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主要工业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广西主要工业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广西地方标准《广西主要工业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广西主要工业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起草小组目录一、前言 (1)二、任务来源 (2)三、工作简况 (2)四、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范围 (3)五、编写依据及总原则 (3)六、确定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国家标准情况......... ......》 (9) (10)八、贯彻执行主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的有关建议九、其他事项说明《广西主要工业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前言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循环经济应运而生。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一产品—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它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以达到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向环境、基于工业企业循环经济的思想日益深入民心,达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将得到极大提高,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可行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工业企业的循环经济状况进行监控。

编制符合我区主要工业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标准对广西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作为政府、园区、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强管理的依据,作为对支柱产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为推进广西“十二五”工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任务来源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二oo八年十二月二日下发了“关于建立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方案”, 组织编制冶金、有色、建材、制糖、化工、电力、轻工(啤酒酿造)等主要支柱产业以及有色金属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委托广西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广西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协会、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等有关单位承担具体组织编制工作。

2009 年9月11 日,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了《关于下达2009 年第七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09]751 号)文,将该标准列入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 年第七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中。

三、工作简况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关于建立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方案”要求,广西主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编写工作经过了前期准备、数字采集与调研、体系论证审定、标准编写共四个阶段。

编制工作由自治区经委牵头,广西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广西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协会具体承担编制任务,各行业协会负责本行业范围内的企业循环经济指标实际现状调查工作。

前期准备:成立体系标准编制工作组,编写工作方案,制定工作大纲、评价指标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格,确定工作技术线路,收集全国各省有关行业指标资料。

数字采集与调研阶段:编制工作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主要工业循环经济指标调查和区内外行业指标资料收集工作。

重点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重点工业企业,包括冶金、有色、建材、制糖、化工、电力、轻工(啤酒酿造)、有色工业园区等上规模企业。

为使评价指标编制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由行业协会普查上述7 个工业行业的企业。

由负责编制的广西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广西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协会收集有关能耗限额和清洁生产的国家标准和外省的地方标准。

组织编制阶段:对回收的调查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计算。

与有关国家标准指标进行比对。

初步确定指标值和划分等级,并发送到重点企业和各有关行业协会征求意见。

经过三次反馈修改,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体系论证审定阶段:邀请广西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从事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研究工作的区内外专家,邀请发改委、税务、技术监督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钢铁协会、铁合金协会、有色金属协会、建材协会、糖业协会、化工协会、轻工协会和区内主要上规模的工业企业参与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论证及审定工作。

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再次做修改。

标准编写:在指标体系建立后,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在广西技术监督局有关领导的指导下,编写《广西主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四、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范围(一)内容。

本标准对主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对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废物处置降低指标进行了说明,以表格的形式规定了七个工业行业一个工业园区的指标值。

(二)范围。

冶金、有色、建材、制糖、化工、电力、轻工(啤酒酿造)等主要支柱产业以及有色金属工业园区。

本标准制定了钢铁、铁合金、有色金属(铝、铜、锌、铅)、化工、制糖、热电、水泥、啤酒和有色金属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

五、编写依据及总原则(一)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 号)《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1815 号2、技术规范、标准GB/T1.2-2002 和GB/T1.1-2000 标准编写指南GB/T1.1-1993 标准化工作导则GB 21341 -2008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48-2007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49-2007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0-2007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6-2008电解铝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16780-2007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4-2008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二)指标体系编制总原则1.系统性原则。

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层次高、涵盖广、系统性强的特点。

在对其评价时,要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反映了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环境效益的内在联系。

既要避免指标过于庞杂,又要避免因指标过少而遗漏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将总指标逐层分解,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达到系统最优化,有利于各级部门对企业的发展、资源的配置进行调控。

2.科学性原则。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充分反映循环经济的实质与内涵,要求指标体系能够科学合理地涵盖事物的主要性质、特点、内在的运行规律,能够客观地反映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与利用、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

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不只是从经济效益,主要从企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出发,概括的反映了企业绩效的全貌。

根据这一原则,要求指标的概念要明确,内涵和外延要清楚,统计和计算方法要科学。

3 .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要兼顾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在我国目前的或根据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将要改进的企业统计报表制度和会计报表制度中,直接或间接获得资料。

而且要力争评价指标体系简繁适中,计算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的选择,尽可能与现行计划口径、统计口径、会计核算口径相一致。

4.可量化与可比性原则。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对定性指标应有一套科学方法将其量化,对专家评判中采用的一些指标尽可能准确、简化,将定性与定量的数据应要统一计算口径,将其综合平衡。

在指标的选取和设置上,要达到企业内的纵向比较和企业间、行业间的横向比较,以此来科学、合理解释说明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使评价指标体系起到应有的作用。

5.独立性原则。

在设置和选择评价指标时尽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尽可能减少指标间的重叠,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

六、确定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编制基本原则确定的基本原则为:坚持先进性原则,制定的指标评价体系要以现阶段所能达到的水平为基础,以国内和国际的先进水平作为目标,促使企业循环经济指标在五年内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二)指标确定方法1、指标确定1.1 资源产出率资源产出率按式(1)计算:C = Z/W X100 (1)式中:C ――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Z ――生产总值(万元、可比价);W ――主要矿产资源消耗总量(吨)。

1.2 、资源消耗率能源产出率按式(2)计算:N = Z/E X100 (2)式中:N――能源产出率(%);Z ――生产总值(万元、可比价);E ――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

单位产品能耗按式(3)计算:D =E D /W D 式中:D ――单位产品能耗(tce/t );E D 某项产品能耗消耗量(tce );W D ――某项产品产量(t )。

1.3、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按( 4)式计算: G = F/(F I +F 2)X 100 (4)式中:G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F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t )F I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t )F 2 ――工业固体废物往年堆存量(t )1.4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按( 5)式计算:R = Py/Pz X100 (5)式中:r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Z ----- 工业循环用水量(立方米)P ――工业用水总量(立方米)1.5、废物排放(含处置,下同)降低指标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降低指标按(6)式计算:J = (N1-N2)/(N2-N3) X100 式中: 3)6)J――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降低率(%)N1 ——本年排放量(t)N2 ――去年排放量(t)N3 ――前年排放量(t)1.6 、工业园区土地产出率工业园区土地产出率按式(4)计算:T = Z/S X100 (7)式中:T ― ―土地产出率(%);Z ――工业园区生产总值(万元、可比价);S ---- 园区用地面积(公顷)。

1.7 、工业园区水资源产出率工业园区水资源产出率按式(5)计算:Q = Z/P X100 (8)式中:Q――水资源产出率(%)Z ――工业园区生产总值(万元、可比价)P ---- 取水总量(立方米)2、咨询论证。

广泛征求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家、有关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的意见,经过论证后修改指标。

3、以国家能耗限额标准为底线,参照国家环保清洁生产的有关指标对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比对。

确保指标的先进性。

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国家标准情况 为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先进性,在确定三级指标时采用国家对有关产品 的能耗限额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