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级建造师资料

二级建造师资料

2010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练习题(1)1.某项目组成了甲、乙、丙、丁共4个专业队进行等节奏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6周,最后一个专业队(丁队)从进场到完成各施工段的施工共需30周。

根据分析,乙与甲、丙与乙之间各需2周技术间歇,而经过合理组织,丁对丙可插入3周进厂,该项目总工期为()周。

A.49B.52C.55D.562.某工程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过程分3个施工段,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为3天,其中A与B之间有1天的工艺间歇时间,C与D之间有2天的平行搭接时间,该项目总工期为()天。

A.17B.21C.23D.253.某工程计划工期为40天,按等节奏组织流水施工,施工段为5段,4个施工过程各组织一个专业队,插入时间之和与间歇时间之和各为4天,则该工程的流水步距为()天。

A.8B.7C.6D.54.以下属于异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的是()。

A.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不等B.流水步距彼此不等C.各专业丁作队都能够保证连续施工,个别施工段有空闲D.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5.某网络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发现B工作还需工作5天,但该工作至计划最迟完成时间只有3天,则该工作()。

A.正常B.影响总工期2天C.影响紧后丁作最早开始时间2天D.不一定影响总工期答案:1.A2.A3.D4.D5.D案例分析题背景某工程由A、B、C、D四个分项工程组成,分别为施工准备、挖土、砌砖基础、回填土工程,它在平面上划分为四个施工段,各分项工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为3天,其中A、B施工过程和B、C施工过程允许平行搭接1天,C、D施工过程之间有2天的技术间歇时间。

问题(1)试述等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

(2)用等节奏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施工并绘制流水施工横道图。

(3)确定等节奏流水施工的流水步距、流水工期及工作队总数。

答案:1.某双代号网络图有8项工作,其中A为起始工作,其紧后工作为B,B紧后工作为C,A、B、C 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天、4天、4天,B的TF=2天,则B的LS为()天。

A.5B.6C.8D.102.双代号网络中,A过程的ES=12天,LS=15天,持续时间为6天;A工作后有两项紧后工作B、C;B的ES=21天,C的ES=28天,则A工作的FF为()天。

A.1B.3C.5D.73.在工程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拖延的时间超过其自由时差,则()。

A.必定会影响总工期B.必定影响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C.对后续丁作无影响D.必定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4.某工程施工,因业主原因造成某一工作拖延一周,该工作具有5天总时差和2天自由时差,则承包商可获得工期索赔为()天。

A.7B.2C.5D.05.某网络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发现B工作还需工作5天,但该工作至计划最迟完成时间只有3天,则该工作()。

A.正常B.影响总工期2天C.影响紧后丁作最早开始时间2天D.不一定影响总工期答案:1.A2.A3.D4.D5.D1.工作C有两项紧前工作A、B,其持续时间为DA=3天,DB=4天,其最早开始时间相应为第5天和第6天,C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3天,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C工作的总时差为3天B.A工作总时差为5天C,A工作自由时差为2天D.B工作总时差为2天E.B工作自由时差为1天2.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则关键线路是()。

A.所有线路中线路上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之和最小的线路B.线路上各项工作的总时差均为零的线路C.线路上各项工作的自由时差均为零的线路D.线路上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均不可压缩的线路E.线路上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相等的线路3.某刚性方案砌体结构房屋,柱截面360mm×360mm,柱的计算高度为3.6m,则其高厚比为()。

A.9B.10C.11D.124.砌体结构中,如采用混合砂浆,其中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

A.CaOB.CaCO3C.Ca(OH)2D.CaS045.钢筋中的主要元素是()A.碳B.硅C.锰D.铁答案:1.ABC2.BCE3.B4.C5.D1.钢结构构件的防腐施涂方法,一般采用()。

A.粘贴法B.镶嵌法C.刷涂法D.喷涂法E.滚涂法2.钢筋的连接方法有()。

A.焊接B.机械加工连接C.铆接D.绑扎连接E.化学粘接3.下列关于高强度螺栓施工,叙述正确的是()。

A.高强度螺栓连接前只需对连接副实物进行检验和复验,检验合格后进入安装施工B.严禁把高强度螺栓作为临时螺栓使用C.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能自由穿人孔,严禁强行穿人D.高强度螺栓连接中连接钢板的孔径略大于螺栓直径,并必须采取钻孔成型的方法E.高强度螺栓在终拧以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至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4.钢结构焊接产生热裂纹的主要原因是()。

A.母材抗裂性能差B.焊接材料质量不好C.焊接千艺参数选择不当D.焊前未预热、焊后冷却快E.焊接结构设计不合理、焊缝布置不当5.根据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特性,其施工方法主要有()。

