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学概论-绪论

保险学概论-绪论


第二节 保险概述
一、保险的概念
(一)保险的定义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 现对少数成员因约定风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或由此而引起的经济需要进行补偿或 给付的行为。 1. 经济角度
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 保险是一种金融行为。 保险是一种分摊损失的财务安排。
4. 三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风险因素 损失的间接原因 刹车失灵
引起
风险事故 车祸
导致
损失
损失的直接原因 车毁人亡
二、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风险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
普遍性: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不确定性:空间上、时间上、结果上 可测性:可以通过统计进行预测 可变性:科技进步、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转变、政治 与社会结构的改变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 也就是说,风险事故是损失的媒介,是造成损失的外在的或 直接的原因。
注意:风险因素和风险事故的区分是相对的。
3.损失
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 经济价值的减少。
它包含了两个条件: 在保险实务中,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48
2015-3-19
1.避免
(1)含义:避免是指放弃某项活动以达到回避损失发生
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消除特定风险的措施。这是一种处理
风险的消极技术。 (2)适用条件:某种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
相当高时;在处理风险的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效益时。
(3)局限性:有些风险无法避免 — 破产、早逝; 避免在经济上不适当; 避免了某一风险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第一节风险概述
一、风险的概念
(一)风险的定义(风险是保险存在和产生的基础)
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结果是可能的损失; 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核心。
(二)风险的构成要素


1. 风险因素 2. 风险事故 3. 损失
1. 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原 因和条件。 (损失的间接原因) 实质风险因素 (与物质的物理功能有关,与人无关) 道德风险因素 (与人的修养有关,偏重于人的恶意行为) 心理风险因素 (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偏重于人的善意行为)
46
2015-3-19
二、风险管理的程序
1. 风险识别 2. 风险估测 3. 风险评价 4. 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5.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47
2015-3-19
三、风险管理技术及其比较
(一) 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
1. 避免(回避)
2. 预防(损前措施)
3. 抑制(损失发生时或之后的措施)
目的:降低损失发生的频率, 减小损失的程度。
有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44
2015-3-19
第三节 风险管理与保险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 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 管理行为。
45
2015-3-19
风险管理的概念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经济单位,即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和政府部门,以及跨国集团和国际联合组织等。 (2)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是基础,而选择合理的风险 处理手段则是关键。 (3)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Study well(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各地的缴费比例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单位缴费 比例也可能不一样
本课程的内容简介
本课程着重介绍保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 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 理,深化对保险及保险学的理解。
2、特点:
实践性强 内容多 理论联系实际 实用性强
有丰富的案例分析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第一章
学习目标:
★ 了解保险的分类
风险与保险
★ 理解风险的概念和特征;理解保险的概念与功能;理解风险管理 的概念和程序;理解风险的构成要素; ★ 掌握可保风险的构成条件;掌握保险的作用;掌握风险管理的技 术和比较。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政策保险
41 2015-3-19
(三)按保险标的分类
财产保险 人身保险 责任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
(四)按风险转移层次分类
原保险 共同保险 重复保险 再保险
42
2015-3-19
(二)保险的作用
1.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交往
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有利于社会文明的发展
43
2015-3-19
2.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有助于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有助于安定人民生活
有助于均衡个人财务收支
良师益友
有趣(*^__^*)
VS
~~~(>_<)~~~枯燥
课前的话
老师必须做到:
认真教学,答疑解惑 了解自己的学生,主动帮助大家 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前的话
希望大家能够做到:
细心观察,小心揣摩 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课前的话
教学与考核安排
期末考试 课堂发言与作业 出勤情况 60% 20% 20%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了解保险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明确风险、风险管理及保险的 关系,深刻认识保险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和作用; 了解保险的起源与发展、保险的类别、各项保险业务,掌握保 险运行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 掌握保险合同的相关重要问题及保险的各项重要原则,了解保 险基金,认识、把握保险市场,分析思考保险的相关理论及实 际问题,并为学习其他金融、保险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
建议阅读的文献
1、《保险学》,张洪涛、郑功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保险营销》,袁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保险学概论》,王绪瑾,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推荐网络资源
1. 2. 3. 4. 中国保险网 / 中国商业保险网 / 中国保险资讯网 / 中国保险报 /
39
2015-3-19
2. 法律角度 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 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合同中约定。 保险合同中所载明的风险必须符合特定的要求。
(二)保险的特征
1.经济性
2.互助性 3.契约性 4.科学性
40
2015-3-19
二、保险的分类
(一)按保险实施方式分类
自愿保险 强制保险
(二)按保险性质分类
三、风险的分类
1. 按风险的环境分类
静态风险
动态风险
2. 按风险的性质分类
纯粹风险
投机风险
27
2015 财产风险 责任风险 信用风险 人身风险 自然风险 社会风险 经济风险 政治风险
4. 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28
2015-3-19
课程的内容及特点
本课程的框架结构
1、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部分,包括风险 与保险、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合同(第一、二、三章); 第二部分为保险实务部分,包括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 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再保险(第四、五、六章);第三部 分为保险经营部分,包括保险市场与保险经营、保险投资 (第七、八章);第四部分为保险监管部分(第九章);第 五部分为社会保险(第十章)。
49
2015-3-19
2. 预防
(1)含义:预防是指风险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风险因素 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 (2)适用条件:通常在损失频率高且损失程度低时采用
(3)损失预防措施:工程物理法
人类行为法 程序法
50
2015-3-19
3. 抑制
(1)含义:在损失发生当时或之后为减少损失程度 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适用条件:损失程度高且风险又无法避免和转嫁时。
51
2015-3-19
(二) 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
目的在于通过事先的财务安排,解除人们对损失 的担忧,保障经济的稳定性。
主动自留 1.自留风险
被动自留
2.转稼风险
保险转嫁 —— 保险人
非保险转嫁
52
2015-3-19
作业题
四、可保风险
(一)可保风险的概念
可保风险是指可被保险人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人转移的风 险。
29
2015-3-19
(二)可保风险的条件
1.风险必须是纯粹的。 2.风险必须是偶然的。 3.风险必须是意外的。 4.风险必须是大量的。 5.风险的发生必须有导致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30
2015-3-19
学校运动会冲刺的照片,求P出气势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