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处理措施和强措的区别》

《现场处理措施和强措的区别》

《现场处理措施和强措的区别》1、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是指安监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事故隐患的,依法作出现场处理决定而使用的文书。

2、制作说明(1)使用范围。

可以针对当场纠正、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施工)、责令立即停止使用、责令立即排除事故隐患、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等多种决定使用。

(2)依据。

现场处理措施是为预防、制止或者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法采取的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人员的财产和行为自由加以暂时性限制,使其保持一定状态的手段。

作出现场处理决定,应当有法律法规规定,并在文书中列明所引用的条款。

(3)与其他文书的区别一是与《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的区别。

《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主要适用于责令限期整改、责令限期达到要求这两种情况。

二是与《强制措施决定书》的区别。

《强制措施决定书》主要适用于查封、扣押和临时查封有关场所等行政强制措施。

三是责令暂时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的期限届满或者依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进行复查,并制作《整改复查意见书》。

3、注意事项文书要加盖安监部门公章,不得使用内设机构印章。

送达由负责人在文书上签名并签署时间即可,其他人签收的,应有相应的职务证明或者同时加盖生产经营单位公章。

强制措施决定书1、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是行政执法机关为查明事实,保全证据而对当事人作出强制性措施决定的文书。

本文书仅在依法实施采取查封、扣押、临时查封有关场所时使用。

2、制作说明(1)存在的问题该部分应当具体列明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形。

(2)依据该部分应当明确法律、法规、规章有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的条款,最好明确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条、款、项。

(3)强制措施该部分应当根据存在的问题,即违法的情形、情节以及严重程度,明确强制措施的种类。

3、注意事项(1)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扣押时,应当下发《强制措施决定书》。

(2)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易制毒化学品监督检查时,可以依法查看现场、查阅和复制有关资料、记录有关情况、扣押有关的证据材料和违法物品;必要时,可以临时查封有关场所。

(3)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措施种类。

第二篇: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朔州排查组现处(17)3号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经xx年1月12日-21日现场检查,你单位存在下列问题:《安全生产许可证》于xx年11月20日到期,延期手续未办理完毕。

以上存在的问题无法保障安全生产,依据《安全生产法》,现作出如下现场处理决定:责令你矿继续生产,加快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加快紧急避险系统申请验收手续进度。

如果不服本决定,可以依法在60日内向人民政府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三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本决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执法检查人员(签字):执法证号:(签字):执法证号: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职务)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公章)本文书一式两份:一份存档,一份交被检查单位第三篇:安全生产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安监管现决[]号我局于年月日现场检查时,发现你单位有下列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隐患:以上存在的问题无法保证安全生产,依据的规定,现作出如下现场处理决定:如果不服本决定,可以依法在60日内向人民政府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三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本决定不停止执行,法律有另定的除外。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签名):证号:证号: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章)年月日本文书一式两份。

一份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一份交被检查单位。

第四篇:现浇板裂缝补强处理措施lz现浇板裂缝补强处理措施随着建筑业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预拌混凝土在很多地区大量采用。

这种集中计量、集中搅拌的方式以及采用新技术程序化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质量保证系数大大的增加、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噪音大大减低。

但也有不利因素:其流动性大,早期强度增加过快、表层硬化快、掺入外加剂品种较多,加大了施工过程控制及施工操作的难度。

由于施工单位目前对预拌混凝土认识不深,施工管理跟不上,加上设计存在的缺陷以及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气温变化,很容易造成现浇板裂缝甚至贯通整个板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

针对现浇板裂缝的种种情况,谈谈对裂缝补强处理的一些技术措施。

一、根据现场裂缝宽度划分补强措施①宽度小于0.2mm时(原规定0.3mm)为满足使用功能,当裂缝浅而细时用环氧树脂浆进行表面对闭;当裂缝细而深时,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浆灌注。

②裂缝宽度不小于0.2mm时,用环氧树脂浆灌注,表面用环氧树脂贴纱带,两脂两带进行对闭。

③裂缝宽度不小于0.8mm(原规定1.0mm),可用微膨胀水泥液补修。

补修前裂缝表面轻剔成“v”型槽,清理干净,在裂缝表面涂刷一层水泥浆界面剂。

④配合比(主要比)。

a.环氧树脂浆配方为环氧树脂:邻苯二甲二丁酯:二甲苯:乙二胺=100:10:50:10。

b.b.水泥浆制作。

为了满足操作的要求,水灰比应为(0.7~1):l。

制作时先放水后放水泥,在放水泥的同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min~3min。

如灰浆中掺防水剂时,防水剂应先加入水中,后与水泥搅和,要求混合均匀。

二、施工要求①灌浆前应对裂缝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a.表面处理法。

对于现浇板上较细(小于0.2mm)的裂纹,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内部及表面的灰尘和松散层等污物;然后用甲苯、酒精等有机溶液把裂缝及两侧30mm~4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b.凿槽法。

