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第一章1.试说出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3个主要方面. p.6答:1)视听教学运动推进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2)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3)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2.简述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的教育技术定义的内容. p.10/11答: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简述我过教育技术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 p.14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教育技术;2)发展的不仅是装备与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核心;3)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教学媒体教材建设;4)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是人;5)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是发展教育技术的先导;4.信息加工学习原理可以描述为哪4个方面的内容?p.16/17答:信息流.人的加工信息能量是有限的,记忆取决与信息编码码.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哪4个要素? p.18答: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3)学习是渗透性的;4)学习是自我评价的;6.简述现代建构注意观的学习具有哪6个特征?p.19/20答:积极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累积性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诊断性的学习、反思性的学习。
7.简述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内容。
p.218.简述施拉姆交互模式的内容。
P.22施拉姆模式:传播的循环模式,强调反馈,并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香农—施拉姆模式:在香农的传播模式中加入反馈环节,并强调只有信息源与信宿的经验领域内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传播才能完成。
9.简述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
p.22答:是把系统方法定义为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逻辑过程的组成是: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并组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惊醒实施,评价效果,对系统的整体或部分做必要的调整或修改.10.斯金纳根据强化作用理论提出的程序教学包含哪四个组成要素?P.34这四个要素是:包括输入、输出、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
11.简述发现学习有哪4项优势和作用? p.34答:1)提高智力的潜力;2)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3)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第二章1.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P.501)学生泊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
3)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武装自己。
4)学生的学习要发展能力,培养品德以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简述加涅提出的学习过程的8个内部阶段。
P.53/54接受神经冲动的模式、特征的选择性知觉、短时记忆贮存、长时记忆贮存、提取、反应组织、作业反馈、强化。
3.皮亚杰提出,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的关系不是简单的S→R,而是S→AT→R。
试述S→AT→R的含义。
P.55AT是主动同化刺激S于结构T的结果,A是大于1的系数,刺激S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T,才能成为AT,才能引起一定的反应R。
4.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比低级机能在结构上多一个中介(或中间环节)X,即A→X→B。
试述A→X→B的含义。
P.55/565.简述学习风格构成的3个层面。
P.61心理性层面、生理性层面、社会性层面。
6.谈谈教学活动过程有哪几个要素?P.65 并简述各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意义。
P.65-67要素: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没有这个要素,教学就失去了目标。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离开这个要素,就不能引成教学的双边关系。
教学内容是一定的科学知识,没有这一要素,“学与教”就失去了基础的前提。
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载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7.试分析三种教学结构各自的优缺点。
P.71/72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缺点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难以全部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搜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但是,这种教学结构往往会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不仅适用于指导课堂教学,也可适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和网上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8.学习资源具有哪几类形态?P.84教育人员、教育材料、教育工具、教育设施、教育信息、教育策略。
