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输合同纠纷,货物损失确定,鉴定

运输合同纠纷,货物损失确定,鉴定

运输合同纠纷,货物损失确定,鉴定

篇一:针对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中的货损赔偿问题详析

针对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中的

货损赔偿问题详析

针对货物运输合同中常见的货损赔偿问题,结合合同法的规定和货物运输行业的特点和惯例,可以确立的审理规则是:除非承运人能够证明货损的发生具有法定的免责事由,否则承运人对货损承担赔偿责任;作为合同当事人事先约定的赔偿计算方法,合法有效的保价条款应当在计算货损赔偿过程中优先适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放大,商品和人员的流通性大大增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兴的互联经济带来的电子商务、络购物等新的营销方式的普及和发展,对商品物流服务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物流相关产业不断取得发展,各类物流公司、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统计,XX年我国境内规模较大的快递运输企业超过XX家,从业人员达24万人以上,年产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由于快递运输市场的爆炸式发展,快递企业和人员又缺乏必要的准入机制,以致市场主体鱼龙混杂,其中既有巨无霸式的跨国公司,也有三四个人、几部电瓶车的散兵游勇式企业。这种局面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运输市场运作不规范,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纠纷不断。

在这些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中,大部分纠纷的起因在于货物在承运人运输过程中发生了遗失、被盗、毁损等货损情况;在因拖欠运费发生的纠纷中,托运人也往往以承运人对其货物的货损须承担赔偿责任为由提出抗辩。我们在

审理中发现,当事人在对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货损赔偿问题上争议很大,而法院的处理也并不统一,因此很有必要对相关问题做一探讨分析。

一、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灭失毁损的责任归属

货物运输合同的标的是承运人的运输服务行为,承运人的主要合同义务应当是安全、完好、快捷、经济地将托运人的货物运送到其指定的地点并妥善交付给其指定的收货人。在货物交付承运人之后,保证货物的安全、完好,无疑是承运人的主要合同义务,如果在运输过程中货物发生毁损或者灭失,则承运人肯定无法保证货物的妥善交付,故不能认为其适当地履行了合同的主要义务,承运人应当对此承担赔偿责任,此原则为各国立法所采用。托运的货物在运输合同中完全脱离托运人的监管,而一直处于承运人的控制之下,这是货物运输合同的特点和属性决定的。在此情况下,一旦货物发生风险,承运人对货损是否发生、程度如何以及货损发生的原因是最为清楚的,相反托运人则一般无从得知。可见,法律普遍采取这种责任分配方式,一方面是为了督促承运人采取最谨慎的态度履行运输义务,提供安全、优质的运输服

务;另一方面也是根据货物运输合同的属性及当事人履约行为的特点合理分配责任,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托运人对托运货物的利益。当然,如果货物的毁损或者灭失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如货物被盗或者被他人纵火焚毁,承运人在向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承担赔偿责任后,还可以向第三人进行追偿。

我国合同法第311条明确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从该条规定不难看出,法律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毁损的责任首先归咎于承运人,并且这种归责方式采取了过错推定的法律原则,也就是说,除非承运人能够举证证明导致货物毁损原因是该条“但书”中明确的三类免责情形,法律将推定是承运人的运输行为过错导致了货损的发生,并要求承运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由此可见,当托运人或者收货人因货损向承运人主张索赔时,其只需要证明运输合同成立、货物交运以及货损发生的事实,而无须举证证明承运人的运输行为具有不当或者其他过错行为;只要承运人无法证明合同法该条规定的三类免责情形的存在,承运人就应当对货损承担赔偿责任。

二、货损的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

法律已经明确货损的归责原则,但一旦货损发生之后,

赔偿数额应当如何确定也争议颇大。其实,合同法对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赔偿额确定方式也已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合同法第312条规定,“货物的毁损、灭失的赔偿额,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交付或者应当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计算。法律、行政法规对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和赔偿限额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分析前述条

文表述,运输合同中的货损赔偿数额并非直接以货物的实际损失为确定依据,法律强调的是,货损赔偿数额的确定首先应当遵从当事人在运输合同中对货物赔偿数额的预先约定,法律也倡导当事人对货损发生时的赔偿数额做出预先约定。

法律做出如此规定,是充分考虑了运输行业的特点和发展中形成的惯例:一方面,运输企业往往投资大、成本高、收益慢,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预先约定货损赔偿额有利于其取得与义务对等之合同权利,有利于其控制和分散风险;另一方面,托运人在货损发生后往往难以证明受损货物的货值和损毁程度,索赔障碍较多,而预先约定的赔偿数额有利于托运人对货损取得充分的赔偿。根据上述条文的规定,只有在托运人和承运人对货损赔偿数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才应当按照货物实际遭受的损失的市场价

格来确定承运人所应当承担的赔偿数额。

虽然合同法规定了货损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和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但实践中对货损的赔偿数额应当如何确定仍然问题很多,困难重重。其中最常见的争议问题有二:一是运单或者快递详情单背面的保价条款是否应当适用;二是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对货物的实际价值的确定。

三、运输合同中保价条款的适用

(一)保价条款的存在和争议

根据合同法31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货损的赔偿数额可以预先做出约定,这种约定可以是针对不同情况的货损而明确的一个具体的赔偿数额,也可以是一种计算方法。但在实践中,由于承运人提供作为合同依据的运单、快递详情单一般采取格式化操作,当事人之间按照上述方法明确预先约定赔偿额的做法并不多见,而保价条款却是运输合同中的一种十分普遍而又饱受争议的做法。

对于货物运输合同中的保价条款,消费者(托运人)、运输企业和法院的认识很不统一。消费者或者托运人无一例外地认为保价条款是地地道道的“霸王条款”,应属无效;运输企业则拿出行业惯例、《邮政法》等作为“护身符”,强调低廉运费与不保价货物高额损失造成的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主张不保价者责任自负。近年来,各地法院在面对此类争议时所做出的裁判往往也忽左忽右,甚至于同一地区的

不同法院、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也缺乏同一尺度,令托运人和运输企业对相关风险难以预测。

(二)保价条款的内容和法律属性

保价条款是托运人在托运货物时向承运人要求进行保价运输的情况下成立的特殊合同条款,托运人具有选择权。在货物运输合同中,完整的保价条款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如果托运人选择保价运输,托运人应当声明托运货物的价值,并根据声明价值的大小支付数额不等的保价费。一旦货物发生全损,承运人的赔偿数额就以托运人声明的货物价值来确定;如果货物是部分损毁,赔偿的数额按照篇二:运输合同案例分析

马月生为跑运输,于XX年10月购置货车一辆,并将该车登记在宁厦吴忠市泰安公司名下。XX年4月1日泰安公司与马月生签订车辆经营协议书一份,双方约定马月生在车辆挂靠经营期间每月向公司交纳服务费150元,同年6月马月生申领到营业执照。

XX年6月22日,江苏无锡市货运公司因有一批货物需要外运,经与马月生联系,双方签订了运输货物合同书,对货物名称、装货单位、卸货地点、货物运价、付款方式、交货时间以及责任的承担等事项均作了明确约定。货物装载完毕后,马月生聘用驾驶员王某驾车启运。

同年6月23日10时30分许,当该车行至南洛高速

公路安徽省界首市段途中,车辆燃起大火,经报警待当地消防人员赶至,货物及挂车已被焚毁。后经消防部门认定,火灾起火部位位于挂车中上部,因现场破坏严重,致该起火灾原因难以查明。同年9月15日经核定此次火灾损失计万元,其中货车挂车损失万余元,货物损失50万余元。

