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聊城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聊城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聊城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闭卷考试,请注意分配答题时间。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人民宪章》发表B.《共产党宣言》发表C.《资本论》发表D.《权利法案》发表3. 文化的产生不能离开自然环境。

下列内容中,代表东方文化成就的有①《荷马史诗》②《俄底浦斯王》③《天方夜谭》④麦加大清真寺⑤巴黎圣母院A. ②③④B. ①②⑤C. ②③④⑤D. ③④4.宣扬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是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5.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和平方法”指的是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无偿没收 D.赎买政策6.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代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他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7.十九世纪中期,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中不包括A. 美国南北战争B. 日本明治维新C. 俄国1861年改革D. 美国独立战争8.“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A.发动武昌起义B.领导南昌起义C.发动秋收起义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9.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

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0.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1.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12.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

”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13.“1793年3月,反法同盟组成,陆续有7个国家参加。

它们从四面八方向法国攻来。

”“反法同盟”的此举,是为了A.推翻罗马教廷统治B.干涉法国大革命C.颁布《人权宣言》D.参加凡尔登战役1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毛泽东1949年9月21日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的著名讲话,同时也是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之一。

这句口号是指中国实现了A.社会主义B.国家富强C.民族独立D.全国统一15.“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共55 分)16. (20分)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材料二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到唐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掀起了“中国化运动”,把日本民族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这次运动规定:凡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给6岁以上的男子ロ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私奴婢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数。

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

班田农民担负租庸调(地租劳役、各种税收)。

(1)材料一提到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6分)(2)材料二中所说的日本发生的“中国化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中所表达的内容反映了这次“运动”的哪项具体措施?(6分)(3)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4)结合以上两则材料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分)17.(19分)一个国家要想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除了要解放思想,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60年代,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请分别写出两国改革的领导人。

(4分)(2)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都走上了什么道路?(2分)(3)中国近代史上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掀起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什么?(3分)(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请问这次会议的政治路线是什么?(4分)(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3分)(6)结合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谈谈你对今天改革的认识。

(3分)18.(16分)阅读材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及时而大胆地向敌占区进军,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党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健的领导核心。

材料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亚洲太平洋等战场的巨大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

苏、美、英等盟国给中国抗战以人力、物力的援助。

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以各种方式支援中国。

所有这些,都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

——以上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1月第34次印刷材料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苏联、英国的援华物资通过陆路、海路和航空运到中国,支援了中国的抗战。

为此,美国的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国际的物资援助和供应是维持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中国取得十四年抗战胜利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评论材科三中美国学者的观点。

(8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C2.B3.D4.D5.D6.D7.D8.D9.B 10.C 11.D 12.B 13.B 14.C 15.C二、非选择题(共55 分)16.(1)统一度量衡、奖励耕战等;作用: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2)大化改新;政治:加强中央集权,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经济: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3)日本确立了一套当时十分先进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4)改革使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等17.(1)俄:亚历山大二世;日:明治天皇(2)资本主义道路(3)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4)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5)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6)改革一定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态度一定要坚决,改革一定要有强有力的领导者的支持。

18. (1)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欧洲、亚洲太平洋等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胜利的有力支援;国际支持和援助。

(8分。

每点2分,任意4点即可)(2)美国学者强调国际物资援助和供应对于中国坚持抗战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的观点具有片面性。

(2分)抗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这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2分)国际援助改善了中国抗日的物资供应,有利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促进中国战局的积极转化,是促使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