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三首16.ppt

诗经三首16.ppt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
诗经三首
《诗经》介绍
诗经“六艺”关雎源自蒹葭MTV欣赏君子于役
诗经的特色
欣赏歌曲《在水一方》
《诗经》介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 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 (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 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 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 诗中表达了对于从军生活的厌倦,对 和平社会中家庭生活的留恋,却并不 直接表示反对战争,指斥那些把自己 召去服役的人。诗中的情绪也是哀怨 为主,几乎没有愤怒。
诗经的艺术特色
▪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 表现手法。
▪ 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 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 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 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也。”即借助其他事 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关雎
▪关 关 雎 鸠 , 在 河 之 洲 。 ▪窈 窕 淑 女 , 君 子 好 逑 。 ▪参 差 荇 菜 , 左 右 流 之 。 ▪窈 窕 淑 女 , 寤 寐 求 之 。 ▪求 之 不 得 , 寤 寐 思 服 。 ▪悠 哉 悠 哉 , 辗 转 反 侧 。 ▪参 差 荇 菜 , 左 右 采 之 。 ▪窈 窕 淑 女 , 琴 瑟 友 之 。 ▪参 差 荇 菜 , 左 右 芼 之 。 ▪窈 窕 淑 女 , 钟 鼓 乐 之 。
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 越走越高道儿难。 逆着直水去找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 太阳不出露水新。
逆着直水去找她,
心上人儿她在哪,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
逆着曲水去找她,
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溯 洄 从 之 , sù huí
•从:追寻 •阻:艰险
道阻 且 长 。 •溯 游:顺流而下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宛:好像、仿佛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 在 水 中 坻chí 。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蒹葭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长 。溯 游 从 之 ,宛 在 水 中 央 。
再次欣赏歌曲《在水一方》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 接的地方 •跻:登,上升 •坻:水中小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sì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zhĭ沚 。
•采采:茂盛,众多
沚:水中沙滩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右:弯曲
涘:水边
你同意以下对《蒹葭》主题的理解吗?说说理由。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 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 得的惆怅之情。歌者思念的对 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 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 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 远,感情越深。
《蒹葭》参考译文
芦花一片白苍苍, 清早露水变成霜。 心上人儿她在哪, 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 绕来绕去道儿长。
蒹 葭 萋萋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诗经”六艺”
▪ 风: “风土之音曰风”,是各国的土乐民歌。
▪ 雅: “朝庭之音曰雅”,是朝庭里的乐歌,分 “大雅”和 “小雅”。
▪ 颂: “宗庙之音曰颂”,是宗庙演唱的祭歌,有 “周颂” “鲁颂” “商颂”。
▪ 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即陈述铺叙。
▪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 喻。
(余冠英译)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不知其期。 曷至哉? hé 鸡栖于埘,shí 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不日不月。 何其有佸?huó 鸡栖于桀,jié 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的理 解
▪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 役,苟无饥渴!”表达了一个妻子对 行役无期不能归家的丈夫的深深思念 和牵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