事故发生后,作为托运方的无锡货运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马月生及吴忠市泰安公司承担责任46万元及施救费用。

被告泰安公司以自己不是该起运输合同承运人不应担责为由,要求法院驳回原告对其公司的诉讼请求。

【裁判要点】

法院认为,原告货运公司与马月生所签承运合同合法有效,且货运公司已履行合同约定义务。作为承运人的被告马月生运输途中不明原因引起火灾致货物毁损,且无证据能够证明该火灾系因不可抗力或货物自燃所造成,因此马月生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被告泰安公司作为马月生车辆挂靠单位,双方又签有挂靠经营协议,且按月固定收取管理费,应视为挂靠车辆法定所有人。同时马月生在与原告货运公司所签运输合同时,承运单位明确为泰安公司,故被告泰安公司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据此,判决被告马月生赔偿原告货运公司损失46万元,被告泰安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争议焦点】

泰安公司是否为承运人是否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律界点评】

本案是一起运输合同纠纷,根据《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条有关承运人赔偿责任的规定,在承运人不能证明存在免责事由时,承运人应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本案案件事实比较清楚,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案情,很容易认定应由承运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不同于一般的运输合同纠纷案件的是本案的承运人很难确定,实际承运人马月生,而《运输合同》中的运输单位是泰安公司。在原告一同起诉马月生和泰安公司的情况下,承运人的确定,成为解决这起运输合同纠纷的关键。

马月生与泰安公司之间存在挂靠经营关系,法律界认为,被挂靠单位泰安公司应对挂靠

人马月生经营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车辆挂靠经营,是实践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对此,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挂靠车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主要依赖双方之间的挂靠经营协议进行约定,但是双方之间的约定不得对抗第三人。因为,挂靠人以被挂靠单位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第三人之所以与挂靠人进行交易,往往是基于对被挂靠单位商誉的信赖,所以,为了保护第三人的这种信赖利益,司法实践中,一般把挂靠人与被挂靠单位视为一体,对外承担连带责任。

据此,本案中,马月生基于其与泰安公司之间的车辆挂靠经营协议,以泰安公司的名义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泰安公司应被认定为名义上的承运人,对马月生因运输合同所生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另外说明的是,如果挂靠人与被挂靠单位之间的挂靠经营协议对法律责任分担有明确约定的,被挂靠单位对外承担赔偿责任之后,可以依约定向挂靠人追偿。

【提示】

挂靠经营是一把双刃剑,给被挂靠单位带来管理费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能为挂靠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风险,因此,法律界建议,应谨慎使用挂靠经营形式,挂靠当事人应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约定。

【法条链接】

1、《合同法》

第三百一十一条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篇三:运输合同纠纷对货物就行保全

篇一:针对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中的货损赔偿问题详析

针对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中的

货损赔偿问题详析

针对货物运输合同中常见的货损赔偿问题,结合合同法的规定和货物运输行业的特点和惯例,可以确立的审理规则是:除非承运人能够证明货损的发生具有法定的免责事由,否则承运人对货损承担赔偿责任;作为合同当事人事先约定的赔偿计算方法,合法有效的保价条款应当在计算货损赔偿过程中优先适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放大,商品和人员的流通性大大增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兴的互联经济带来的电子商务、络购物等新的营销方式的普及和发展,对商品物流服务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物流相关产业不断取得发展,各类物流公司、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统计,XX年我国境内规模较大的快递运输企业超过XX家,从业人员达24万人以上,年产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由于快递运输市场的爆炸式发展,快递企业和人员又缺乏必要的准入机制,以致市场主体鱼龙混杂,其中既有巨无霸式的跨国公司,也有三四个人、几部电瓶车的散兵游勇式企业。这种局面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运输市场运作不规范,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纠纷不断。在这些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中,大部分纠纷的起因在于货物在承运人运输过程中发生了遗失、被盗、毁损等货损情况;在因拖欠运费发生的纠纷中,托运人也往往以承运人对其货物的货损须承担赔偿责任为由提出抗辩。我们在审理中发现,

当事人在对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货损赔偿问题上争议很大,而法院的处理也并不统一,因此很有必要对相关问题做一探讨分析。

一、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灭失毁损的责任归属

货物运输合同的标的是承运人的运输服务行为,承运人的主要合同义务应当是安全、完好、快捷、经济地将托运人的货物运送到其指定的地点并妥善交付给其指定的收货人。在货物交付承运人之后,保证货物的安全、完好,无疑是承运人的主要合同义务,如果在运输过程中货物发生毁损或者灭失,则承运人肯定无法保证货物的妥善交付,故不能认为其适当地履行了合同的主要义务,承运人应当对此承担赔偿责任,此原则为各国立法所采用。托运的货物在运输合同中完全脱离托运人的监管,而一直处于承运人的控制之下,这是货物运输合同的特点和属性决定的。在此情况下,一旦货物发生风险,承运人对货损是否发生、程度如何以及货损发生的原因是最为清楚的,相反托运人则一般无从得知。可见,法律普遍采取这种责任分配方式,一方面是为了督促承运人采取最谨慎的态度履行运输义务,提供安全、优质的运输服务;另一方面也是根据货物运输合同的属性及当事人履约行为的特点合理分配责任,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托运人对托运货物的利益。当然,如果货物的毁损或者灭失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如货物被盗或者被他人纵火焚毁,承运人在向托

运人或者收货人承担赔偿责任后,还可以向第三人进行追偿。我国合同法第311条明确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从该条规定不难看出,法律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毁损的责任首先归咎于承运人,并且这种归责方式采取了过错推定的法律原则,也就是说,除非承运人能够举证证明导致货物毁损原因是该条“但书”中明确的三类免责情形,法律将推定是承运人的运输行为过错导致了货损的发生,并要求承运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由此可见,当托运人或者收货人因货损向承运人主张索赔时,其只需要证明运输合同成立、货物交运以及货损发生的事实,而无须举证证明承运人的运输行为具有不当或者其他过错行为;只要承运人无法证明合同法该条规定的三类免责情形的存在,承运人就应当对货损承担赔偿责任。

二、货损的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

法律已经明确货损的归责原则,但一旦货损发生之后,赔偿数额应当如何确定也争议颇大。

其实,合同法对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赔偿额确定方式也已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合同法第312条规定,“货物的毁损、灭失的赔偿额,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

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交付或者应当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计算。法律、行政法规对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和赔偿限额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分析前述条文表述,运输合同中的货损赔偿数额并非直接以货物的实际损失为确定依据,法律强调的是,货损赔偿数额的确定首先应当遵从当事人在运输合同中对货物赔偿数额的预先约定,法律也倡导当事人对货损发生时的赔偿数额做出预先约定。

法律做出如此规定,是充分考虑了运输行业的特点和发展中形成的惯例:一方面,运输企业往往投资大、成本高、收益慢,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预先约定货损赔偿额有利于其取得与义务对等之合同权利,有利于其控制和分散风险;另一方面,托运人在货损发生后往往难以证明受损货物的货值和损毁程度,索赔障碍较多,而预先约定的赔偿数额有利于托运人对货损取得充分的赔偿。根据上述条文的规定,只有在托运人和承运人对货损赔偿数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才应当按照货物实际遭受的损失的市场价格来确定承运人所应当承担的赔偿数额。

虽然合同法规定了货损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和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但实践中对货损的赔偿数额应当如何确定仍然问题很多,困难重重。其中最常见的争议问题有二:一是运单或者快递详情单背面的保价条款是否应当适用;二是

