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成矿学阶段性作业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区域成矿学课程作业4(共 4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4章一、名词解释
1原始地壳
2西太平洋俯冲带
3 BIF型矿床
4生物圈性质的转变
二、选择正确答案
1 元素的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表现不同,影响了相应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2 太古宙早期的产热量和表面热流较之现今要高倍。
3 进入显生宙,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中的性质更为突出。
4中国大陆地壳是其基本特征,制约了中国大陆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T)与否(F)
1现在的大气圈是由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组成。
2 BIF 型矿床、金铀砾岩型矿床在显生宙不再出现。
3 进入显生宙,同一矿种出现的矿床成因类型多种多样。
4锰结核矿几乎覆盖了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深水粘土区。
四、回答下列问题
1 地质历史中,内生成矿作用演化总趋势是什么,原因何在,
2 什么样的环境控制着中新生代中国主要金属矿产的出现与分布,主要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成
矿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原始地壳:地球早期演化某一时期~橄榄岩质的地幔熔融形成基性岩浆上侵到地球表面~形成玄武岩类岩石覆盖在地球的表层所构成的最早的地壳。
2西太平洋俯冲带:这是指太平洋板块西部向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下俯冲所形成的一系列复杂岛弧系统的总称。
3 BIF型矿床:指由晚太古宙-元古宙变质岩系中发育的条带状硅铁建造中达到工业要求的部分。
4生物圈性质的转变:生物圈性质至少曾经历过两次大的转变:18亿年时由厌氧微生物变化到喜氧微生物~6-8亿年时由菌藻类生物为主转变为动物为主。
这些变化主要与大气圈中游离氧含量两次明显的增加有关。
二、选择正确答案
1 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表现不同,影响了相应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2 太古宙早期的产热量和表面热流较之现今要高 3-5 倍。
3 进入显生宙,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中多种元素复合成矿的性质更为突出。
4中国大陆地壳活动性大于稳定性是其基本特征,制约了中国大陆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T)与否(F)
1现在的大气圈是由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组成。
F
2 BIF 型矿床、金铀砾岩型矿床在显生宙不再出现。
T
3 进入显生宙,同一矿种出现的矿床成因类型多种多样。
T
4锰结核矿几乎覆盖了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深水粘土区。
F
四、回答下列问题
1 地质历史中,内生成矿作用演化总趋势是什么,原因何在,
早期以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和相关的特征元素的成矿作用为主~变化到晚期以地壳内部物质的再循环和相关的特征元素浓集的成矿作用不断增强的态势是一个总的趋势。
这是因为地球内部产热量和地表热流随着地质历史由高向低变化~大陆的汇聚与拼和成为大的陆壳~使得岩石圈厚度增加~地幔热能的耗散减弱~壳幔相互作用能力和强度不断降低~壳内物质分异和再循环作用增强~就使得与此相关的成矿元素的富集更为有利。
2 什么样的环境控制着中新生代中国主要金属矿产的出现与分布,主要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矿带,
中新生代是涉及中国大陆的几个板块和陆块全面汇聚~大陆内部构造及与相邻板块相互作用强烈的时期~也是中国及邻区主要金属和非金属及能源矿产的主要形成时期。
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形成了从西向东的一系列成矿带,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从西向东的一系列成矿带,
西太平洋俯冲构造带和大陆内部构造复合形成的一系列成因和构造环境复杂~但矿化丰富多彩的成矿带。
,分别举例一些对应的重要成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