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版)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版)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主讲教师教师所在院、系选用教材学时/学分教案编写说明教案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

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本门课程每次课的全部教学活动。

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2、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

将授课的内容按章、节或主题,有序的进行设计编排,并标以“*”和“#”符号以表示重点和难点。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

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4、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

5、参考资料: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

6、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

7、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

8、所有开课课程必须按此标准编写教案。

目录第一章总论﹣﹣﹣﹣﹣﹣﹣﹣﹣﹣﹣﹣﹣﹣﹣﹣﹣﹣﹣﹣﹣﹣﹣﹣﹣﹣﹣﹣﹣﹣﹣﹣﹣5第一节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5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6第三节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8第四节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8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11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11第二节费用的分类﹣﹣﹣﹣﹣﹣﹣﹣﹣﹣﹣﹣﹣﹣﹣﹣﹣﹣﹣﹣﹣﹣﹣﹣﹣﹣﹣﹣﹣12第三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15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20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20 第二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43 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5 第四节制造费用的核算﹣﹣﹣﹣﹣﹣﹣﹣﹣﹣﹣﹣﹣﹣﹣﹣﹣﹣﹣﹣﹣﹣﹣﹣﹣﹣﹣54 第五节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57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62第一节在产品数量的核算﹣﹣﹣﹣﹣﹣﹣﹣﹣﹣﹣﹣﹣﹣﹣﹣﹣﹣﹣﹣﹣﹣﹣﹣﹣﹣62第二节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64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68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69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69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72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75 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91第一节产品成本会计的分类法﹣﹣﹣﹣﹣﹣﹣﹣﹣﹣﹣﹣﹣﹣﹣﹣﹣﹣﹣﹣﹣﹣﹣﹣91第二节产品成本会计的的定额法﹣﹣﹣﹣﹣﹣﹣﹣﹣﹣﹣﹣﹣﹣﹣﹣﹣﹣﹣﹣﹣﹣﹣98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114第一节变动成本法﹣﹣﹣﹣﹣﹣﹣﹣﹣﹣﹣﹣﹣﹣﹣﹣﹣﹣﹣﹣﹣﹣﹣﹣﹣﹣﹣﹣﹣114第二节标准成本法﹣﹣﹣﹣﹣﹣﹣﹣﹣﹣﹣﹣﹣﹣﹣﹣﹣﹣﹣﹣﹣﹣﹣﹣﹣﹣﹣﹣﹣118第三节作业成本法﹣﹣﹣﹣﹣﹣﹣﹣﹣﹣﹣﹣﹣﹣﹣﹣﹣﹣﹣﹣﹣﹣﹣﹣﹣﹣﹣﹣﹣123第十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128第一节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128第二节成本报表编制、分析的程序和方法﹣﹣﹣﹣﹣﹣﹣﹣﹣﹣﹣﹣﹣﹣﹣﹣﹣﹣﹣128第三节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29第四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31第五节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31第六节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影响分析表的编制﹣﹣﹣﹣﹣﹣﹣﹣﹣﹣﹣﹣﹣131山东理工大学教案注:教师讲稿附后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一、成本的经济实质⒈成本——意指工业企业制造产品的成本。

它是生产产品所消耗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和相当于工资那一部分活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⑴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是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而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即为产品的成本。

①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 是形成产品成本⒉产品价值②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 的基础,成本内容③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 是的客观依据。

(理论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属于价值的前两部分消耗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虽不能形成产品价值,也需要列入产品成本,才能使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耗费得到必要的补偿。

⒊期间费用(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由于大多数按时期发生,难于按产品归集,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在实际中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二、成本的作用成本的经济实质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二)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三)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四)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三、成本会计的概念狭义:成本核算广义:包括成本预测、狭义是广义的基础,⒈成本会计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广义是狭义的延伸与拓展分析及考评⒉本教材着重沿用狭义的成本会计概念。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⒈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概括来讲,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⒉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的概念和内容在不断发展、变化。

随着成本概念的发展、变化,成本会计的对象也相应地发展、变化。

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应该包括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有关的期间费用和各种专项成本。

第三节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一、成本会计的职能⒈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⒉成本会计的职能既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也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专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

⒊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如果没有成本核算,成本会计的其他各项职能都无法进行。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⒈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同时受制于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

⒉⑴审核和控制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主核算与分析成本费用,要⑵核算各种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及产品成本;并促进企业挖掘内部内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容⑶分析各项支出的发生情况、消耗定额与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四节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 职能⒈为了 (必须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循一定(圆满完成成本会计的) 任务的原则⒉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业务特点、生产规模大小、企业机构设置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⒊成本会计的机构:①成本会计机构—是指在企业中直接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机构;可以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②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机构的分工可以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集中工作间的组织分工分散工作③在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中,配备足够数量、能够胜任工作的成本会计人员,是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关键;④成本会计人员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

⒋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①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会计法规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应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③每一个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具体制定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规程和办法。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注:教师讲稿附后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不仅要提供事后的成本信息,还要加强对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事前、事中的审核和控制。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⑴企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是否恰当,会对成本计算的正确性产生重要影响。

⑵为了正确地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四、做⑴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好各⑵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项基⑶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础工⑷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作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不同,会使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第二节费用的分类一、费用、成本与支出(P2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狭义的费用——不符合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⒈费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广义的费用——符合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广义成本——既包括财务会计成本概念,又涵盖管理会计的各种成本概念。

⒉成本狭义成本——生产成本(即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⒊费用与成本的区别与联系:⑴费用与会计期间相联系,成本则与某种对象相联系;⑵费用必须抵减当期的收入,从而导致利润的减少,而产品成本只不过是产成品存货的一种计量属性;⑶当产成品或劳务对外出售取得收入的同时,其生产成本也将转化为销售收入相配比的费用—营业成本。

⒈按经济内容分类作用:按照以上费用要素反映的费用,称为要素费用。

将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分类核算的作用是:1.可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中发生了哪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据以分析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构成和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