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对货物的实际价值的确定。

三、运输合同中保价条款的适用

(一)保价条款的存在和争议根据合同法31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货损的赔偿数额可以预先做出约定,这种约定可以是针对不同情况的货损而明确的一个具体的赔偿数额,也可以是一种计算方法。但在实践中,由于承运人提供作为合同依据的运单、快递详情单一般采取格式化操作,当事人之间按照上述方法明确预先约定赔偿额的做法并不多见,而保价条款却是运输合同中的一种十分普遍而又饱受争议的做法。

对于货物运输合同中的保价条款,消费者(托运人)、运输企业和法院的认识很不统一。消费者或者托运人无一例外地认为保价条款是地地道道的“霸王条款”,应属无效;运输企业则拿出行业惯例、《邮政法》等作为“护身符”,强调低廉运费与不保价货物高额损失造成的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主张不保价者责任自负。近年来,各地法院在面对此类争议时所做出的裁判往往也忽左忽右,甚至于同一地区的不同法院、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也缺乏同一尺度,令托运人和运输企业对相关风险难以预测。

(二)保价条款的内容和法律属性

保价条款是托运人在托运货物时向承运人要求进行保价运输的情况下成立的特殊合同条款,托运人具有选择权。在货物运输合同中,完整的保价条款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

容:第一,如果托运人选择保价运输,托运人应当声明托运货物的价值,并根据声明价值的大小支付数额不等的保价费。一旦货物发生全损,承运人的赔偿数额就以托运人声明的货物价值来确定;如果货物是部分损毁,赔偿的数额按照篇二: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疑难问题探讨

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疑难问题探讨

吴宁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货物运输业逐渐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重要而独立的产业,以货物运输为核心的物流业日渐繁盛,因货物运输合同的签订、履行引发的纠纷也随之增多。本文拟对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涉及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一、无资质承运人合同效力问题

现代货物运输主要是第三方运输,即由专门的货运服务企业从事运输活动,而不再像以前由生产商或者收货方自行运送。按照国务院颁布的《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规定,从事货物运

输实行行政许可制,由申请人向有关部门申请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车辆营运证后方可进行。从法律角度来说,对从事货物运输行业设置有行政许可,从事该行业的主体应当取得许可,没有获得许可的单位和个人无权从事货物运输行业,其与他人签订的合同也应是无效合同。但在实务中,

存在个别不能依法认定承运人资格的现象,这可能也是导致目前货运市场中主体混杂的一个原因。

国务院条例作为法律的一种,已经对货运行业实行了行政许可制度。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这是一种授权行为,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行政许可,擅自从事依法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承运人在没有取得行政许可的情况下从事货物运输,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法院应当依法认定货运合同无效。

二、无效货运合同的处理原则货运合同纠纷很多发生在货物运输完毕以后,如何处理无效货运合同纠纷,关系到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慎重对待,合理地平衡双方的利益分配。在运输合同履行完毕前,如果承运人取得了行政许可,本着促成交易的原则,应当认可货运合同的效力。

对于确定无效的合同遗留问题如何处理,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确立了基本的处理规则:“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货物运输合同中,承运人已经进行的运输活动是无法返还的,因此,应当由对方当事人折价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可以

参照运输合同约定的价款确定。在承运人未能完成合同约定义务的情况下,应当由承运人向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综上,在承运人没有从事货运业务的资格时,具体处理是:1.承运人在完成运输任务前取得相应资格的,对方当事人请求按照无效合同处理的,应当不予支持;2.承运人按照约定完成了运输任务的,承运人有权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运输费用;3.承运人未能按照约定完成任务的,承运人应当向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收货人的法律地位问题

在货物运输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一般仅由发货人和承运人参与,收货人并不参与缔约过程。但是,收货人一般却享有收取货物的权利,部分收货人还承担着给付运费的义务。如何解释收货人的法律地位,在理论和实务中均是一个热点问题。通行的理论将收货人解释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的第三人。这种观点能够顺利解释收货人收取货物的权利依据,但对收货人为何要承担给付运费等义务无法自圆其说。因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任何主体无权为他人设定义务,“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观点因此受到批评。实际上,民事法律中并不是绝对禁止为他人设定义务,禁止的只是未经他人允许而设定义务的情形。货物运输合同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中,发货人并不是无权为收货人设定义务。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发货人与收货人都存在一个买卖合同等其他基础法律关系,

在该基础法律关系中存在对收货人在运输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约定。货物运输合同涉及到的发货人、承运人和收货人,实际上是分别通过买卖等基础合同与货运合同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的法律关系。

货运合同法律关系属于复合法律关系的推论,也可以从反面得到证明。在收货人和发货人不存在基础合同关系时,收货人并没有义务接收货物、支付费用。这说明收货人在货运合同关系中承担的义务来自与发货人之间的基础合同关系。故在货运合同纠纷中,收货人应当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作为适格的诉讼主体。篇三:原告某实业公司与被告某货运服务公司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

原告某实业公司与被告某货运服务公司公路货物运输合同

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XX)宝民二(商)初字第148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某实业公司。

法定代表人罗某某,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赵某某,该公司员工。

委托代理人王某某,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

被告某货运服务公司。

法定代表人蔡某某,经理。

委托代理人吕某某,该公司员工。

委托代理人马某某,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某实业公司(反诉被告,以下简称原告)与被告某货运服务公司(反诉原告,以下简称被告)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赵某某、王某某,被告委托代理人吕某某、马某某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某实业公司诉称:XX年6月23日原、被告签订了一份配送协议,约定被告为原告储存并运输货物,原告按约向被告支付配送费。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签书面合同,原、被告一直按原书面配送协议的约定继续履行。XX年年初,被告单方面停止为原告配送货物,扣留了被告价值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908,元的货物并拒绝返还。XX年3月1日被告虽返还了上述扣留货物,但被告长期扣留货物的行为导致了原告的重大经济损失。原、被告就此协商未果,故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994,元。原告为证明其诉请,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

1、XX年2月29日原告提货明细,证明被告扣押原告货

物的数量和价值。

2、XX年8月5日上海某评估公司出具的某字(XX)第***号原告部分资产评估报告书,证明被告扣留货物的贬值程度。

3、(XX)某字第****8号公证书及送达回执、(XX)某字第****9号公证书及送达回执、(XX)某字第****0号公证书及送达回执,证明原告货物的评估程序符合法律要求。

4、原告存货销售意向函及回复函8份,证明货物的贬值情况。

5、原告发货单7份,证明原告部分贬值货物的处理情况。

6、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的保证金收据,证明保证金的利息损失。

7、XX年4月4日原告与案外人某物流公司签订的货物存储协议、转仓成本汇总、存储费、分拣费用、运输费明细,证明原告因处理货物发生的转仓、仓储、分拣及运费。

8、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的代收诉讼费收据,证明原告支付的诉讼费用。

9、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XX)宝民二(商)初字第709-3

号民事裁定书,证明原告货物的被扣情况和诉讼费用。

被告某货运服务公司辩称并反诉诉称:原告的索赔明细

铁路运输合同篇

铁路运输合同4篇 为确保甲方的____________产品(含促销品、推广用品等)能安全、快捷、准确地通过铁路运输发至全国各地。甲、乙双方本着真诚合作、互惠互利的精神,经友好协商,甲方同意将铁路运输业务委托乙方办理,并签订本: 一、甲方的责任及义务 1.甲方负责以互联网(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将铁路运输计划通知乙方,包括:产品品种、数量、体积、重量、提货时间、到货时间要求以及收货人地址、电话等相关资料; 2.甲方负责发货地点、交货地点的装卸; 3.甲方提供货物运输途中需要的相关证明文件,如《产品送货单》、《货物调拨单》等; 4.甲方委派专人负责相关业务协调,便于与乙方联系、沟通,解决日常往来业务问题。 二、乙方的责任及义务 1.乙方必须按甲方的指令要求到指定的发货仓库提货,并及时的送货到指定的收货地址、及收货单位; 2.乙方须满足甲方提出的要车计划,并按甲方的时间要求准时把货物送抵目的地; 3.乙方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后,必须将《产品送货单》交收货方进行签收; 4.如因政策性原因导致铁路出现停装、限装等情况,乙方必须及时通知甲方并提供铁路部门的证明材料; 5.甲方的货物在发货仓库交付给乙方验货、签收后,货物的安全风险责任由乙方负责,直至终点交付货物为止;

