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课件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中生物课件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教学ppt
15
2.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解读 (1)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如图甲) 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单子叶植物。
教学ppt
16
(2)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 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其敏 感性大小为:根>芽>茎(如图乙)
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细胞分裂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 根尖 。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 分裂 。
教学ppt
11
3.脱落酸
(1)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2)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3)主要作用:抑制细胞 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 衰老和脱落。
4.乙烯 (1)合成部位:植物体的 各个部位 。 (2)主要作用:促进 果实成熟 。
2.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输:从 形态学上端运输到 形态学下端 ,而不
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 韧皮部 进行。
3.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生长旺盛 的部分,如胚芽鞘、
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等处。
教学ppt
7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ppt
23
[例1] (2009·海南高考)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 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 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 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 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 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素敏感。
教学ppt
9
3.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 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
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 (2)应用
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②促进果实发育,获得无 子果实;③促使 扦插枝条 生根。
教学ppt
10
四、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1.赤霉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 的种子、 幼根 和幼芽。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 伸长 ,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
教学ppt
1
【考纲展示】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
教学ppt
2
【热点考向】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 2.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3.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方式及相关实验探究
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
质,并命名为 生长素
教学ppt
5
2.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 产生部位 运送到 作用部位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微量有机物 。
教学ppt
6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生长素的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 幼芽、幼叶和
发育中的种子 。
教学ppt
19
在“2”的图甲、图乙中“高浓度”是指分别大于图甲的a′、 b′及图乙的A′、B′、C′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是指分别小 于图甲的a′、b′及图乙的A′、B′、C′点对应的浓度,切不可将 图甲的aa′、bb′段及图乙的AA′、BB′、CC′段对应的生长素浓 度看作抑制阶段,在这些阶段中,生长素仍体现促进生长作 用,只是与最适值相比,促进作用有所降低而已。
1.两重性 (1)低浓度促进 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由大
依次为 根 >芽 > 茎 。 (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教学ppt
8
2.顶端优势 (1)现象: 顶芽 优先生长, 侧芽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 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
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且侧芽对生长
教学ppt
3
教学ppt
4
一、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发现的过程 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 胚芽鞘尖端 产生 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 伸长区 时,造 成 背光 面比 向光 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 琼脂块 传递到下部
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 响在其下部分布 不均匀 造成的
21
②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证据 生长素可逆浓度梯度运输(如顶芽→侧芽) 生长素运输与呼吸(或供氧)状况相关
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在感光部位生长素可由向光侧运往背光侧
实 例 在地心引力作用下,横置器官中,生长素可由远地侧
运往近地侧
教学ppt
22
(3)生长素的分布 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 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 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教学ppt
12
五、植物生长调节剂 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 生长发育 有调节作用的
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 效果稳定 。 3.应用实例 (1)用 乙烯利 催熟凤梨。 (2)用一定浓度的 赤霉素 溶液处理芦苇,使其纤维长度
增加50%左右。
教学ppt
13
教学ppt
14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 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教学ppt
17
(3)生长素对所有植物及所有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均表现两重性 ①图甲解读 图甲中a、b分别代表生长素对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 最佳促进效果,a′、b′分别表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 物的促进浓度阈值(上限)——大于该浓度时的生长素浓度将 分别抑制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生长。
教学ppt
18
②图乙解读 曲线在A、B、C三点分别代表生长素对根、芽、茎的最佳促 进效果,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 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A′、B′、C′三点对应的生长 素浓度分别为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浓度阈值——大 于A′、B′、C′的生长素浓度将分别抑制根、芽、茎的 生长。
教学ppt
主要是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
(2)生长素的运输
①运输方向
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
生长素只能从
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
转过来,
即极性运输
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可以
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教学pp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