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文案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文案


• 3、主要的兴趣点或具体的故事
– 兴趣点或具体的故事是节目吸引人的所在,它往往承担 着结构节目和推动话题不断发展的作用。
• 4、结语
– 一般情况下,策划案里会有一段结语的大意供主持人参 考,但主持人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谈话情况即兴灵活调整 。
– 通常情况下,结语会对话题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但 是谈话节目多为多种观点的碰撞,鼓励不同观点的存在 ,所以,在结语里,主持人的价值倾向应该相对隐蔽。
• 现在的电视谈话节目一般都通过前两种方式组织 观众,第一种方式组织的观众谈话质量高,但是 比较分散;第二种通过集体组织,但是对话题的 了解和发言准备不够充分。因此可以将这两种方 式相结合。
• 我们台上不请英雄,台下不请看客,…… ,对那些真正想参加讨论,立志要个说法 的(观众),一个不漏网;对于只想来看 热闹,对话题一无所知的,坚决不让充数 。
反面的例子
• 美国《珍妮·琼斯秀》(The Jenny Jones Show )的嘉宾枪杀暗恋他的情人。
• 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的《谭盾来了》。
嘉宾访问中的应变
• 嘉宾是否合适 – 个性和谈话方式 – 对话题的思考是否存在缺陷(过于肤浅/偏激)
• 话题本身是否需要修正 – 话题切入的角度 – 话题内容的疏漏 – 话题的的意义和深度
策划文案的基本内容
• 选题的依据 • 嘉宾介绍 • 谈话的主要层次 • 主持人的主要串联词
八、谈话现场的设计
• 一个完整的策划案,除了到现场的嘉宾名单,主要还包括 :谈话路径、谈话现场的设计、音乐资料、录像资料、到 场嘉宾的简历或故事、嘉宾的主要观点等。
(一)谈话路径的设计
• 谈话路径的设计是对谈话从头至尾的一个大致的设计和安 排。一般包括:
– ……………………
谈话类节目文案的特点
• 概括性和提示性
– 提纲挈领,思路和层次清晰 – 过细会淹没信息,不利于主持人现场发挥
• 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
– 不是解说词、串联词,只是主持人和工作人员的一个依据。不需要 把每句话都写出来。
– 关键的地方可提供两种以上可能,并提出对策。
• 逻辑性
– 话题应从几个层面展开,哪些层面更有价值,哪些层面有必要展开 ,哪些问题在嘉宾中可能有精彩的回答,哪些问题可以由现场观众 讨论,在哪些地方有可能出现不同意见,哪些不同意见是值得进一 步讨论的,所有的问题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先讨论什么后讨论什 么才能清楚明白等等。
– 关于爱情的话题,我们每个时代都有聊不尽的素材。 我记得有一个顺口溜是这么说的,说是60年代嫁工人 ,70年代嫁军人,80年代嫁大学生,90年代就不说了 ,因为我们都生活在90年代。今天我们要请在座的各 位朋友,一起来听一段发生在50年代的爱情故事。 – ——《四十五年爱情正步走》(《有话大家说》)
均衡搭配; • 语言风格方面的均衡搭配。
2.嘉宾访问
沟通要了解的内容: • 嘉宾的成长经历、背景 • 嘉宾的个人观点 • 说服嘉宾参与现场谈话 • 嘉宾的一些个人特点
沟通的一次性最佳原则
• 所谓沟通的一次性最佳原则,是指一个问题只让嘉 宾回答一遍,以保持嘉宾在现场谈话的新鲜感和兴 奋度。
• 注意: • 一般情况下应该尽量回避节目将涉及的话题,如 果要了解嘉宾的某些观点或情况,应该尽量采用 迂回的方式,或者通过他的亲戚朋友同事去了解 ,以保证嘉宾对现场谈话的新鲜感和兴奋度。 • 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在现场谈话以前不与嘉宾接 触。
– 1、王燕滨
– ①为什么一定要换了这家物业公司?而且用这种方式?后来成功了吗?
– ②你们小区经常有事发生,以前有个官司很著名叫“会飞的湖”,是怎 么回事?
– ③这些事你好像都是领头的,小区那么多人,为什么一定是你?
– 2、舒可心
– ①舒可心先生已经担任了四年的业主委员会主任了,是不是您遇到的阻 力比较小?