6.乙方须书面委托一至二名业务代表负责甲方业务的协调,保 证日常的联系、沟通,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具体操作方式 1.甲方在货物发运前以互联网(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将铁路运输 计划通知乙方须; 2.乙方收到指令后根据指令要求安排车辆到甲方指定的仓库提货、中转,并安排和办理车皮发货等一切相关手续; 3.乙方持《产品送货单》到甲方指定的收货地点办理货物签收 手续; 4.乙方整理签收后的《产品送货单》到甲方办理运费结算手续。 四、铁路货运事故的处理及保险 1.甲方货物的运输保险由乙方负责,保险索赔具体事宜由乙方 负责;运输途中一切货损由乙方承担并按照甲方出厂价进行赔偿; 2.铁路运输保价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3.在运费结算时乙方必须对运输途中造成的短少、货损等一切 在途损失按照甲方出厂价进行赔偿; 4.对于重大事故(如整车丢失、损坏等)造成的损失,乙方必须 在定损后______周内以现金的方式进行赔付。 五、费用及结算方式 1.乙方凭收货方签收的《产品送货单》,按合同的铁路运输价 格表向甲方申报结算运费; 2.乙方按甲方核实后的费用开具正式发票送交甲方,甲方根据 发票及验货记录原件及时支付向乙方支付运费; 3.甲方用支票形式向乙方承付费用; 4.在合同规定期限内,甲方有权对运价进行调整。 六、违约保证金的收取及违约责任

货运车辆挂靠经营合同纠纷法律问题分析

货运车辆挂靠经营合同纠纷法律问题分析 陆文芳 【内容提要】货运车辆挂靠经营是现行行政管理政策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经营模式,由于欠缺法律法规调整,导致实践中认识不一,纠纷频发。本文从货运车辆挂靠案例的分析入手,对纠纷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司法实践中的不同观点和认识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车辆货物运输经营合同挂靠 货运车辆挂靠经营是现行行政管理政策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经营模式,通常表现为挂靠方(大部分为个人)将其出资购买的货运车辆,以被挂靠单位(一般是汽车运输公司)的名义先到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登记、领取牌照,再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办理营运证,然后将车辆交由挂靠方负责经营,被挂靠单位向挂靠方收取一定管理费。从国务院有关文件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有关规定来看,法律上对此类挂靠经营是持许可态度的。但至今为止,我国尚无专门法律法规调整挂靠经营关系,审判实践中也只能通过当事人的约定进行判断,然而,由于合同约定的不明确、不全面且可能与相关法律相冲突,导致近年来货运车辆挂靠经营合同纠纷不断增多,从中反映的问题亦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卫A诉B公司挂靠经营合同纠纷一案[1]中,卫A将其自有的沪JK****7的货车挂靠至B公司,由于B公司未及时为卫A进行保险理赔,卫A诉请要求确认其享有沪JK****7的货车所有权,并要求B公司协助将系争车辆过户至案外人C名下。一审法院认为,系争车辆目前登记的所有权人为B公司,故判决驳回卫A的全部诉讼请求。卫A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双方签订的协议已明确约定车辆所有权归卫A所有,故判决确认卫A享有沪JK****7货车所有权;关于卫A要求B公司将系争车辆过户至案外人C名下的诉讼请求,因该诉请涉及案外人利益,且并无证据表明得到案外人同意,故驳回卫A的此项诉讼请求。 案例二:宇记公司诉刘某挂靠经营合同纠纷一案[2]中,刘某将其购买的渝BA**55货车挂靠在宇记公司处。宇记公司因刘某违约为由,请求解除合同并由刘某将渝BA**55货车过户至刘某名下。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同时判令被告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办理渝BA**55货车的户籍变更手续,宇记公司有协助义务。 案例三:在瞿某诉乙公司挂靠经营合同纠纷一案[3]中,瞿某以25000元从案外人处购得沪HR****货车,该车辆登记所有人为乙公司。瞿某与乙公司签订挂靠管理、经营协议书,约定瞿某将车辆挂靠在乙公司,从事经营货物运输业务;挂靠费每月100元。乙公司负责帮助瞿某办理车辆的养路费、保险费及车船使用税、运管费等费用缴纳,瞿某应按期将相关费用支付给乙公司,不得拖延;协议还约定挂靠期间,由乙公司为翟某办理车辆保险,不得脱保。

马某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

马某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 上诉人(原审被告)北京华宇金环运输有限公司,住宅地北京市通州区物流产业园区融商 6路1号楼141室。 法定代表人吴晓丽,经理。 托付代理人马正春,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自虎,男,1964年10月15日出生,汉族,河南省清丰县瓦屋头镇汉寨外村农民,住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宛平货运中心院内前排4号。 托付代理人刘东颖,北京市隆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北京华宇金环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输公司)因与被上诉人马自虎公路物资 运输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2008)通民初字第532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08年11月10日受理后,依法组成由法官周荆担任审判长,法官曾昕、郑亚军参加的合议庭,于2008年11月24日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询咨询。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马自虎在一审中起诉称:2006年3月1日,马自虎与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协议书》 , 约定马自虎为运输公司运输物资钢方坯,起运地为北京,送达地为天津和邢台两地,运输价格为至天津每吨45元,至邢台每吨65元,还约定了结算方式。合同签订后,自2006年3月至2007 年1月,马自虎累计运输物资11批,前10批都按规定时刻进行了结算,但最后1批即2007年1月承运的物资在当月送达后始终未结清运费,至今尚欠11万元。马自虎多次寻到运输公司 的法定代表人吴晓丽索要,吴晓丽称货主北京首钢塞维拉电梯导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塞维拉公司)尚未与其结算清,因此也无款给付马自虎。现运输公司差不多拖欠马自虎运费1年多, 给马自虎的经营活动和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难。要求运输公司履行合同给付马自虎运费11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运输公司在一审中答辩称:马自虎所述与事实不符,运输公司已与其结罢了2006年12月往常的费用。2007年以后,运输公司与马自虎无任何业务往来,故不同意其诉讼请求。 一审法院审理查明:2006年3月1日,运输公司(甲方)与马自虎(乙方)签订运输合同协议书,约定甲方托付乙方负责甲方物资的运输及相关业务,乙方同意甲方的托付,按照甲方的具体要求进行物资的运输及相关业务,本合同之规定适用于双方有关物资运输的所有活动;甲方 的公路运输产品交由乙方承运,每次发货前一天,由甲方通知乙方,将装车时刻等信息通知乙方,并作好物资运送凭证;乙方装车时与甲方对比物资运送凭证共同清点物资,核对收货单位、 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无误后在物资运输凭证上签字,物资送达目的地后,应按照收货方的要求卸车,并协助收货方当场清点确认物资,准确无误后收货人在物资运输回单上签字,乙 方将回单及时传递给甲方,作为完成物资运输的依据北京至邢台每吨平均价格为65元,北京至天津每吨价格为45元,运费结算方式为月结;本合同有效期为2006年3月1日至2007年3 月1日。此外,合同还约定了其他事项。 一审庭审中,马自虎提交首钢汽车运输物流治理四联单的第二联,证明其承运但尚未结算运费的物资情况,依照此联所载物资重量结合运输合同约定的单价计算,运费为110 167.1元。 对此,运输公司认为第二联未盖章,所载车号的车主是否系马自虎无法确定,记载内容与事实