对于现浇板上较宽(大于0.8mm)的裂缝,应沿裂缝用钢钎轻凿成“v”型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确定,开槽时先沿主裂缝方向打开,再向开侧延伸加宽,开槽时应避免伤到钢筋,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碎屑粉尘清除。

c.埋设灌浆嘴,表面灌浆处理的裂缝或凿成“v”型槽的裂缝,采用电钻钻孔设灌浆嘴,钻孔内埋设灌浆管,上部应设封头防护。

当裂缝宽度大于0.8mm,长度为500mm~1000mm时,在裂缝交叉较宽及裂缝贯穿处用电钻钻孔,钻孔内应埋设灌浆嘴,一条裂缝上必须有进浆嘴、排气嘴、出浆嘴。

埋设灌浆管时,先在灌浆管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环氧胶泥,再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结在预定位置上,钻孔灌浆可先在孔内埋设铁管。

环氧胶泥配方(重量比)为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二胺:水泥=100:20:13~15(8~10):350~400(250~300)(括号内的数字为堵缝用的水泥用量)。

②封缝应根据不同裂缝情况及灌浆情况确定,封缝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种:a.环氧树脂胶泥封缝:对于不凿槽的裂缝可用环氧树脂胶泥封缝。

先在裂缝两侧(宽20mm~3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后抹一层厚1mm的环氧树脂胶泥。

b.粘贴胶带封缝:先在裂缝两侧(宽80mm~10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后将已除去油脂的纱带沿缝从一端开始粘贴,要保证密实、连续。

不规则裂缝在粘布时应相互搭接20mm~30mm,不得有空鼓。

纱带可粘贴两层并且局部加宽。

c.水泥砂浆封缝。

对凿“v”型槽面上,用毛刷涂刷一层(厚约1mm~2mm)环氧树脂基液,涂刷要均匀,其表面再抹水泥砂浆封闭,防止出现水泥块,漏刷透底现象。

胶泥或砂浆有一定强度后可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闭效果。

试漏前沿缝涂一层肥皂水,从灌浆嘴通人压缩空气,凡起泡均为漏气处,应予修补密封至不漏为止。

点数较多时,应返工。

浆液配置应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置方法进行。

浆液配置数量需以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

③灌浆补强处理是关键工序之一,应确保灌浆质量:a.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

接通管路,打开所有灌浆嘴用压缩空气冲孔道及裂缝直至无杂物飞出。

b.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群孔灌浆,灌浆可由一端到另一端,也可划成小区分片施工,保证前序成品无任何外界因素破坏。

c.灌浆时当下一个排气嘴出浆时,立即关闭转芯阀,化学浆液和水泥浆液的灌浆压力逐渐均匀开压,达到规定压力后,应保持压力稳定,保证灌浆饱满密实。

d.灌浆结束后,应立即拆除管道,清理干净。

化学灌浆还应用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

三、补强处理后的验证对现浇板裂缝补强处理的验证,以数据统计表明,通过上述方法所处理的裂缝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对少数存在有轻微透水流气现象的现浇板再次补强返工后,经验收均达到规范及使用要求。

第五篇:渣土的处理和防尘措施渣土的处理和防尘措施(一)减量化措施、现场分类及回收利用方案1、减少材料浪费。

尽量使用金属模板,优先使用金属脚手架;尽量减少材料在现场存储及二次搬运过程中的浪费;加强施工技术环节的管理,减少不必要返工引起的材料浪费,对边角余料要分类整理、堆放,尽量加以利用;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已完工程的保护,减少由于已完工程的损害产生的建筑废弃物。

2、现场分类分拣。

对建筑废弃物进行详细的记录、计量、分类堆放;将易污染类废弃物与其他废弃物分别堆放,并对易污染类建筑废弃物的堆放场地进行特别处理,以防止污染现场环境;建筑废弃物现场分类责任落实到施工班组,在施工工序完成后,即由施工班组负责对建筑废弃物分拣,然后运到项目指定堆放场地堆放。

3、回收利用。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将施工现场产生并且可以利用的惰性建筑废弃物用于建设工程;建筑余土用于场地回填和绿化用土;多余的混凝土用来做垫层或临时地面硬化;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及时清理并重新利用;碎砖头、瓦片等经过粉碎等必要的技术处理后用于道路垫层或其他填充物等。

(二)施工现场周边环境保障措施1、采用绿标车辆,减少尾气排放及噪声污染。

2、砌筑硬质围挡,密目网覆盖,洒水降尘。

3、驶出车辆冲洗后方可驶出现场。

4、避免上下班高峰车辆出入。

(三)防止施工扬尘污染管理措施1、施工周围砌筑硬质围挡。

2、开挖面以外现场绿化、硬化。

3、裸露黄土全部用密目网覆盖。

4、专人随时洒水降尘。

(四)防止渣土运输遗撒、乱倒乱卸管理措施1、全部使用绿标密闭车辆运输。

2、争取夜间作业,以免交通拥堵。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