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达标的5个要点
血糖一直是糖尿病患者看中的指标,如果波动过大会感到身体不适,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糖尿病患者如果无特殊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为正常。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还需要注意哪些?
规律服药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药吃多了会伤肝、伤肾,所以能不吃尽量不吃,这是错误观念。
长期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才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按时用药才能将“三高”控制在理想的范围,降低多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血糖自我监测
因人体血糖值一天24小时有不同的变化,最好养成天天监测血糖的习惯。
血糖控制达标且稳定的病友至少一星期选2天测试早餐及晚餐的饭前和饭后的配对血糖,才能了解当餐的药物或食物量是否适当。
积极处理身体的不适
一旦出现头晕、发抖、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状(血糖值<=3.9mmol/L),应立即给予10~15克可快速吸收的糖,不然糖友有可能因脑部缺氧而造成脑部损伤。
若有口渴、多尿、疲倦、视力模糊等高血糖症状,也需要积极寻找原因并及时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适合自己的最佳控糖模式
与糖尿病为友,控制糖尿病,做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做一定不会成功,要积极面对糖尿病相关的管理问题,多学习糖尿病知识,多与糖尿病患者和医生交朋友,寻求家人的支持,必能找出照顾自己的最佳模式。
减少并发症的危险因子
肥胖是糖尿病患者最大的危险因子,体重过重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一旦罹患糖尿病必须先控制体重。
足部问题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足部循环及神经检查,积极戒烟及控制“三高”,保护足部,可减少足部溃疡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患病率较高,且与微血管病变有关,所以每半年需至牙科检查。
定期接受流感疫苗及肺炎链球菌疫苗注射,可减少肺炎等感染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