长沙铁路总公司株州北站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

长沙铁路总公司株州北站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 上海宏隆实业有限公司诉上海铁路分局何家湾站、上海铁路分局杨浦站、长沙铁路总公司株州北站、南昌铁路局鹰潭站铁路物资运输合同纠纷案 【审理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原审上诉人(一审原告):上海宏隆实业有限公司。住宅地上海市汶水东路14l弄25号。法定代表人:王日宏,该公司总经理。托付代理人:吴奕刚,上海市阳光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上诉人(一审第三人):长沙铁路总公司株洲北站。住地湖南省株洲市人民北路车站大楼。负责人:易甫生,该站站长。托付代理人:蒋克元,该站商检车间主任。 原审被上诉人(一审被告):上海铁路分局杨浦站(原何家湾站已并入杨浦站)。住宅地上海市周家嘴路404l号。负责人:李祥吉,谅站站长。托付代理人:黄世俊,该站职工。托付代理人:邓来宝,该站职工。原审被上诉人(一审第三人):南昌铁路局鹰潭站(原南昌路分局鹰潭站)。住宅地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东一村l号。负责人:张英东,该站站长。托付代理人:李孝亭,该站货运室职工。托付代理人:苑德闽,南昌市涉外经济律师事务所律师。1995年4月19日,宏隆公司在广州东站将买方拒收的TD甘油托付广东省物资储运公司返运上海何家湾站。物资运单记载:甘油240件,铁桶包装,物资价格6万元,保价6万元,托运人:广东省物资储运公司,收货人:上海宏隆实业有限公司,物资装入P632697号60吨棚车,由托运人自装自锁,施封号码0276号,托运人确定重量60吨。 承运人填制的货票记载,运到期限为9天。该批物资于1995年4月19日承运,4月20日从广州东站挂2078次区段列车开出,21日20:40分到达株洲北站编组作业。因长沙铁路总公司调度所4月21日8178号停装保留的调度命令,该车被编组为3612次机后第47位(辆)开往白马垅站保留。5月1日解除保留开回该站待编组,但受浙赣线列车牵引总吨位的限制,前37辆车编为一列开出,包括该车在内的其余10辆车依照5月1日调度命令,又被编入3614次开往白马垅站保留。5月18日开回该站,编为1324次直通物资列车开出,同日到达上海铁路局管内鹰潭站。当列检员例行检查时,发觉该车走行部位一侧位旁承游间及枕簧被压死,不能运行,遂送鹰潭南站倒装扣修。鹰潭南站在调配不到棚车的情况下,于6月8日以敞车代用。换装时货运记记录记载:车底板上有油迹,经清点有空桶17件,另有7件桶中部6有0.80.4厘米的破口(新痕),内货剩半余桶。该货被换装至两辆敞车并苫盖篷布,于6月9日挂运,6月14日运抵何家湾站。收货人宏隆公司自行卸车。卸车时货运记录记载:空桶44件,半桶36件。6月19日,经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现场外观检查:TD甘油共计240桶,桶体为蓝色铁桶,无中文标签。其中6l桶为空桶,满桶179桶。在179桶中有167桶为胖桶,12桶未发生胖桶。 现场随机抽查4桶,内均有气体逸出,且内装物均有发酵味。抽样检验结论:该产品本次抽查检验不合格。本批物资是宏隆公司为履行与广州市润泽有限公司买卖合同于1994年11月13日从江苏省泰兴市甘油厂购买发往广东石围塘站。11月16日该货运至广东石围塘站卸货时,货运记录记载5件有不同程度渗漏,完好件重275公斤。经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12月19日抽样检验,确认物资不是甘油(丙三醇),买方因此而退货。卖方宏隆公司于1995年4月19日将该货返运上海时,已在广州已滞留5个月。该货生产日期为1994年11月5日13日,企业标准规定保质期为6个月。宏隆公司返运的该批TD甘油,使用的包装为已盛装过其他物质的旧铁桶,桶上只贴有英文标签,标有SORBITOLNEOSORB(注:山梨糖醇、异构山梨醇),NET275KG(注:净重275公斤),Gross296Kg(注:毛重296公斤)字样,桶上没有TD甘油的中文标识。1995年6月28日,宏隆公司对10桶满桶抽样过秤,最重273公斤,最轻270公斤。本案棚车标记载重:60吨,故要求每件物资毛重为250公斤。宏隆公司以承运人的重大过失行为导致严峻逾期,物资变质;野蛮装卸导致严峻破损为由,向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起诉,请求判令何家湾站赔偿物资价值78万元及其他实际损失共计840889万元。本案审理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同意法院托付,对从泰兴甘油厂提取的TD甘油样品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是:TD

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

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 【提要】近年来货运代理行业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对货运代理合同并没有统一、专门的法律规定,致使实务界与海事司法中对很多问题存在不同的认知,裁判尺度不能统一,急需立法部门进行规范。本文通过对2008年至2011年天津市法院审结的全部一、二审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件进行逐案调研,在掌握丰富审判素材的基础上,提炼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最为集中和突出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合同关系的认定必要费用提单留置法律责任 一、前言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国际货运代理业在中国蓬勃发展,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运输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货运代理人控制着世界上7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和杂货运输业务,在我国,这一比例更达到了80%,成为繁荣对外贸易的一支重要力量。 诉至法院的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件普遍反映出两个特点:一

方面,具有实力的大型、综合性货运代理企业进行整合优化,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行业内部合作日益密切,呈现综合性、专业化的良好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信用不佳的皮包公司、随意挂靠的个人等不规范的市场主体,随意加价、层层转委托、任意扣单等不规范的业务操作行为,仍然是影响行业信誉的不稳定因素。 近年来,随着货运代理行业的实务操作不断规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行业自律日益增强,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重点和难点更为集中和明显。如何统一司法尺度,以审判促进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持续明朗而日显迫切。为研究、规范此类案件的审理,充分发挥司法对经济发展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天津海事法院、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2008年至2010年审结的全部一、二审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件进行逐案分析,归纳汇总案件审判反映出的特点和问题,论证此类案件的突出难点问题,对如何统一司法认知和裁判尺度提出建议。 二、关于货运代理合同关系的认定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阅案卷过程中发现,根据庭审笔录所反映出的争议焦点,开庭审理的案件中有60%存在货运代理合同关系上的异议。提出异议的类型大致有四种:一是直接否认与原告之间存在诉争业务关系,也有因公司股权转移致使管理、业务人员变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危险品)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危险品) Certification for Safe Transport of Goods (Drangerous Goods)申报品名 Name of Goods 中文Chinese 敌鼠钠盐 英文English SODIUM DIPHACINONE 申请单位 Applicant 生产单位 Manufacturer 样品外观与性状 Appearance and property 黄色粉末,无味 Yellow powder,odorless 鉴定结论 Conclusion 危险品 Dangerous goods 主要危险性 Main Danger 毒性 Toxic 次要危险性正确运输名称 Subsidiary Danger 无 None 正确运输名称 Proper Shipping Name 农药类,固体的,有毒的,为另列明的 Perticide,solid,toxic,n.o.s. 危险性类别 Class or Division 6.1 联合国编号 UN Number UN 2588 包装类别

