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旋律
1933年至1935年,聂耳创作了《开矿歌》(田 汉词,影片《母性之光》插曲)、《开路先锋》 (孙师毅词)和《大路歌》(孙瑜词)、《义勇 军进行曲》、《新的女性》、《毕业歌》和《卖 报歌》等34歌曲。
国外的著名音乐家 乐之父—— 巴赫 ( 德 国 ) 音乐神童—— 莫扎特 ( 德 国 ) 古今乐圣——贝多芬 ( 德 国 ) 歌曲之王——舒伯特 ( 德 国 ) 园舞曲之父一一老约翰· 施特劳斯 ( 奥地利 )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 施特劳斯 ( 奥地利 ) 交响曲之王——海顿 ( 奥地利 )
巴赫的另一样绝技是即兴演奏。他的儿子后来 回忆说,父亲经常即兴弹奏不可名状的美妙旋律, 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停,没有一首谱写下来的曲子 可以与之相媲美。 1720 年,巴赫前往吕贝克访 问了 97 岁高龄的管风琴大师赖因肯,并根据他的 主题即兴演奏了幻想曲《在巴比伦河畔》,一连 两个小时,才思化作美妙的音符汩汩流淌出来。 赖因肯惊叹道:“我原以为这门(即兴演奏)艺 术已经死去,现在我看到它在你身上还活着。” 据说巴赫还喜欢到郊外乡村简陋的小教堂弹奏。
1705 年,巴赫已经担任阿恩施塔特新教堂 管风琴师一职,他向教堂当局请假去吕贝克聆 听著名德国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的管风琴作品 演奏会。在那里他被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迷住 了,待了四个月才返回。为此他受到了教会当 局的训斥。
管风琴之王 巴赫可称得上是“管风琴之王”。 管风琴是巴赫一生的主要创作工具,也 是最能体现他演奏艺术的乐器。巴赫生 前作为一个管风琴演奏家的名气远超过 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声望。巴赫首创了五 指并用的管风琴演奏技巧(此前的音乐 家很少用拇指触键),并高度发展了运 用踏板的技巧。
外出求学 在巴赫成长的年代,贫穷落后的德国,交 通和乐谱印刷尚不发达,要想向著名的大师们 学习,除了抄录他们珍贵的乐谱手抄本,就只 有亲自拜访他们,聆听他们的教诲。这对于家 境贫寒的巴赫来说,注定要踏上一段段艰辛的 求学之旅。
15 岁时,巴赫离开了哥哥,徒步 300 公里 前往吕内堡学习。在吕内堡圣米歇尔教堂学习期 间,他结识并熟悉了该城的管风琴大师伯姆和他 的音乐;巴赫还多次徒步一整天前往汉堡聆听赖 因肯的演奏,还有一次徒步两天前往策勒聆听那 里法国风格的宫廷乐队的演奏。 在一次从汉堡返回吕内堡的途中,他没有了路费, 饥饿难耐地坐在路边一个小饭馆旁歇脚。突然饭 馆窗户里扔出两个鱼头,巴赫连忙过去捡起来想 以此充饥。没想到鱼头里藏著两个金币,原来这 是好心人对他的施舍。巴赫感激万分。这下他不 仅填饱了肚子,还凑足了下次去汉堡的路费。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 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 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 息。 贝多芬从4岁长到了8岁,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他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 徒父亲也感到满意,于是便让他在音乐院举行了一次独奏音乐会,这次演出非常成功, 父亲享受到了儿子成功的喜悦。 17岁的时候,贝多芬来到维也纳,他以非常崇敬的心情拜见了莫扎特,莫扎特给了他 一个很难的曲子让他即兴演奏,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说:“你们要注意 这个孩子,他将来会惊动全世界的。”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终于在维也纳艺术舞台上 占有了一席之地,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而且演奏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得到了 人们的肯定。 正当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后来彻底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 是个残酷的打击,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贝多芬,他还是靠顽强的毅力创造了大量优 秀作品,在他的《命运交响曲》里,我们都能听到他和命运做斗争的声音。 1807年,贝多芬正住在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里来了一大批客 人,他们都是当时拿破仑派驻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公爵想请客人们听音乐,就派人 去请贝多芬,但未向贝多芬说明情况。贝多芬不明就里,带着自己新写完的《热情奏鸣 曲》兴致勃勃地赶来。进客厅一看,竟是一帮占领军,贝多芬当即就拒绝了公爵的要求。 公爵恼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对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贝多芬为李希诺夫斯基的无耻 卖国行径愤怒到极点,他不顾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乐谱忿然离去,并把公爵以前送他的 一尊胸像摔了个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为公爵,只 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全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还
巴赫的故事
约翰· 塞巴斯提安· 巴赫(Johan Sebastian Bach)于 1685年3月31日出生在德国,在 10 岁时父母就双双去世,只 好到外地他大哥克里斯多夫处居住。克里斯多夫曾向管风琴大 师学琴,并拥有一本大师的手抄本乐谱,他把乐谱锁在书房一 个带格子门的柜子里,非常保密。小巴赫具有强烈的求知愿望, 这本乐谱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大宝藏。于是,在一个明月之夜, 小巴赫偷偷溜进哥哥的书房,用小手伸进格子门橱里把乐谱卷 起拿出来,借着月光抄写。六个月后,竟然抄完了一整大厚本 乐谱。不幸的是,当其哥哥发现后,竟粗暴的把谱子没收了。 巴赫并没有因此怨恨哥哥,他在悼念哥哥的讣文中满怀感情的 叙述了这一“天真无邪的欺骗行为”。
