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精品课件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精品课件
3.考查内容及要点方面。如:将文言文当作文学作品来考,“16. 下 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浙江卷);高考改 革要求重视传统文化,多套考卷增加了文化常识考查题,而浙江卷则体现 在对《论语》的理解与评价上。
(四)在命题角度、设题形式、考查要求上,努力创新,积极寻求新的突破 如:
2020年III 卷《记忆里 的光》
2020年山东 卷《建水记 》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作者 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情 感把握)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 统摄全文的。(脉络结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本文艺术特 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 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选材特点)本文采用空间和时 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线索思路)
选文特点:思想性强,文质兼美;全部为能吏、循吏、清流,不选酷吏;多数为
一人多事,但也有一事多人。
选文变化:2017年以前不选重文,其后,不避熟文、重文。
考查内容
(1)以考查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翻译)、分析概括能力(断句、概括分析内 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为主;对鉴赏能力不作考查(浙江卷例外) (2)注重综合考查,强调运用知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文言文的静态知 识和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放在学考中考查。(地方卷仍放在高考卷中考查)
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8.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6分)
2020年Ι卷 考查:分析人物心理/ 分 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1 确的一项是
3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
一项是
态度的能力。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学以致用)
3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 深入到菜市场、胡同、小巷感受建 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 水的细节和传统特色。
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
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 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 展现建水人悠闲安乐的生活状态。刻开始。 Nhomakorabea稳
步 推
稳 内容稳定
考察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
进
难度稳定
利于学生正常发挥
科
阅读
学
理解
信息
语言
科
整理 关 键 表达
学
考
查
应用 能 力 辩证
写作
思维
批判性 思维
(一)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融入新的改革理念,积极探 索新的路径。
改革着力点:体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 能,突出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重视题目的情境化设 计。
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 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 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 新一个阶段。
……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 试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 领。不分良莠地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往年 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 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 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 者对话。
——教育部考试中心 刘芃《考试文集》
介绍建水城的历史、概貌及自己的感受。
于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 写建水独特而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 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 风貌。
后六面里,,高“二明洪丈武七二尺十。为年门建城四。,砌东以迎晖砖石,,西周清围远,景聚象焦和临饮安食饭特店色,。借此展示建水繁华 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
宣传画赏析。6.(2)分别简要评价图1、图2的创意。(浙江卷) (五)重视与教材的关联,充分发挥“引导教学”的作用
如:7.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 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全国2卷)
二 2020年山东卷评析
全国语文Ι卷与新高考卷Ι卷1-3题考查对比
一、将原来的论述类文本和非(连2续02文0年本全整国1合卷,) 选用两篇非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
“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连续性文本(将来可能不限于两篇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
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二、原文本包含叙述、说明、C议.文论章多在种论证表结述构方上式,先,引现出在论主题,再提出观点,然后
2020年Ⅱ卷 考查:分析小说中人物心 理情感及变化/筛选并概括 文中信息
2020年Ⅲ卷 考查:梳理概括文章情节, 分析脉络层次/散文的标 题脉络
文言文选文
全国卷选文范围、体裁:不出“二十四史”,全为史传文。(地方卷不局限于
此,2020年天津《陆放翁家训序》[陆游]、江苏《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 浙江《上曾子固龙图书》[张耒])
一 2020年全国高考概览
立
德
守 正
树 人
创
新
语
修
逻
文
厚植家国情怀 关注使命担当
正 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五育并举
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的有机融入 思考国家未来,关注人类命运 传承文化底色,发扬奋斗精神 取材多元全面,体现全人理念
凸显学科关键能力 尊重语文学科特点 强调思辨能力考察
结构稳定
顺序、赋分无变化
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9.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2019年Ι卷 考查:形象、中心 设问:手法、技巧 能级:D(F)
2019年Ⅱ卷 考查:形象、情节 设问:手法、结构 能级:D(F)
2019年Ⅲ卷 考查:景物描写、细节 描写 设问:作用、赏析 能级:D
一号等等。
(三)在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上,体现出多元化理 解。
1.文本分类。如: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单用和并用(全国3套),社 科类和科技类文本兼顾(江苏),将信息类阅读文本合并(山东、天津、 浙江)
2.考查能力要求方面。如:全国卷和山东卷不再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 句式单独考查,其他试卷都还作为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天津卷,还保留着 各种文言文原始题型。
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要选用以议论为主的文本。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 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三、不再从文章的结构、论点、论据等文章学的角度考查,
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理解、提供、整合、加工。
四、采用主客观混合的题型考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建水记【注】(之四)
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 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下定义就是用判断的形式把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揭示 出①来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 结两合种的形特式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 其1.演种化概的念过+是程+为种研差究(对突象出,特④征探或寻本这质些属现性象)产+属生概、念形成 及2.其种演差化(背突后出的特原征因或和本规质律属。性)+属概念+叫+种概念
(二)在选材方面,重视文化传承,彰显时代特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文化传承:《孝的家庭伦理意义》《艺术品历史物质性》《谈谈〈古文
观止〉》《历史地理学》《谈谈诗歌朗诵》等等。 前沿科技、时尚文化:航天发射、弹幕文化、网络阅读、食物能量、有
氧运动等等。 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精准扶贫、新基建、国家防疫、中国面孔、天问
比较表达效果。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 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山东卷)
跨文本阅读。22. 请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 者的小诗。(天津卷)
阅读表格。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江苏卷)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
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 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
步骤:找属概念,找种差,整合表达 四个历规史则地:理1.学种是属以相自称然(和人人是文…地…理生现物象[高的等产动生物、]形)成 (及知其识演分化子的是过…程…为精研英究[对脑象力,劳探动寻者这])些现象产生、形成 及2.其不演能化循背环后;的3.原不因能和否规定律;,不具能有比时喻空。结合的特征的现 代淘地汰理六学种的信分息支:学重科复。信息、比较信息、原因背景信息、 描写信息、影响作用信息、举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