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伤失血性休克(1)

创伤失血性休克(1)


医学PPT
6
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评价
✓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最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 ✓ 创伤失血性休克引起组织灌流不足、细胞代谢紊
乱, 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 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率30%左右 ✓ 液体复苏治疗是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关键,有效的
液体复苏治疗可显著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率 ✓ 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方法、液体选择以及
✓ 临床大多数创伤性休克是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 ✓ 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正压液体复苏进行大容
量液体复苏和提升血压会导致①因持续出血而总 失血量增加②血液稀释③体温下降④凝血功能障 碍⑤氧输送不足
医学PPT
12
✓延迟复苏策略 :Bickell等1994年于N Engl J Med发表了对躯干刺通伤低血压患者进行立即 复苏和延迟复苏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延迟复苏 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立即复苏者。随后多项研 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如果病人呼吸困难、烦躁、皮肤青紫越来越厉害,而且 通过吸氧也不能改善症状,就应考虑病人出现了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
医学PPT
9
3、休克引起急性多器官损伤的表现:
脑:脑部血流量减少,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缺血、缺氧又可引起脑细胞肿
胀、血管通透性升高,从而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这时的病人可出现意识 障碍,严重者可发生脑疝、昏迷。
✓允许性低血压(permissive hypotension)原则在出 血未外科手术有效止血前,不过早容量复苏而是 在即将手术时才开始容量复苏的策略
医学PPT
13
✓2002年Cochrane 创伤组研究结论:从随机 对照的研究中,未发现有支持在未被控制出 血前进行大容量输液的证据, 因此不能肯定 液体复苏对出血伤员治疗是有效的
医学PPT
8
二、休克表现
1、 休克早期表现:休克开始机体对血容量减少有一定代偿 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高,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 烦躁不安。血容量减少的症状不明显,患者开始出现皮肤 苍白、四肢发冷、心跳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等症状。如果 不能及时有效治疗,进一步发展则进入休克期
2、休克期表现:出冷汗、四肢冰凉、皮肤很明显的苍白、 尿少或根本无尿、口唇肢端发青,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 制,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 昏迷。血压不断下降,甚至测不出血压,脉搏摸不清。
心:休克时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从而心肌缺血,最后引起心脏肌细胞损伤
肺:休克时的缺血、缺氧,可使得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细胞受到损伤。而且在治
疗休克时还可引起肺部小血管栓塞,使部分肺泡萎陷、不张、水肿,部分血管 闭塞、不通畅,结果就是流入肺部的血液不能很好的从肺得到氧气,各器官也 就供氧不足。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多处伤
同一部位或同一脏器的多处损伤
✓ 复合伤
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 成的损伤
✓ 严重创伤
伴有休克和/或重要脏器损伤并威胁生命的创伤
医学PPT
5
创伤八大致命性并发症
① SHOCK ②气道梗阻 ③血气胸 ④内环境紊乱
⑤ ARF ⑥ ARDS ⑦ SEPSIS ⑧ MODS/MOF
✓ 临床常见的休克是创伤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和感染性休克
✓ 休克是因创伤、大出血、烧伤、感染、心泵衰竭、 过敏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微循 环动脉血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重要器官代谢紊 乱和细胞损伤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医学PPT
2
创伤的流行病学
✓全球 ✓中国 ✓美国
创伤致死100万/年 致伤1000万/年 创伤致死20万/年 致伤200万/年 34岁以下人群中第一死因
肝:休克可引起肝缺血、缺氧性损伤,肝脏功能障碍
肾: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时,肾脏就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严重时可导致肾脏缺
血坏死,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胃肠道:休克可引起胃肠道溃疡、肠源性感染。 血液系统: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或皮肤、粘膜出现瘀斑,则提示病情已经发展至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医学PPT
10
三、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
✓个体化策略 但多数学者对完全否定传统正 压复苏方法持审慎态度, 认为延迟复苏是有 条件的, 受到出血速度、伤员可耐受时间的 制约。故治疗应个体化,不能对所有创伤失 血性休克患者固定使用某种液体复苏策略。
医学PPT
14
㈡、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液的选择
✓输晶体还是胶体? 晶体液中输高渗溶液还是 低渗溶液? 这些问题争论已久,目前尚无统 一认识
✓多项研究表明晶体与胶体溶液复苏对患者 的预后无显著差异
✓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理想复苏液体应能 够提供快速、持久的扩容,以供给组织灌注, 预防或延迟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此外还应 避免诱发全身免疫炎症反应
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策略
杨兴易
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
上海市急诊、ICU质量控制中心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
医学PPT
1
一、概论
✓ 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创伤失血、消化性 溃疡急性大出血、大量血浆丧失和脱水等引起者)、 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 性休克五类
1、液体复苏时机与策略 2、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的选择 3、传统参数正常还不是复苏终点 4、其他监测指标
医学PPT
11
㈠、液体复苏时机与复苏策略
✓ 正压复苏策略:也称立即复苏或经典复苏,是传统 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策略。这种复苏方法 源于Wiggers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即对失血 性休克立即快速给予大容量输液, 要求维持血压在 正常范围内, 直至出血得到控制
医学PPT
3
创伤的三个死亡高峰与死因
伤后 时间 第一高峰 数分钟
第二高峰 24h内
死因百分比 (%)Fra bibliotek原发伤
30
休克、气道梗阻、
血气胸
30
第三高峰
24h后 -数周
ARF、脓毒症、内
环境紊乱、ARDS、 40
M医学OPPTDS/MOF
4
有关创伤的四个名词概念
✓ 多发伤
由单一因素造成的多部位、多脏器严重损伤
复苏终点的判断等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医学PPT
7
✓目前认为微循环动脉血灌流急剧减少,引起重 要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 各型休克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休克的治疗应着重于尽快改善 微循环,休克的恢复取决于微循环的改善,而 不单纯取决于提高血压
✓虽然目前对休克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还 存在许多争论和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