Ⅱ类包装 Paking Group Ⅱ 检测鉴定依据 Warranty of Test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危险品规则》 UN;IATA 特别声明 Special Staterment 委托人自送样品。本鉴定书适用于货物的航空运输,原件当年有效。 The sample was given by the applicant.Only original paper is valid before Jan.1.2009 for air transport. 理化性质 Physical & Chemical Properties 黄色粉末,无味。 Yellow powder,odorless 鉴定货物在贮存、运输中的危险性分析 Analysis of Dangerous Properties For Goods in storage and Transport 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热源和明火。保存在阴冷、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并与不相容物质进行隔离。 该货物有毒害危险性,无其它危险性。建议该货物按第6.1类,以毒性物质,进行海洋运输。 Store in a rightly closed container,keep away from heat and open flame.Store in a cool,dry and well-ventilated area away from incompatible substances. The goods have toxic danger and no other dangers.The goods are suggested to be as Class 6.1(Toxic Substances)for sea transport. 急救措施 First-aid Measures 基础到皮肤时,立即要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接触到眼睛时,要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吸入则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In case of skin contact,immediately wash skin with copioes amounts of water,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fush with copious amounts of water for at least15 minutes.If inhaled,remove to fresh air.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give oxygen.Call a physician. 灭火方法 Fire-extinguising Method 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 Water spray,dry chemical powder,carbon dioxide,or appropriate foam. 涉漏应急措施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隔离涉漏污染区。处理人员应戴好呼吸设备,穿橡胶靴、厚橡胶手套。避免扬尘,收集回袋子里再运送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再污染物清理完毕后,进行通风并用水冲洗。 Evacuate area,Weat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rubber boots,and heavy rubber gioves.Sweep up,place in a bag and hold for waste disposal.Avoid raising dust.Ventilate area and wash spill site after material pickup is complete.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若干问题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若干问题 铁路物资运输合同纠纷是铁路运输法院受理案件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案件,也是其具有专属管辖权的几类案件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进展,此类纠纷案件也有不断上升趋势。从审判实践来看,引起此类纠纷的缘故常见的有三种,即逾期交付、误交付、物资的灭失、短少、污染和损坏。笔者仅对以上三类案件,浅谈一下在审理时的法律适用和应注意的咨询题。 一、逾期交付 逾期交付是指承运人在将承运的物资运到目的站后交付给收货人时,已超过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逾期交付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资没有按期运到目的站造成的逾期交付;二是物资按期运到目的站后又因其他缘故造成的逾期交付。 关于第一种物资没有按期运到目的站造成逾期交付的情形,《铁路法》第十六条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将物资、包裹、行李运到目的站;逾期运到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支付违约金。《合同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物资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由此可见,承运人将物资按期运到约定的地点(车站),是其法定的合同义务,其没有按期将物资运到是违约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即依照铁路法的规定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如何确定,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但在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铁路物资运输合同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承运人未按规定的运送期限,将物资运至到站,向收货人偿付该批物资所收运费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的违约金。尽管该《实施细则》所依据的《经济合同法》已被新的《合同法》所代替,但由于国务院没有废止该《实施细则》,也没有出台代替其的法规,因此对该《实施细则》中与《合同法》没有冲突的条款,法院仍能够参考适用,即依照物资逾期运到时刻的长短,及给收货人造成的阻碍,在运费的5%至20%的范围内合理的确定违约金的数额。 关于第二种物资按期运到后逾期交付的情形,其形成的缘故尽管有很多,但可分为两类,一是承运人的缘故,例如,承运人没有及时通知、误交付等,由承运人承担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支付逾期违约金。二是收货人的缘故,例如没有及时提货、提货手续不齐等,由收货人承担逾期交付的法律后果,并支付保管费。依照《合同法》第三百零九条的规定,物资运输到达后,承运人明白收货人的,应当及时通知收货人,收货人应当及时提货。收货人逾期提货的,应当向承运人支付保管费等费用。因此铁路企业在物资到达后应及时通知收货人,否则其就应承担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而收货人应当在接到通知后或者在约定的运到期限内及时提货,否则其就应承担逾期交付的法律后果。需要讲明的是,由于承运人的通知并不是收货人提货的前提条件,因此即使承运人没有通知,收货人也有义务和权利在约定的运到的期限内到车站提货。因此在车站没有及时通知,收货人也没有及时到车站查询提货,或者物资逾期运到又因收货人逾期领取而造成的逾期交付,应认定双方都有过错,依照各自过错大小分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依照《铁路法》及《合同法》的规定,关于铁路运输物资损失,有三种免责情形。而对物资的逾期运到没有规定免责条款。因此,有人认为,不管什么情况下,只要发生物资逾期运到,承运人就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笔者认为,这种讲法有些偏颇,因为依照我国的民法理论,不可抗力是不能履行合同或不完全、正确履行合同的免责情形。《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依照不可抗力的阻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由此可见,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合同不能履行以及物资损失,承运人都不应承担责任,那么由不可抗力造成的物资逾期运到,承运人更应该免除责任。例如山洪突然爆发冲毁桥梁,突发的战争等不可预测的缘故,都能够造成物资逾期运到。由于这些灾难是不可预见、不能幸免并不能克服的不

货物管理办法

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机构管理办法 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机构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为规范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机构(以下简称为鉴定机构)所从事的活动,确保鉴定机构所提供的货物鉴定结论的准确性,航空运营人根据鉴定而进行载运的货物不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规定》第76.93 条(a)和第276.107 条(a)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1.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货物航空运输托运人、运营人或其他相关机构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货物航空运输条件试验数据和结论的鉴定机构应当遵守本办法。对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及国家专项规定的物质进行识别和检测的机构不适用于本办法。 1.3 按照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总局飞行标准司统一管理和监督鉴定机构所从事的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活动,并依据各地区危险品航空运输的需求,对鉴定机构实行数量或鉴定类别的宏观调节,以保证鉴定机构的鉴定品质。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危险品运输管理室和相关地区管理局飞行标准部门依照授权,协助飞行标准司对鉴定机构的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1.4 飞行标准司对鉴定机构采用认可的方式实行管理。通过对鉴定机构申请人的相关法定文件、人员资质等进行审查,以确定鉴定机构申请人的合法性和技术能力;对各类鉴定所需场地、设备或实验室以及能够确保提供准确可靠的鉴定报告的管理流程进行实际验证,以确定申请人的管理和物质保障能力。对于通过审查和验证并能够满足本办法要求的鉴定机构申请人,飞行标准司将在飞行标准相关网站网页(见附件1)上向社会公布认可,证明其具备向民用航空器运营人提供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的资质。 1.5 发生危险品事件或事故,需要对货物样本进行鉴定或对鉴定结果进行仲裁的,由飞行标准司指定权威机构进行。 2. 鉴定机构的基本条件 2.1 鉴定机构应当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地从事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活动,并对

交通运输合同法(最新篇)

