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土地调查与制图
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意外的机关、部 队、团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 行政辖区范围界线。
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并量算出各地类面积。 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出土地总面积和各 地类面积。 编制分幅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编写调查报告,分析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 利用土地的建议。 编写土地利用现状报告,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结。
目前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已从定性和定量研究,发展到 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预测和预 报。当前,GIS、GPS的迅速发展,使得RS在土地资源调 查中的应用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一 以目视解译为主的遥感调查方法
20世纪50年代 我们开始利用航片
(1)准备阶段
进行林地调查,第
土地资源调查准备阶段的
(2)RS与GIS结合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要点
RS与GIS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支撑现代地学的空间技 术工具,其中GIS是分析空间数据的有效工具,RS是空 间数据采集和分类的有效工具,两者的结合,既发挥了 RS快速为GIS提供各种空间数据,同时又发挥了GIS空间 数据的分析功能,提高RS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和分析精 度。
2.地籍调查的类别
(1)根据调查时间及任务的不同,地籍调查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 地籍调查。
(2)按区域的功能不同,地籍调查可分为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
3.2.4 地籍调查
3.地籍调查的原则
(1)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 (3)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 (4)符合多用途的原则。
A 地类调绘
。
C
境界与土地权属 界的调绘
B 线状地物的调绘
D 地物补测
3.1.3 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方法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是近20年来发 展比较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 空间探测、环境监测、资源勘察、气象预报、城市规划 等领域,遥感技术应用于我国的土地资源调查始于20世 纪5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应用卫星遥感。
(2)野外实地研究。
(3)室内研究和总结。
3.2.3 土地类型调查
5.土地类型的综合剖面分析
(1)选定剖面 线的位置 山地基本的 土地类型综合 剖面、
辅助性剖面
Click to add Text
(2)确定综合 剖面图的比例尺
包括水平比 例尺和垂直比例 尺
Click to add Text
a.拼接分幅图。
b.分幅底图的清绘。
c.图面设计。
三 内业工作
(4)成果整理
成果的整理包括原图复制和编 写调查报告两个方面。
其中编写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 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 济概况;调查所采用的工作底图及 工作过程;调查区内土地数量、质 量与分布;调查区土地开发利用的 意见。
(1)建立土地数据库,为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2)为土地评价服务 (3)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4)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服务 (5)为土地资源科学研究服务
3.2.3
3.土地类型调查的分类
土地类型调查
(1)一般目的土地类型调查 从土地本身综合属性出发,揭示土地的形成、特 性、结构和地域分异规律,并不偏重于考虑某种具体 的土地利用或开发活动的目的。
查清各用地类型的数量、
质量、分布状况,为国家和 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 规划、土地保护与开发提供 基础资料。
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状况
等,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 服务。
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
验、教训及存在问题,为国 家和区域制定土地资源管理 对策提供依据。
3.2.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3.2.2 土地资源质量调查
2.土地资源质量调查的目的 土地资源质量调查的目的是反映土地的质量水平, 因而并不是每次必须对土地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的每个内容进行全面的调查。
土地资源包 括土地的数量和 质量两个方面, 要充分、合理利 用土地资源,除 了要了解土地资 源的利用现状和 分布外,还要充 分掌握土地资源 的质量性状。.