A.热熔法B.冷粘法C.自粘法D.胶粘法E.热风焊接法答案:1.CDE2.ABD3.BCDE4.ABC5.ABC1.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可分为四级B.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进行施工C.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铺贴好并经检查合格后在防水卷材上面做5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D.地下室墙面卷材铺贴好,经检查合格后,在防水层外侧抹20mm厚的1:3水泥砂浆保护层E.检验不合格的防水材料可降级使用于工程中2.关于屋面防水卷材施工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铺贴B.屋面坡度大于15%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C.当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D.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由屋面最高处向下进行E.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3.屋面刚性防水层与()的交接处,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

A.山墙B.女儿墙C.突出屋面的结构物D.屋面防水层上小花池E.上人屋面踏步4.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时,主要工序包括()。

A.铺撒热沥青B.滚铺C.排除气体D.辊压黏结E.刮封接口答案:1.ABCD2.ABCE3.ABC4.BCDE案例分析题背景某市一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9168m^2,框架结构,地上6层,地下1层。

由市第三建筑公司施工总承包,2002年5月8日开工,2003年6月30日竣工。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地下室外壁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有多处出现渗漏水;事件二:屋面卷材防水层多处起鼓。

问题(1)试述事件一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2)试述事件二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答案;(1)原因分析:①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②在支模和绑钢筋的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③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结;④钢筋过密,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混凝土浇捣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⑤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⑥浇筑地面混凝土时,因工序衔接等原因造成新老接槎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治理方法:①根据渗漏、水压大小情况,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②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将松散石子剔除,刷洗干净,用水泥素浆打底,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2)原因分析:在卷材防水层中黏结不实的部位窝有水分和气体,当其受到太阳照射或人工热源影响后,体积膨胀,造成鼓泡。

治理方法:①直径100mm以下的中、小鼓泡可用抽气灌胶法治理,并压上几块砖,几天后再将砖移去即成。

②直径100~300mm的鼓泡可先铲除鼓泡处的保护层,再用刀将鼓泡按斜十字形割开,放出鼓泡内气体,擦干水分,清除旧胶结料,用喷灯把卷材内部吹干;然后,按顺序把旧卷材分片重新粘贴好,再新粘一块方形卷材(其边长比开刀范围大100mm),压人卷材下;最后,粘贴覆盖好卷材,四边搭接好,并重做保护层,上述分片铺贴顺序是按屋面流水方向先下再左右后上。

③直径更大的鼓泡用割补法治理,先用刀把鼓泡卷材割除,按上述做法进行基层清理;再用喷灯烘烤旧卷材槎口,并分层剥开,除去旧胶结料后,依次粘贴好旧卷材,上铺一层新卷材(四周与旧卷材搭接不小于100mm);然后,贴上旧卷材,再依次粘贴旧卷材,上面覆盖第二层新卷材;最后,粘贴卷材,周边压实刮平,重做保护层。

1.安装吊杆时,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mm,大于()mm时,应增加吊杆。

A.200B.250C.300D.3502.吊顶工程的龙骨上严禁安装重量大于()ks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

A.2.0B.3.0C.4.5D.53.石材饰面板安装灌注砂浆时应分层进行,每层灌注高度宜为()mm。

A.150~200B.150~250C.100~200D.100~2504.当门窗与墙体固定时,应()。

A.先固定边框,后固定上框B.先固定边框,后固定下框C.先固定上框,后固定边框D.先固定下框,后固定边框5.护栏玻璃应使用厚度不小于()mm的钢化玻璃或钢化夹层玻璃。

A.10B.12C.14D.166.斩假石的面层斩剁常温下3d后或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时即可进行。

A.60%~70%B.65%~75%C.60%~80%D.70%~80%答案:1.C2.B3.A4.C5.B6.A1.轻质隔墙的特点是()。

A.自重轻B.墙身薄C.拆装方便D.保温好E.隔声好2.轻质隔墙按构造方式和所用材料的种类不同可分为()。

A.活动隔墙B.混凝土隔墙C.板材隔墙D.骨架隔墙E.玻璃隔墙3.地面工程施工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B.整体层面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C.灰土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D.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10m,横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12mE.楼梯施工,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10mm4.混凝土及抹灰面涂饰,刷涂顺序为()。

A.先左后右B.先上后下C.先易后难D.先边后面E.先直后曲答案:1.ABC2.ACDE3.ABE4.ABD1.金属框架完全不显露于面板外表面的框支承玻璃幕墙是()。

A.全玻幕墙B.明框玻璃幕墙C.隐框玻璃幕墙D.半隐框玻璃幕墙2.框支承玻璃幕墙的安装过程中,密封胶嵌缝时密封胶的施工厚度应为()mm。

A.3.5~4.5B.3.5~4.0C.3.0~4.5D.3.5~5.53.全玻幕墙的板面不得与其他刚性材料直接接触,板面与装修面或结构面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mm。

A.6B.8C.10D.124.同一幕墙玻璃单元不应跨越()个防火分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