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表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编号学习
目标
媒
体
类
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能了解乙烯空
间结构
投影
视觉
媒体
扫描课本插图
提供事实
建立经验
设疑—
播放—
讲解
乙烯的空间构型为
平面型
1分课本
2 了解乙烯的化
学性质
视听
觉媒
体
乙烯通入高锰酸
钾溶液,溴的四氯
化碳溶液的现象,
及将乙烯点燃后
现象
提供事实
建立经验
播放—
提问—
讲解
乙烯点燃后产生黑
烟,将乙烯通入高
锰酸钾溶液及四氯
化碳溶液后,溶液
褪色。
5分下载
3 认识乙烯与溴
水的加成反应
的机理
视觉
媒体
动画模拟乙烯与
溴水加成反应过
程
呈现过程
形成表象
边播
放,边
讲解
学生深刻感受到加
成反应过程及实质
3分下载
4 了解乙烯的用
途
视觉
媒体
乙烯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
.展示事例
开阔视野
讲解—
播放—
举例
学生认识到乙烯在
生产生活中的重要
性
2分课本
板书设计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一、乙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C2H4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
二、乙烯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在空气中燃烧
C2H4+3O22CO2+2H2O
(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1,2二溴乙烷
三、乙烯的用途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观察法: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分子的结构问题,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
在教学中可多使用球棍模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多练习、多对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
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
通过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用计算机课件模拟乙烯的加成。
其主要作用在于突破难点,化小为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或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发展。
对比学习法:通过对比学习,掌握乙烯、甲烷燃烧火焰的情况。
在介绍加成反应时,与取代反应对比。
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
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学习法: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流程图)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
一、设问,引出教学内容乙烯。
1.提问“为什么青香蕉
与黄香蕉放置一段时
间,青香蕉很快变黄
了?”来引出新课。
对问题进行猜想,
激发学习兴趣
图片通过举生活中常
见的例子,激发学生
们学习本节课的兴
趣。
二、复习旧知识讲授新课乙烯的结
构1.提问“烯烃的概念
与通式”。
2.讲授乙烯的分子
式,结构式,结构
简式。
3.与甲烷空间构型
回答问题
将乙烯与甲烷进行对比图片
通过复习烯烃的
概念,引出本节课内
容乙烯。
且同学们具
备学习有机化合物的
思维方式——结构决
定性质,引导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