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 村, 海顿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母亲是个厨娘,父 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 他的家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 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时施台芳 教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后来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 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 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才勉强 活了下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虽 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他努力学习 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 庭乐师。此后,海顿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 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生活上又有 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听 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 乐之父”。
钢琴诗人——肖邦 ( 波 兰 )
钢琴之王——李斯特 ( 匈牙利 )
舞剧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 ( 俄 国 )
中国音乐家 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荀子· 劝学》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 说, 可见他的琴艺之高超。相传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 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双目失明,但他的听觉敏锐,辨别音律十 分准确 。他的代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李延年:汉代宫廷音乐家。曾担任乐府的协律都尉。他的代表作品有根 据张骞 从西域带回的《摩柯兜勒》,制作了28首新曲调,作为仪仗使用的军乐。 嵇康:三国时期魏末琴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学识渊博,善写诗赋文 论,热 爱音乐,擅长弹琴,以弹奏《广陵散》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声无哀 乐论》和《 琴赋》,对音乐和琴的奏法及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 苏低婆:南北朝时宫廷音乐家。她善弹胡琵琶,家传龟兹乐调“五旦七 声”宫 调体系。其音乐理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古代宫调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万宝常:隋代音乐家,善弹多种乐器。他的代表作品有《乐谱》。 李隆基:唐代音乐家,他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皇帝音乐家。他擅 长演奏羯鼓和 横笛,创作改编了《夜半乐》、《小破阵乐》、《霓裳羽衣曲》 等。建立了唐代音 乐机构教坊、梨园。 李龟年:唐代乐师,他演奏的吹管乐器筚篥技艺高超,很多诗人 都听过他的演 奏,并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姜夔:宋代音乐家、词人,别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代表作 品有《扬州慢》、《凄凉犯》、《白石道人歌曲》等。 朱载育:明代乐律学家。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 《律吕质疑辨惑 》等书。《乐律全书》总结了前人的乐律理论, 并加以发展,首创了“新法密率”的理论
1714 年底,巴赫访问了卡塞尔城,为弗里德 里希亲王演奏了管风琴,引起了轰动。时隔多年后, 有人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他的脚在踏板上飞行, 仿佛是长了翅膀一样,使得声音像暴风雨中的雷鸣 闪电一样在回响。亲王脱下手指上的戒指赠给了他。 试想,如果巴赫熟练的脚也得到这样的赠与,那么 亲王又将以何物去奖励他呢?” 一位著名音乐家在巴赫逝世后这样评价他: “就像 希腊只有一个荷马,罗马只有一个维吉尔,德国也 只有一个巴赫。无论是在作曲艺术或管风琴和羽管 键琴的演奏上,全欧洲迄今还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将来也不会有人能超过他。”
莫扎特的故事
莫扎特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3岁起显露音乐 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 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 1部歌剧。他仅仅活了36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 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 音乐作品成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著名作 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 乳名嘉祥,聂耳是他在上海的艺名。祖籍云南玉溪, 生于昆明甬道街72号“成春堂”中药店小楼上。父亲 聂鸿仪是玉溪人,母亲彭氏是玉溪附近峨山的一位傣 族妇女。聂耳师从民间音乐家,学会了演奏二胡、笛 子、箫、三弦琴、月琴、管风琴、曼陀林、手风琴、 小提琴等多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