该方法存在成图周期长、不易存储、不易修改等缺 点,因此便引入了遥感动态监测。
(1)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内容
主动发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信息; 准确、快速地获取不同时期土地信息的数据和特性; 将不同时期的土地信息进行空间分析,获得土地变化信息数据; 土地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与可视化; 方便快捷地输出成果图件。
(4)野外验证
a.抽样验证 b.野外不从调查 c.勾绘境界
(3)目视解译
目视解译是在室内根据 影像的成像规律与特征以及 其他有关可靠资料(包括地 形图、专业用图及实地收集 的判读典型 样片等)用肉眼 来确定各种土地类型的位置 和范围的工作。
二 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方法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主要是对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 状、土地质量等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进行监测。常规的 外业调查监测方法主要是依靠测量工具(平板仪、经纬 仪等)进行变化信息的空间测量,以纸为介质来贮存土 地资源信息。
(3)综合剖面 图的组成 包括剖面 图、带状图和 土地类型描述 表三个组成部 分。
Click to add Text
3.2.4 地籍调查
1.地籍调查的含义
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 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 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 记、核发证书作好技术准备。
土地调查与制图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LOGO
第三章 土地调查与制图
3.1土地调查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3.2土地调查的内容 3.3土地资源调查制图
3.1 土地调查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3.1.1土地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准备工作阶段 (二)外业调绘阶段 (三)内业工作 (四)检查验收
三 内业工作
(1)转绘工作
。
外业调查整饰完毕的专业图,都要转绘到 地形图上,方可进行面积量算和编图。
由于航空像片为中心投影,因此在转绘到 相应地形图上时要有纠正的过程。用地形图和 像片平面图做调绘底图完成的专业图,可直接 转绘到聚脂薄膜地形图上。卫片可看为近垂直 投影,以其为底图调绘的专业图也可直接转绘 到地形图上。用单张航片调绘的专业图,一般 要先纠正和转绘到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上。
3.1.1 土地调查的一般程序
土地资源调查是综合性特别强的科学工作。它涉及到 土地管理、地学、土壤学、测绘学等多门学科,要求 调查人员具备上学各学科的知识和科学素质。
首先应根据任务和调查的技术规程,初步拟定总的工作 计划。其内容一般包括:调查的项目、内容、精度要求、 工作阶段的划分和时间安排等。
(2)特殊目的土地类型调查 具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尤其在分类的主要依据
和指标上,较多考虑到与该服务目标有关的内容。如 某种作物的栽培、荒地开发、水土保持、城市或开发 区建设、自然保护等。
3.2.3 土地类型调查
4.土地类型调查的步骤
(1)全面收集和详细分析现 有各类图件资料,进行土地类型 的室内预研究 。
(一)外业调绘前的准备工作 A 路线勘察 B 制定工作分类系统 C 室内预判
(二)外业调绘工作阶段 A 外业调绘工作的一般程序 B 样区调绘验证
3.1.1 土地调查的一般程序
1、转绘工作 2、量算面积
.
3、编图与图面整饰 4、成果整理
3.1.1 土地调查的一般程序
土地调查的成果是不同级别的资源的数据,不 同于一般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所以得到的图件与数 据表格等都要经过相关技术部门检查验收。检查对象;主要是各种地类的判断,地类界 线的精度、线状地物的量测、新增地物的补测以及外 业调查手簿等;此外,内容工作着重检查转绘精度、 面积量算精度以及成图质量等。
一次全国土地利用 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
现状详查应用了航 各种需要的资料,包括地形图、
空遥感技术,目视 航片、卫片、反映社会经济状
解译是其中手段之 况的图件和文字资料等。
一。
(2)野外踏查, 建立解译标志
在野外踏查、分析 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土 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类型 分类系统。
(5)转绘成图
不论是卫片还 是航片,在转绘成 图过程中,主要的 工作就是误差校正。
三 内业工作 (2)量算面积
在转绘好的以地形图为基础 的专业图上进行地类面积量算。
面积量算应遵循以下原则:
a.以图幅为基本控制。
b.分幅进行量算。
c.按面积比例量算。
d.自下而上逐级汇总。
三 内业工作
(3)编图与图面整饰
整饰工作包括分幅图的图面注记 和线画的进一步核对与清绘,达到 无一遗漏和错误,以及图面整洁美 观的目的。编图是指编绘原图,它 包括分幅图的拼接、绘图,以及图 面设计等内容。
4.地籍调查的单元和内容
地籍调查的单元是一宗地。所谓一宗地是指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 的独立权属地段,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位。
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个方面。其中权 属调查又分为宗地权属调查、界址点认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等 三项工作;地籍测量又分为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碎部测量、基本 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等四项工作。
(1) 野外测绘填图方法的技术要点
A 选择调绘路线 B 地形图的定向
C 确定调绘站点 的图上位置
D 调绘填图
(2) 土地利用现状的外业调绘
外业调绘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
的重要环节,调绘的主要内容有地类 界线的调绘、线状地物调绘、权属界 线和境界线调绘、新增地物的补测等。
(2) 土地利用现状的外业调绘
资料准备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所需要调查地 区各种专业图件与数字、文字资料、工作底图(地形 图、遥感图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