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剧魅力
从第一部音乐剧的出现到今天,音乐剧一直深受人们喜欢,传入我国后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喜爱并随着生活的富裕呈逐渐提升的态势。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音乐剧的魅力何在呢?同其他表演形式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音乐剧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和歌剧相比,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但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分界线仍然有不少学者争议,例如格什温(Gershwin)作曲的《波吉与贝丝》(Porgy and Bess)就曾同时被人称作歌剧、民谣歌剧)和音乐剧。
一些音乐剧如悲惨世界是从头到尾都有音乐伴奏,而一些轻歌剧如卡门却有对白。
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
虽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提出总体艺术,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融合为一。
但在华格纳的乐剧里面音乐依然是主导,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一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
为了将这些林林总总的各具特色和个性的艺术因素综合成一个有强大生命力的令全世界观众都为之发狂的新的舞台戏剧形式,欧美音乐剧艺术家们为此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百年,也奋斗了近百年;直到今天,这个探索和奋斗过程还远远没有完结。
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戏剧艺术,从诞生之初它就带上了一种极其鲜明的特性,这就是娱乐性、通俗性、商业性。
不论后来的音乐剧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产生了多少变化,它的这些基本特征始终贯穿于世界音乐剧历史的全过程。
歌剧艺术是通过音乐与语言的艺术形象思维及舞台,传达、影响和感染观众的。
除了无词的声乐艺术作品以外,其他各种体裁的声乐作品都是诗的生动语言与丰富的音乐动机的有机结合。
而歌剧语言,就是在歌剧中增加了语言的造型因素,是音乐化了的语言或歌唱性的语言。
它通过音乐的造型手段使语言音乐化,使语言更富于音乐的旋律节奏感与歌唱性。
它以有声语言作为它的声音创造与表现基础,通过声音的不同组合规律与曲式手法,使歌唱性的语言展示出千变万化的声音色彩与形态,并以它特有的旋律化的声音美来施展它的艺术
魅力。
准确清晰性、生动鲜明的形象性、丰富多彩的音乐性及强烈的情感性、审美想象力、舞台感染力及民族性等构成歌剧演唱艺术的特殊艺术魅力。
它们既是整体和统一的,又是为表现艺术形象、抒发情感服务的。
“情”是声之魂,只有“唱情”、“唱神”,才能创造出别具一格、声情并茂的歌剧演唱艺术。
这是歌剧的本身特点所具有的魅力,另外歌剧魅力更在于它给人们的积极意义。
每个爱音乐的人,心里都装着无论何时何地总会为之感动的音乐主题。
爱乐其实很简单,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的“内容”,就是爱生活。
歌剧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它的旋律能够穿过历史的幕帷,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迷醉。
通过欣赏歌剧,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体会歌剧本身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来影响和启迪自己。
歌剧欣赏活动是一种感性升华到理性的过程,它所唤起的是超越一般认识活动的高层次的精神活动。
同时它把获得某些知识、解释某种观念、讲述某些事实、宣传某种思想等一般认识活动,通过舞台表现出来,是一门综合艺术。
那么,我们作为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在感受歌剧魅力的同时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们在歌剧欣赏中,除了单纯的欣赏作品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幕幕歌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把握歌剧的内涵和精神,用来启迪和激发我们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态度。
所以,有人说过,“一个民族的人民如果不崇尚舞台表演艺术,不热衷于静静地坐在剧场欣赏音乐、歌剧、芭蕾舞,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因为它们永远都在引领着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往前走,而不是观众喜欢什么,就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