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概述(共 36张PPT)

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概述(共 36张PPT)


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由上级主 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职责的部门,组织对生产单位进行的 安全检查。
根据《工会法》及《安全生产法》的 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应定期或 不定期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安全检查。重点 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规的贯彻执行情 况,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的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保 障情况,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等。
3编制整改计划
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项进行汇总归 类,对容易整改的问题项应立即落实整改; 对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的问题项及难以整改 的问题项编制在整改计划中,对威胁安全 生产的重大隐患还应制定防范措施,做到 安全措施到位。安全保障到位,强制执行 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并将整改计划以正 式文件形式下达。
4整改验收
或国家或地方政府等单位组织的检查。
• 1安全检查的任务
• 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事故隐患并督促整 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 2安全检查的的形式 • 安全生产检查分类方法有很多,习惯上分 为以下六种类型。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 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4.专业(项)安全生产 检查 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6.职工代表
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 的巡查
安全生产检查方案
制定安全生产检查方案是开展安全 检查的工作总部署。检查方案内容包括: 总体要求、组织机构、检查范围及时间、 检查内容、工作安排、工作要求等。 1总体要求 开展本次检查活动的目的、意义和 重要性等。 2组织机构
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若干工作组 (或专业小组),确定个工作小组的组
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是对某个专业 (项)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 全问题进行的单项定性或定量检查。 如对危险性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 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管理性或监督性定量 检测检验则属专业(项)安全检查。专业(项) 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 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 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 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 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 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 的原则进行确定。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 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 等应加强检查。一般应重点检查:易造成重 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 压力容器、起重设备、有计划、 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一般由生 产经营单位统一组织实施。检查周期的确 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性质以 及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确定。定期安全 检查一般具有组织规模大、检查范围广、 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等特点。 定期安全检查一般和重大危险源评估、现 状安全评价等工作结合开展。
4检查内容
5工作安排
① 工作部署阶段 ② 现场检查阶段 ③ 整改验收阶段 ④ 总结报送阶段
安全检查的实施
政府及上级部门进行检查可采用“四 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 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接奔基层、直插 现场)的形式,做到“全覆盖、零容忍、 严执法、重实效”。 1编制安全检查提纲或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提纲或安全检查表由各小组 长负责编制,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2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是由生产经营单位
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组 织进行的日常检查。一般来讲,包括交接班 检查、班中检查、特殊检查等几种形式。 交接班检查是指在交接班前,岗位人员 对岗位作业环境、管辖的设备及系统安全运 行状况进行检查,交班人员要向接班人员说 清楚,接班人员根据自己检查的情况和交班 人员的交代,做好工作中可能发生问题及应 急处置措施的预想。 班中检查包括岗位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 由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组织,检查内容和范 围则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 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检查,如 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 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 • 由于节假日(特别是重大节日,如元旦、春 节、劳动节、国庆节)前后容易发生事故, 因而应在节假日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 检查。
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
安全检查就是对电力生产过程及安全 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危险有害因 素、设备设施的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 事故隐患、危险有害因素、设备设施的缺
陷存在状态,以及他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
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危险
安全检查方案制定和实施
安全检查包括企业自查、上级检查。 其中企业自查是企业内部组织专业人员进 行的检查,通常是以专业组长负责制,或 者以单位(部门、车间、班组等)组织的 自查;上级检查指本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岗位的自行检查, 一般应制定检查路线、检查项目、检查标 准,并设置专用的检查记录本。 岗位经常性检查发现的问题记录在记 录本上,并及时通过信息系统和电话逐级 上报。一般来讲,对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的情况,岗位作业人员应根据操作规程、 应急处置措施的规定,及时采取紧急处置 措施,不需请示,处置后则立即汇报。有 些生产经营单位如化工单位等习惯做法是, 岗位作业人员发现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
2开展检查
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安
全检查提纲》,以及各工 作小组或各专业组的分工 情况,检查人必须按照
2开展检查
① 查隐患。深入生产现场,检查现场设备、 设施、安全卫生措施、生产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以及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等。 ② 查整改。针对查出的问题项,检查是否 编制了整改计划,是否按照整改计划认 真落实整改验收工作,整改后的效果是 否良好。 ③ 查事故处理。检查对发生的事故是否及 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检查是 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