• 风趣幽默,很快进入主题,并引起观众的兴趣
• 案例:
–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对话》节目的现场。在我 们的节目开始之前,我想请那些持有诺基亚手机的观众 把你们的手机亮出来示意一下,可以举高一点给我看一 下。如果用商家的话来说,大家算是诺基亚的上帝了, 是吗?那今天我们的节目就为大家请来了上帝的仆人, 并且是最大的那位仆人,有请诺基亚集团的董事长兼首 席执行官约马·利奥拉,有请利奥拉先生!欢迎来到《对 话》,我们先在这站一会儿好吗? ——《挑战利奥拉》(《对话》)
(二)思路:话题的价值取向和谈话脉络
• 选题策划会需要重点讨论的几个指标: 1. 确定话题的价值,话题能谈到什么程度; 2. 确定话题的角度,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谈话节目会 选择不同的角度; 3. 提升话题的价值和内涵,使其具有独特性并能引起大多 数人讨论的兴趣; 4. 争论性的话题应该评价争论是否具有实质性; 5. 个案题材要评价它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积极意义; 6. 确定谈话的基本走向,即怎么谈,遵循“大方向,小变 化”的原则。
尊重嘉宾的知情权
• 如果栏目还邀请了其他嘉宾或者其他与嘉宾有关 的人,应该注意: – 应该是善意的,本着增加节目戏剧性的良好效 果的目的,而不是要使嘉宾难堪,甚至造成嘉 宾临场退席,导致节目“停摆”的严重后果。 – 如果邀请的是与嘉宾意见相左甚至是敌对的人 时,应该事先告知嘉宾。 – 能够很好地控制现场。
–遴选机制——对选题进行评价和筛选 –策划机制——对选题进行符合栏目特点的设计 –应急机制——根据突发新闻事件迅速确定选题 –储备机制——储备选题保证栏目顺利稳定进行
(一)确定选题
• 对选题进行初选的原则和依据:
1.栏目自身定位和收视群体; 2.制作团队的特点; 3.选题的可操作性; 4.选题的性质,寻找独特点
话题类型
• 观点讨论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 个案分析类:具体的人和事
观点讨论类话题应具备的特点
• 应该是一个软性话题 1.与许多人相关 2.尽量避免过于激烈的情绪和过于偏激 的观点 3.避免使谈话变成相互攻击
• 应该是大家感兴趣、正在关心着的话题 • 应该是可以引发良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观点
的话题
4. 能够请到演播室的访谈嘉宾和他们的基本情况。
五、资料收集
• 文字资料 • 声像资料
– 录音、录像、照片等 – 节目组筹备节目时拍摄的资料 • 实物资料
六、现场观众的选择
• 现场观众的作用: – 参与节目 – 代表公众舆论 – 营造现场气氛 – 看客
选择现场观众的途径
• 通过来信、来电、电子邮件自荐参加; • 通过外联人员组织观众; • 委托专门的公司选择和组织观众。
——关秀(《实话实说》策划人)
七、文案写作
• 策划文案举例:
–1、《实话实说·想要当家不容易》策划案 –2、《艺术人生·张瑜 郭凯敏》策划案
想要当家不容易
• 嘉宾
– 王燕滨:背景大西洋城业主代表 – 舒可心:北京朝阳园业主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
• 特别观众
– 苏德强:新康家园业主代表 – 潘 琪:世纪城业主代表
(三)嘉宾的类型
四、嘉宾人选 • 电视谈话节目嘉宾的类型: 1.1.与话题关系密切的当事人 2.2.在某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的专家
1.嘉宾个人素质
• 生活态度积极,能够善待他人; • 有见解有个性,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随波
逐流; • 善于思考,思维清晰,表达流畅; • 坦率诚恳,愿与人真诚交流; • 比较宽容,能倾听理解他人; • 个性比较外向,能尊重他人; • 能够接受公众对自己的评判。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 电视谈话节目(Talk Show)是“代表 所有脱稿交谈,即兴对观众谈话的电视节目 ”。——《电视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 f Television, Press of Oxford,1997 –人际的口语化传播 –即兴的、双向的口语传播
我国对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 ⑦业主有什么权力?业主是上帝?
– ⑧业主委员会成立的困难是什么?业主委员会有什么权力?主任 谁来当?
– ⑨开发商是业主吗?
– ⑩炒掉现在的物业公司能解决问题吗? – 五、进观众 – 还有什么问题?同意哪种方案?你的建设性意见是什么?有什么
设想? – 六、结束设计(乐队——好了歌) – 人人都说有放好,谁知烦恼少不了; – 想要当家不容易,纷纷扰扰免不了; – 世人都说有房好,有了管家愁坏了; – 花钱请来大老爷,趾高气扬受不了;
• 广义:指所有以面对面口头交流信息为主 的电视节目,它涵盖了演播室主持人与嘉 宾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访谈节目。
• 狭义:是指在一个相对限定的谈话现场, 主持人和嘉宾、现场观众进行的群言式的 讨论。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
• 按照谈话题材划分: – 新闻时事类、社会话题类、娱乐话题类 、专业话题类、生活情感类
– 主持人开场白的设计 – 谈话的基本结构和谈话进程 – 主要的兴趣点或具体的故事 – 结语
思考
• 如果你是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你的开场白会考虑哪些因素 呢?
• 怎样才是好的开场白?
1、主持人开场白的设计
• 要简洁,三言两语,提纲挈领抓住谈话的要点, 而且要富有创意,能激发观众参与谈话的热情
• 案例:
• 短片1
– [开场语]大家都知道以前由福利分房,房管所管着房 子,住着每月不用交什么钱。现在很多人住进了自己 买的房子,有自己的私有财产,但每月还要交一笔物 业费,这一掏钱啊,就容易惹出麻烦事了。请看大屏 幕。
• 节目进程(布置彩绘牌、笔)
– 一、短片(大西洋城换物业管理公司) – 二、两个较真儿的主(介绍嘉宾、舒可心——主任与专家)
不宜做嘉宾的人
• 爱打官腔,言不由衷者; • 表现欲极强,不能倾听者; • 没有主见,追随大流者; • 不解人意,难以沟通者。
嘉宾与话题的关系
• 对话题有比较成熟见解的人; • 对话题有一个认识过程的人; • 对话题有亲身经历、有故事、有争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