交通运输合同法 交通运输合同法 交通运输合同法相关规定: 《合同法》第十七章运输合同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百八十八条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 第二百八十九条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通常、合理的运输要求。 第二百九十条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 第二百九十一条承运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或者通常的运输路线将旅客、货物运输到约定地点。 第二百九十二条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应当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承运人未按照约定路线或者通常路线运输增加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可以拒绝支付增加部分的票款或者运输费用。 第二节客运合同 第二百九十三条客运合同自承运人向旅客交付客票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

第二百九十四条旅客应当持有效客票乘运。旅客无票乘运、超程乘运、越级乘运或者持失效客票乘运的,应当补交票款,承运人可以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旅客不交付票款的,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 第二百九十五条旅客因自己的原因不能按照客票记载的时间乘坐的,应当在约定的时间内办理退票或者变更手续。逾期办理的,承运人可以不退票款,并不再承担运输义务。 第二百九十六条旅客在运输中应当按照约定的限量携带行李。超过限量携带行李的,应当办理托运手续。 第二百九十七条旅客不得随身携带或者在行李中夹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以及有可能危及运输工具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或者其他违禁物品。 旅客违反前款规定的,承运人可以将违禁物品卸下、销毁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旅客坚持携带或者夹带违禁物品的,承运人应当拒绝运输。 第二百九十八条承运人应当向旅客及时告知有关不能正常运输的重要事由和安全运输应当注意的事项 第二百九十九条承运人应当按照客票载明的时间和班次运输旅客。承运人迟延运输的,应当根据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 第三百条承运人擅自变更运输工具而降低服务标准的,应当根据旅客的要求退票或者减收票款;提高服务标准的,不应当加收票款。 第三百零一条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险的旅客。

关于规范沿海、内河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指导意见

关于规范沿海、内河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问题 的指导意见 第一条(法律适用) 人民法院审理沿海、内河货物运输纠纷案件,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 法律未对货物运输的权利义务作出强制性规定的,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未明确约定的,可以参照《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确定。 第二条(定义) 本意见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承运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与托运人订立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的人。 (二)“实际承运人”,是指接受承运人委托,从事货物运输或者部分运输,包括接受转委托从事此项运输的其他人。 (三)“托运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为本人与承运人订立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的人。 (四)“收货人”,是指在运输合同中托运人指定有权提取货物的人。 第三条(无资质承运人签订合同的效力)

【方案一】沿海、内河货物运输合同的承运人不具备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的,该合同无效。 【方案二】未取得《水路运输许可证》的承运人签订的沿海、内河货物运输合同,一方当事人主张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条(归责原则与免责) 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损坏、灭失是下列原因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不可抗力; (二)货物的自然属性和潜在缺陷; (三)货物的自然减量和合理损耗; (四)包装不符合要求; (五)包装完好但货物与运单记载内容不符; (六)识别标志、储运指示标志不正确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七)托运人申报的货物重量不准确; (八)托运人押运过程中的过错; (九)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流质、易腐货物; (十)托运人、收货人的其他过错。 (承运人、实际承运人的赔偿责任和追偿问题。) 第五条承运人将货物运输或者部分运输委托给实际承运人履 行的,承运人仍然应当对全程运输负责。 托运人与承运人在运输合同中约定货物在指定的实际承运人运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法律规定.doc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法律规定 篇一: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法律问题务实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承运人的权利义务 在上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公路货运输合同中托运人的权利和义务,这次谈谈承运人的权利义务。 公路货物运输的承运人,是指使用汽车从事货物运输并与托运人订立货物运输合同的经营者。承运人必须是经过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持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单位或个人,国家的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对运输工具、司机进行行业管理,明确职责,确保货运的安全。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承运人作为货运合同的主体一方的权利义务

如下: (一)承运人的义务 1、提供适合运输的运输工具的义务。 运输工具即运输车辆,一般来说是承运人履行合同、提供运输服务的基本条件,(运输代理中的承运人另当别论),提供适合的运输工具则是承运人的基本义务。适合运输的运输工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运输工具具有抵御运输途中通常出现的或能合理预见的自然风险的能力;二是运输工具适合装载合同约定的货物。因此,作为承运人在实际履行合同,负责承运时要做到两点:第一是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要完好,保证运输安全;第二要按照合同约定所运货物的性质、重量、数量等合理调配车辆,完成运输任务。 2、装卸货物的义务。 货物搬运装卸可由托运人或承运人承担,货运合同约定由承运人负责货物装卸的,承运人应严格遵守作业规范,

保证装卸质量。如委托站场经营人或搬运装卸经营者进行货物搬运装卸作业的,应与其签订货物搬运装卸合同,并依据《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第五十四条至六十一条的规定,严格装卸责任和起运前的交接手续。 3、按约定或合理期间内安全运输的义务。 合同法209条规定了“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将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启运前要注意安排装货的车辆、货箱要完整清洁,货物要捆扎牢固,遮盖严密。同时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或者通常的运输路 线将货物运输到约定地点。 运输途中要定时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做到在约定期间内将货物安全、完整、及时运至目的地,交付给收货人,确保义务的履行。防止因承运人的责任造成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逾期运到的违约责任。

铁路运输合同案例

铁路运输合同案例 篇一:运输合同案例分析 马月生为跑运输,于20XX年10月购置货车一辆,并将该车登记在宁厦吴忠市泰安公司名下。20XX年4月1日泰安公司与马月生签订车辆经营协议书一份,双方约定马月生在车辆挂靠经营期间每月向公司交纳服务费150元,同年6月马月生申领到营业执照。 20XX年6月22日,江苏无锡市货运公司因有一批货物需要外运,经与马月生联系,双方签订了运输货物合同书,对货物名称、装货单位、卸货地点、货物运价、付款方式、交货时间以及责任的承担等事项均作了明确约定。货物装载完毕后,马月生聘用驾驶员王某驾车启运。 同年6月23日10时30分许,当该车行至南洛高速公路安徽省界首市段途中,车辆燃起大火,经报警待当地消防人员赶至,货物及挂车已被焚毁。后经消防部门认定,火灾起火部位位于挂车中上部,因现场破坏严重,致该起火灾原因难以查明。同年9月15日经核定此次火灾损失计59.64万元,其中货车挂车损失9.6万余元,货物损失50万余元。 事故发生后,作为托运方的无锡货运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马月生及吴忠市泰安公司承担责任46万元及施救费用。 被告泰安公司以自己不是该起运输合同承运人不应担责为由,要求法

院驳回原告对其公司的诉讼请求。 【裁判要点】 法院认为,原告货运公司与马月生所签承运合同合法有效,且货运公司已履行合同约定义务。作为承运人的被告马月生运输途中不明原因引起火灾致货物毁损,且无证据能够证明该火灾系因不可抗力或货物自燃所造成,因此马月生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被告泰安公司作为马月生车辆挂靠单位,双方又签有挂靠经营协议,且按月固定收取管理费,应视为挂靠车辆法定所有人。同时马月生在与原告货运公司所签运输合同时,承运单位明确为泰安公司,故被告泰安公司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据此,判决被告马月生赔偿原告货运公司损失46万元,被告泰安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争议焦点】 泰安公司是否为承运人?是否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律界点评】 本案是一起运输合同纠纷,根据《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条有关承运人赔偿责任的规定,在承运人不能证明存在免责事由时,承运人应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本案案件事实比较清楚,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案情,很容易认定应由承运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不同于一般的运输合同纠纷案件的是本案的承运人很难确定,实际承运人马月生,而《运输合同》中的运输单位是泰安公司。在原告一同起诉马月生和泰安公司的情况下,承运人的确定,成为解决这起运输合同纠纷的关键。

