多重症“非典”患者。

由于惧怕“非典”,不少学员打起了“退堂鼓”,要求回家。

作为班长
的××*,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做好学员思想工作,并主动承担工作任务。

“患者需要我们,作为医生,我们别无选择。

”××*说。

××*在做好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还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

XX年完成课题《丁
咯地尔对新生大鼠单个脑细胞游离钙的影响》,XX年完成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
基金课题《丁咯地尔对实验性脑梗死的钙拮抗作用的研究》。

并先后荣获扬州市
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等荣誉。

××*同志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医德医风、强烈的责任心和永不褪色的热情,在平
凡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获得了患者的信任与好评,多次收到患
者的表扬信和赠送的锦旗。

近年来,各种荣誉接踵而至,面对荣誉,他没有半点
儿陶醉和止步不前,继续朝着目标不断努力,那就是——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