9.教材里对媒体理论介绍了哪些观点。
P.94/95麦克卢汉的观点、克拉克的观点、贝茨的观点、布鲁纳的观点、戴尔“经验之塔”的观点。
10.试述教学媒体的四种选择方法。
P.961)问题表型是列出一系列有关媒体选择的问题,引导选用者通过思考、回答,逐步发现比较适合的媒体。
2)矩阵型是两维排列,以媒体的种类为一维,以教学功能及其它考虑因素为另一维,然后用某种评判尺度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
3)算法型通过模糊的数量计算,确定媒体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值关系。
4)流程图型是流程图建立在问题模型的基础上,通常先确定过程和分解过程的按序列排列的步骤。
11.简述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模式过程。
P.56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来知觉信息,然后进行主动建构的以及生成意义的过程。
第三章视听媒体教学基础1.为什么听觉有方向感? P.114人们是运用两只耳朵同时听声音的,当某一声源至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时,此时两只耳朵虽然听到的是同一声波,但却存在着时间差和强度差,它们成为听觉系统判断低频声源方向的重要客观依据。
对于频率较高的声音,还要考虑声波的绕射性能。
由于头部和耳壳对声波传播的遮盖阻挡影响,也会在两耳间产生声强差和音色差。
总之,由于达到两耳处的声波状态的不同,造成了听觉的方位感。
2.试说出视觉图像的种类和构图的要素。
P.118/119视觉图像的种类:真实的、模拟的、类比的、结构的。
构图的要素:平衡、线条、形状、质地和色彩。
3.试说出传声器的用途和种类。
p.123/124用途:将声波信号(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电能);种类:动圏式、电容、驻极体电容、无线传声器4.使用传声器应注意哪些事项? p.127使用传声器应该注意的事项:阻抗匹配、连接线、工作距离与近讲效应、声源与话筒之间的位置、传声器的使用要求。
5.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有几种方式? p.142\145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有两种形式:定阻抗输出式扩音机的配接;定电压输出式扩音机的配接。
6.说出视觉媒体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
p.146\148教学功能:典型示范,反复训练;创设情境;因材施教;及时反馈。
教学方法:示范法、比较法、情境法、配画放音法。
7.简述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过程与录制方法。
p.150/151设计过程:确定内容和时间长度,编写稿本和确定录音方法,组织录音,编辑加工,编目储存。
录制方法:传声器录音和线路录音。
8.试说出单个摄像机拍摄的基本步骤。
p.1641、扛起摄像机2、装入录像带3、将灯光射向被拍摄的对象4、调节按钮,使图像处于最佳状态第四章计算机教学基础1.简述网上教学形式。
p.251-256讲授形式、个别指导教学形式、讨论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CAI的基本模式有哪些?p.217-219(课件的类型)1) 教师讲解、演示模式;2) 学生操作、练习模式;3) 网络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的一种教学模式);4)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5) 个别化教学、个别化学习模式;6) 虚拟仿真(模拟)学习模式;7) 基于局域网、广域网甚至Internet网的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学习模式。
3.简述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处理特点p.207-2111)音像信息的数字化处理;2)模拟信号数字化;3)数字信号压缩;4)多媒体的压缩。
4.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策略设计。
p.225/226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中通常采用窗口、菜单、图标、按钮、对话框等构件构成人机-交互界面,以鼠标、触摸屏、声音选择作为主要输入手段,辅之以键盘输入、每一步都有直观的操作提示。
第五章组合媒体教学基础1.简述学校媒体组合教室的概念和组合形式。
272媒体组合教室:在一间教室中,将多种教学媒体经过一定的设计和组合,构建成一种有效的体系,从教学环境角度看,它就是多种媒体教学环境;而作为安装了这一系统的教学场所,它就是组合媒体教室。
组合形式有:录音-投影仪组合;影碟机(或录像机)-电视-投影组合;多种媒体的组合。
2.试从功能上分析4种语言实验室的教学特点。
答:常用的语言实验室有四种类型:1、听音型的语言实验室,主要用于语言听力训练。
2、听说(AA)型语言实验室,在听音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传声器、放大器、呼叫装置和相应的控制电路,从而组成了双向对讲系统。
3、听说对比(AAC)型语言实验室,在学生座位上具有跟读功能的录音机,以及相应的放大电路、为学生提供听力、发音训练和录音对比功能。
4、视听对比(AVC)型语言实验室,在听论对比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功能,做到视听同步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P274)3.简述计算机教室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答:计算机教室的基本形式有两种:1、普通计算机教室;特点:单机运行,只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有用,限制了设备和教室的利用率,不利于进行集中教学和集中管理。
2、多媒体网络教室;特点:可以提供各种网络化的教学环境,适应了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
(P278)4.试述视频演示仪的功能和特点。
答:视频演示仪是一种新型的视频演示工具。
它可以让演讲人在课堂和会议室里简单方便地将印刷物、幻灯片以及立体实物等清晰、逼真的显示在电视频幕或投影频幕上。
其展示功能将光学实物投影器、反射试投影器、透射试投影器、幻灯机、X光片显像仪等仪器的特点综合为一体,可完全代替传统的投影仪、幻灯机等平面、立体展示设备。
(P286)5.什么是域名、工作站、网络服务器?p304 306 307域名:由于IP地址是一串数字,对于用户来说很难记忆,就又采用了一种简单明了的,便于用户记忆和理解主机地址的方法,人们称其为域名。
工作站是一台客户机,即网络服务的一个用户。
网络服务器:网络中可提供某种类型网络服务的实体。
6.透射式投影仪的教学应用。
答:(1)书写法,这是最基本、最常用、最简便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