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疑难问题探讨

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疑难问题探讨 吴宁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货物运输业逐渐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重要而独立的产业,以货物运输为核心的物流业日渐繁盛,因货物运输合同的签订、履行引发的纠纷也随之增多。本文拟对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涉及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一、无资质承运人合同效力问题 现代货物运输主要是第三方运输,即由专门的货运服务企业从事运输活动,而不再像以前由生产商或者收货方自行运送。按照国务院颁布的《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规定,从事货物运输实行行政许可制,由申请人向有关部门申请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车辆营运证后方可进行。从法律角度来说,对从事货物运输行业设置有行政许可,从事该行业的主体应当取得许可,没有获得许可的单位和个人无权从事货物运输行业,其与他人签订的合同也应是无效合同。 但在实务中,存在个别不能依法认定承运人资格的现象,这可能也是导致目前货运市场中主体混杂的一个原因。 国务院条例作为法律的一种,已经对货运行业实行了行政许可制度。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这是一种授权行为,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行政许可,擅自从事依法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承运人在没有取得行政许可的情况下从事货物运输,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法院应当依法认定货运合同无效。 二、无效货运合同的处理原则

货运合同纠纷很多发生在货物运输完毕以后,如何处理无效货运合同纠纷,关系到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慎重对待,合理地平衡双方的利益分配。 在运输合同履行完毕前,如果承运人取得了行政许可,本着促成交易的原则,应当认可货运合同的效力。 对于确定无效的合同遗留问题如何处理,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确立了基本的处理规则:“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货物运输合同中,承运人已经进行的运输活动是无法返还的,因此,应当由对方当事人折价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可以参照运输合同约定的价款确定。在承运人未能完成合同约定义务的情况下,应当由承运人向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综上,在承运人没有从事货运业务的资格时,具体处理是:1.承运人在完成运输任务前取得相应资格的,对方当事人请求按照无效合同处理的,应当不予支持;2.承运人按照约定完成了运输任务的,承运人有权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运输费用;3.承运人未能按照约定完成任务的,承运人应当向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收货人的法律地位问题 在货物运输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一般仅由发货人和承运人参与,收货人并不参与缔约过程。但是,收货人一般却享有收取货物的权利,部分收货人还承担着给付运费的义务。如何解释收货人的法律地位,在理论和实务中均是一个热点问题。

李某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

李某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 上诉人(原审被告)周珍祥,男,1965年1月4日出生,汉族,XXX,住XXX。 托付代理人谭忠良,株洲市中良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湖南德兴瓷业有限公司,住宅地XXX。 法定代表人童新德,董事长。 托付代理人童新武,男,1972年6月24日出生,汉族,XXX,XXX,住XXX。 托付代理人何新根,湖南湘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湖南省醴陵市湘强陶瓷制造有限公司,住宅地湖南省醴陵市阳三石立三路1号。 法定代表人杨燕高,董事长。 托付代理人陈明秋,男,1955年7月10日出生,汉族,XXX,XXX,住XXX。 托付代理人何新根,湖南湘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邹克兵,又名邹毛,男,1963年12月25日出生,汉族,XXX,住XXX。 原审被告李国勇,男,1980年10月4日出生,汉族,XXX,住XXX。 上诉人周珍祥因与被上诉人湖南德兴瓷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兴公司)、湖南省醴陵市湘强陶瓷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湘强公司)、邹克兵及原审被告李国勇公路物资运输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法院(2009)醴民二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9月24日、11月16日、12月21日在本院第十四审判庭公开开庭先后三次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周珍祥的托付代理人谭忠良,被上诉人德兴公司的托付代理人童新武、何新根,被上诉人湘强陶瓷公司的托付代理人陈明秋、何新根,被上诉人邹克兵及原审被告李国勇分不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审理查明,2008年2月初,两原告生产了一批陶瓷产品急需发运到广东深圳,原告德兴公司便寻到被告邹克兵要求发运物资,被告邹克兵电话联系茶陵县个体运输户即被告周珍祥承运。2008年2月9日上午,被告周珍祥安排其雇请的司机李国勇、谭井云驾驶的湘B81898号柳特神力牌厢式货车来原告德兴公司装货,装原告德兴公司红釉满花挖足杯810箱,计48600件,装原告湘强公司十安士贴花奶杯692箱计24976件(湘强公司的货在德兴公司加工),物资装毕后,原告德兴公司将运费6000元交给被告邹克兵,被告邹克兵扣除装运费80元及手续费240元之外,其余的5680元交给了司机谭井云,谭井云收款后便发车运输。2008年2月1 O日03时45分,货车行驶至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421KM+5 OOM处时,由于驾驶员谭井云驾驶机动车转向过头,操作不当,造成车辆侧翻于波形护拦外排水沟,货车物资受损。事故后,货车内的物资被当地群众哄抢一空。同时司机打电话告诉了被告邹克兵,被告邹克兵打电话告诉了原告德兴公司,原告德兴公司派员驱车到事故现场察看。事后,原、被告就物资损失赔偿协商未成,原告于2008年2月21日起诉,要求被告赔偿损失274400元(其中德兴公司161708元,湘强公司112692元),同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查封冻结被告价值27.44万元的财产。该院依法冻结事故车辆湘B81898货车的保险理赔款及查封被告周珍祥位于茶陵县城关镇炎帝中路摩托车家电市场F号楼9号房产的过户手续。另查明,原告德兴公司于2008年3月1日将损失的物资补发给深圳客户胡国林;被告邹克兵从2000年起从事货运信息服务(未办理工商登记)。 原审判决认为:原告通过被告邹克兵与被告周珍祥发生物资运输关系,尽管双方没有在2008年2月9日签订书面运输合同,但双方已形成事实的运输关系,意思表示真实,其运输合同关系成立,应受法律爱护。在运输途中,被告周珍祥雇请的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货车侧翻、物资被损及哄抢,不能如期将原告物资运到目的地,其行为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应当赔偿。原告在事故后重新组织货源补发物资给客户,所耽搁的期限被客户按合同约定罚款,其罚款损失应予赔偿。原告德兴公司要求赔偿事故处理费用1360元的请求,因未向本院提供相应证据,本院不

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机构管理办法

咨询通告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 编 号:AC-276-TR-2014-03 下发日期:2014年1月30日 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机构管理办法

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的鉴定活动,加强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R1),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营人对鉴定机构的认可和备案。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货物航空运输条件鉴定活动(以下简称“鉴定活动”)是指依据现行有效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Doc 9284 AN/905,以下简称《技术细则》)、《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及其他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规章与标准,判定航空运输货物或其样品是否属于危险品,对危险品进行分类、识别,并说明其航空运输条件等活动。  第四条 经营人认为必要时,可要求托运人提供物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或者经营人认可的鉴定机构出具的符合航空运输条件的鉴定报告。  第五条 经营人应当确保所认可的鉴定机构满足

CCAR-276-R1及本办法的要求,并将认可的鉴定机构报民航局备案。    第二章鉴定机构的认可和备案 第六条 经营人应当确保认可的鉴定机构满足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拥有与鉴定活动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和实验室,实验设备通过计量检定、校准或相应的检验;  (三)持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相关认可证书,证书载明相应的能力;  (四)具有与其鉴定活动相适应的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及专业技术人员,上述人员应接受《技术细则》要求的第一类人员培训并合格;  (五)建立样品准确性识别程序及样品保存程序;  (六)已投保赔偿额度不少于200万元人民币的责任险。  第七条 经营人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鉴定机构认可实施细则,明确认可条件和程序,认可的相关文件保存时间不少于认可期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