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行业鱼类调查数据

水产行业鱼类调查数据

渔业数据调查情况
一、渔业行情概况
1、2014年渔业趋势
从中国产业信息网站得知,2015年,农业部总结了2014年渔业渔政工作情况。

2014年全国渔业经济保持较好发展势头,2014年全年,渔业产值10861.39亿元,较2010年渔业产值6751.8亿元增长了61%,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且逐渐保持增长势头。

2010-2014年我国渔业产值情况
水产品市场稳定,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1.4%,水产品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同比增长3.5%。

水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

渔民持续增收。

2014年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4426.3元,增长10.6%。

2014年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4875.30亿元,实现增加值1779.39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5122.26亿元,实现增加值1822.38亿元。

三个产业产值的比例为52:23:25,增加值的比例为63:18:19。

2014年渔业总值、增加值构成
2014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61.52万吨,比上年增长4.69%。

其中:养殖产量4748.41万吨,同比增长4.55%,捕捞产量1713.11万吨,同比增长5.08%,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量比例为73∶27;海水产品产量3296.22万吨,同比增长5.01%,淡水产品产量3165.30万吨,同比增长4.36%,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1∶49。

2014年水产品养殖产量构成
2、2015年上半年渔业趋势
2015年上半年以来,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市场交易活跃、供给充足。

同时,水产品价格下行,出口难度加大,资源状况不佳等问题逐步凸现,保持全年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一)渔业生产保持稳定,渔业经济增速超农业经济增长。

据渔业统计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水产品产量2700.09万吨,同比增长3.20%,其中养殖产量2114.38万吨,同比增长4.13%,捕捞产量585.71万吨,同比下降0.03%。

另据调查,上半年远洋渔业总产量111.26万吨,同比增长16.0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渔业产值4152.56亿元,同比增长5.91%;渔业增加值2260.05亿元,同比增长5.92%,高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幅2.2个百分点。

(二)市场交易活跃,价格总体偏弱。

据监测,上半年水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较为活跃,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7.32%和下降1.92%。

市场价格延续上年偏弱走势,综合平均价格同比小幅下降0.96%,其中海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0.21%,淡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92%。

监测的49个品种中,18个品种价格同比下降,14个品种价格基本持平,17个品种价格同比上涨。

虽然价格总体降幅不大,但海水产品、淡水产品价格同时下降的情况,自2009年以来尚属首次。

(三)出口量增额减,进口量额双降。

据海关数据统计,上半年水产品进出口总量383.08万吨,同比下降7.48%,进出口总额137.28亿美元,同比下降4.67%。

其中,出口量189.28万吨,出口额95.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2%和下降2.39%,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对东盟、台湾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31.26%和4.43%,对日本、美国、欧盟、中国香港、韩国出口同比分别下降1.37%、2.49%、5.04%、18.94%和11.67%。

进口量193.80万吨,进口额41.4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4.84%和9.57%,其中鱼粉进口量、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
43.06%和20.80%。

贸易顺差54.34亿美元,同比增长3.91%。

二、渔业销售情况分析
根据我公司现有产品,主要针对罗非鱼的销售情况进行了以下分析:
中国是一个高产量罗非鱼生产国。

2015年上半年中国对非洲罗非鱼出口增长23.8%,非洲成为继美国后排名第二的中国最具价值的罗非鱼出口市场。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中国向非洲输出45352吨罗非鱼,其中赞比亚、喀麦隆、科特迪瓦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为最大的市场。

同时,2015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罗非鱼的进口量同比增长6.45%,达到71878吨。

我国2015年上半年罗非鱼出口同比增长3%,面包屑产品出口增长23.8%,然而在出口份额中占主要位置的冷冻鱼片和冷冻罗非鱼却分别下降了 2.27%和1.97%。

美国仍然是中国面包屑罗非鱼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201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6% 。

另外一个热门是中国对伊朗的罗非鱼出口量一直在增加,2015年上半年达到5112吨,同比增长17%。

虽然态势喜人,但仍有挑战。

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减速的大环境下,哥伦比亚和洪都拉斯等拉丁美洲生产国都在提高罗非鱼产量,以后可能会更多供给本地市场。

2015年上半年,拉美市场占据了中国罗非鱼出口总份额的12.4%。

虽然2015年上半年中国出口美国111509吨罗非鱼,但这是一个低价市场,而且印度尼西亚和台湾的罗非鱼控制中国产品60%的价格溢价。

所以中国必须提高供应国品质。

2015年下半年,罗非鱼价格从1月开始下滑,4月开始跌破4块,湛江地区一斤以上规格最低到达3.2元/斤。

直到7月中旬才有所回升。

1斤以上大罗非平均价格比2014年同期下降大约1块/斤。

2015年罗非鱼进口的价格整体
低于2014年,截至到5月的时候,比去年下降了0.42美元/镑(2.35元/斤)。

由于近两年由于养殖成本的增加,养殖户只能加大生产密度来提高效益。

加大密度的结果就是水质恶化加剧,链球菌爆发。

所以一些养户不得不去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药物残留导致出口贸易受阻。

中国罗非鱼产业属于出口依赖型产业。

出口受阻,加工厂的订单必然减少,就会导致供大于求。

价格下降是必然结果。

根据加工厂信息,最近由于欧美市场的需求,加工场的订单在慢慢增多。

特别是一斤以上的原料鱼刚性需要较大,所以价格暂时会有所回升,但是由于国际上对中国罗非鱼品质等看法,价格回升空间应该不大。

但有2家加工场表示,可能最多还有3-5毛涨势,也就是最多到4.5左右。

目前有大部分加工厂由于收不到一斤以上原料鱼而不敢贸然接收订单。

加工厂方面表示,虽然截止目前的订单量仅为去年的一半,但是后期可能还是会出现缺鱼状况。

目前福建,广东,广西存塘鱼的规格大多达不到要求,但海南地区1斤规格罗非还有近半存塘。

9月到10月正好是出鱼的高峰时段,后市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

因今年罗非鱼药残风波,导致大批加工厂被暂停罗非鱼出口,此现象在广西北海尤其严重。

而且因国家取消了广东的退税税赋,北海罗非鱼产业链失去了优势,导致北海所剩的罗非鱼加工厂寥寥无几。

后半年以及明年的罗非鱼产业估计会集中在海南、粤西地区。

三、渔业趋势走向
知,旨在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努力提升水产品安全供给能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能力、渔业科技创新能力、渔业设施装备支撑保障能力、渔业“走出去”发展能力、渔业风险保障能力和依法治渔能力,加快形成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