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问卷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问卷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问卷报告摘要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而心理障碍则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身心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

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不适应每次生活环境的改变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

人的适应能力与自身的生活能力有关,并受到性格和智慧的影响。

一般而言,在当代的在校大学生中,不适应问题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和一群陌生的同龄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会发生强烈震荡。

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生的其他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一开始适应问题没解决好而引起的,这应该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够重视。

(三)学业问题(四)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人数日益增加,而且越来越早期化。

现在大学生中恋爱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

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他们正处于所谓"恋爱季节",限制他们恋爱是不实际的,只能正确引导。

围绕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表现:有的因没有异性朋友而难耐孤独,烦躁,情绪不定。

二、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诱发因素的剖析(一)抗挫折能力差,引发压力难以适应症现在校园里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与过去艰苦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在抗挫折能力上有较大落差,而目前有些学校对学生战胜挫折的心理教育重视不够,也使这种状况的扭转迟缓。

(二)性格偏执、情绪敏感,易诱发孤独、失落症(三)失恋等情绪困扰,诱发冲动控制障碍症。

现在大学里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中年级学生就开始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然而大学生谈恋爱成功率比较低,失恋问题突出。

失恋对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往往很大,不良情绪酿成的事件比较多。

失恋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引发各种的心理问题。

(四)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心理落差,引发烦恼、自卑症。

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社会分配存在较大差异,“富二代”、“官二代”等社会热议的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影响。

来自贫困地区或家庭经济状况不如意的学生,与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学生彼此的认同度有较大差距,容易导致情绪波动、价值观的动摇改变,并加剧同学间的矛盾。

而有的“富二代”学生由于对贫困学生缺乏同情心,也可能会在朝夕相处中伤害到贫困生的自尊,引发人际纠纷,导致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和加剧。

当前在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市场经济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大背景下,青年群体面临着较重的生存压力、就业压力。

不少毕业班学生有“就业综合症”,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的焦虑、急躁、心神不宁,以及达不到期望后的意志消沉和情绪低落。

大学生一般就职期望值偏高,向往大城市,不甘心回小县城,同学间也必然会作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比较;加之,存在一些社会不正之风使学生看到录用人才的不公正,会使他们产生愤怒、不安、无奈、孤独等负面情绪。

如果临近毕业而学校对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关爱忽视,将使这方面问题难以化解。

三、排除以及预防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一)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自我心理障碍的克服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

提高认识,掌握技巧、充分实践,改善交往措施、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肯定对方、真诚热情。

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生动。

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

此外,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学生,在阅览室是读者,在商店是顾客。

在交往活动中,如果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这种心理互换也是培养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三)政府完善各种机制四、分析与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是否成才,是否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1.你的性别?()A.男B.女2.你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3.你是否参加班集体活动或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4.你现在所在的大学与你理想中的大学有多大的差距?()A.特别大B.很大C.差不多D.无差别5.你认为自己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么?()A.存在,会感到紧张B.有点,偶尔紧张C.一般,挺自然的D.不存在,很自信6.在与大学同学相处过程中,你一般在乎?()A.知识B.出身C.财富D.外貌E.性格7.你在大学里最经常的感觉是?()A.新鲜有趣B.比较充实C.无所事事D.郁闷无聊8.你是否对学校或教学质量产生过不满心理?()A.经常有B.偶尔有C.很少有D.没有9.现在的你是如何看待恋爱问题的?()A以学业为重B.已经恋爱了C.虽然还没恋爱,但有喜欢的人就努力争取10.你觉得恋爱情绪会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A.影响很大,容易被情绪控制了思维B.一般,可以处理好其中的关系C.挺不错的,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11你每个月的生活费够用么,是否对自己造成负担?()A.完全不会B.有时会C.经常会12.你是否经常了解自己现在所学专业的动向以及就业情况?()A.经常,怕以后找不到工作B偶尔了解,担心过C.了解过,但不担心D.还未了解,没想太多13.造成你现在大学生活困扰的原因是?多选()A.专业不对口或职业选择上的难处B.思想上的困难C.课程学习有困难D.自我管理能力不强E.经济困难,家庭负担重F.家庭变故困扰G.恋爱困扰H.不适应大学生活I.与异性交往方面有困难J.人际关系与沟通上的困难K.其他因素14.你是如何对待自己面临的压力和烦心事的?多选()A.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B.向朋友,家人,老师等倾诉E..憋在心里不说G.其他方式15.你所在的学校多久开展一次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讲座等?()A.一个月B.半个学期C.一个学期或更久D.从来没有留意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原因及建议步入大学校园,所有一切都是新的,学习任务、人际交往及竞争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大学生独立地面对和处理,因此也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心理上、思想上的困惑,如:紧张,焦虑,恐惧,孤独,抑郁等,严重的不适应会造成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会有哪些心理问题呢?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1103班毛概小组4组的同学对本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部分同学进行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思考和研究。

一、调查方法及对象采用自编的问卷,对河南工业大学各学院在校大学生(因适逢毕业季大四学生在校较少,无法使调查对象均匀分布于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抽取人数共60人,有效问卷57,其中男生31人,女生26人,;另有部分网络调查问卷,受调查的对象来自全国各地的在校大学生,使调查的范围更广泛,问题的回答更具有代表性,数据更为精确,调查结果更为科学;对调查问卷实行不记名填写,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及现状(1)心理健康问题问卷结果分析抽样调查对象男女所占比重分别为53%和47%,这样能够对男女的心理状况进行分别的分析,必要时还可进行对比,据不完全调查,这种区别分析的方法对于了解男女生各自心理特征有着很大的益处,另外调查的对象也均匀的分布于各个年级,大学生入校时间的长短对于他们心理变化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大三的学生,承上启下的位置,让他们的身份更加的具有代表性和参考性,调查的数据证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压力最大,心理状况最为复杂,对于各个问题的回答所突出的现象也最能引起注意。

从调查发现有47.69%的人经常反复检查自己已经做好的事情(如锁门后反复确定),其中女生占绝大多数的比例,说明他们时常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一方面是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不确定的状况,导致自身缺乏自信。

社会的进步必然会带来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早已让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爆棚的还有人性深处潜藏的物质欲和虚荣心。

从调查发现虽然有64.62%的同学表示他们在看到别人比自己穿戴的更好时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但是仍然有20%的同学面对这种情况会感到自卑,12.31%的同学甚至还会感到怨恨,这些都表现出了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在面对物质诱惑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我们也是可以预见的,应当及时的给他们灌输正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避免悲剧的发生,至于另外的3.08%会产生嫉妒的情绪,我们就姑且将它视之为人之常情,毕竟嫉妒确实是人性本真的反映。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问卷调查一、调查问卷构成问卷的内容包括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的18道题目。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

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率94%,其中大一100份,大二100份,大三100份,大四100份。

二、调查问卷分析1、学习方面问题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问题3、自我意识模糊与困惑问题4、人际交往难的问题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孤独感,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

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调查中,39%的心声认为没有朋友;24%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43%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儿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