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2015.9.16
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2015.9.16
保密无用。认为目前的地理空间信息和地形图没有必要 保密,理由是现在有了图像制导、激光制导等手段,不需 要大地坐标也能准确打击目标。 有密难保。认为地理空间信息的保密必然影响经济建 设的需要,因此应当取消地形图密级,实行公开使用。很 多国家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以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在和平 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下过分强调安全保密不合时宜。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 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8.涉密测绘成果保管物理环境不标准
9.对外提供测绘成果审批不合程序 10 .衍生测绘产品的没有按要求标密
4、涉密测绘成果管理的薄弱环节
互联网地图的保密和安全 导航定位、互联网地图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商业前景诱人,一些企业铤而走险。随意在互联 网地图上传标注敏感和涉密地理信息;手段隐蔽,
发现难度大, 涉及领域广,制裁力度弱。
一、重大意义
㈢ 测绘成果和涉密测绘成果
测绘成果:是指通过测绘形成的数据、信
息、图件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测绘成果
分为基础测绘成果和非基础测绘成果。 涉密测绘成果:属于国家秘密范围的测绘 成果。判定标准就是《测绘管理工作国家 秘密范围的规定》。
一、重大意义
㈣基础测绘 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 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 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 息系统。 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国民经济和社会 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和重要支撑,涉及国家秘密,关系国家主 权、国防安全。
刑法(妨害公共管理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二条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 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 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 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20
法规体系:部门规章
地图审核管理规定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 测绘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测绘行政执法证管理规定 房产测绘管理办法
21
法规体系:规范性文件
1.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 (2003年印发) 2.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印发)
以及军事国防、国家机关安全,不危害经
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不泄露国
家秘密。
一、重要意义
1. 敌对势力窃取的重要目标
2. 认识存在误区 3. 地理信息安全监管面临新挑战 4. 涉密测绘成果管理的薄弱环节 5. 国家高度重视
9
1、敌对势力窃取的重要目标
地理信息与国防安全密切相关,是实现远程精
准打击的基础性工具,也是西方国家千方百计想要
网络地图和地理信息 服务已成为当前泄露国家 秘密的重要渠道,网络地 图成为当前和今后地图安
全监管的突出和难点问题。
5、国家高度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十分关注地理信息安全
安全部门、保密部门、军方时时关注涉密 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安全
保密部门:经济信息、地理信息、考试信 息列入三大重点监管领域。
15
法规体系:行政法规
测绘成果管理条例 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 测量标志保护条例 基础测绘条例
19
法规体系:国务院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 国发〔2007〕30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 见(国办发[2014]2号):强化安全监管。健全涉密地理
信息保密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涉密地理信息处理、分 发与应用跟踪机制,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 高涉密地理信息保密安全监管水平。加强高分辨率卫星 遥感影像的应用管理。加大对涉外地理信息合作项目及 其使用地理信息成果的监督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获 取、处理地理信息行为。深入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不断提高公民的国家版图意识和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意识
涉密测绘成果常见的违法违规现象
1.成果来源不合法,在本系统随意扩散、截留、私下交易。
2.存有的测绘成果种类、数量与帐册不相符,管、用分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3.随意复制、扫描、拷贝涉密测绘成果 4.获取的测绘成果未经许可扩大使用范围
5.委托第三方完成项目后,测绘成果未及时回收或销毁
6.公开使用涉密测绘成果,未脱密或脱密不符合要求 7.计算机、移动介质和网络管理不规范
主要内容
一、重大意义
二、法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
三、管理措施
法规体系: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17
测绘法修订
修法指导思想:
围绕国家安全 突出市场监管 促进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 定义、基本原则(预防为主、技保优先、用管 高效、保障发展)、准入制度、备案制度、管 理职责、安全技术、监督检查、提供审批、公 开使用、互联网安全、法律责任(行政、民事 、刑事)
3.国家涉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提供使用审批程序规定 (2007年印发)
4.对外提供我国涉密测绘成果审批程序规定 (2010年印发) 5.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强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8年印发 ) 6.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9年印发) 7.国家测绘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测绘成果行政审批与使用管理工作的 通知 (2010年印发) 8.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测绘成果核心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制度的通知( 2011年印发) 9.关于加强涉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2012年印发) 10.关于加强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使用管理的通知 (2009年印发) 11.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 (2003年印发) 12.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2009年印发) 13.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 2010年印发) 14.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试行)(2011年印发)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五十二条 参加国(境)外情报组织或者向国(境) 外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情报的,给予开除党籍处 分。
第一百三十八条 丢失秘密文件资料或者泄露党和国家 秘密,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 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 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22
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规定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是保密工作的第
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总责;
分管保密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对保密工 作负具体领导责任;分管业务工作的党 政领导干部在职责范围内对保密工作负 直接领导责任。
失泄密行为的惩处条款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刑法 保密法(新修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 立案标准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 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 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测绘法
3.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 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 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一、重大意义
㈡ 测绘和地理信息 测绘: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 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 、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 和提供的活动。 地理信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性 质、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 和图形等的总称。 测绘与保密的关系
获取的重要情报。 涉外非法测绘活动猖 獗,2010年以来,测绘地 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联 合有关部门查处涉外非 法测绘案件40余起。
10
我武警抓获的在新疆非法测绘的日本人
2.认识存在误区
无密可保。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获取地理空间数据的技 术能力十分强大,在空间技术、遥感技术、远距离测控技术
高度发达的今天,高分辨率商业卫星影像可以自由购买。
3、保密监管面临新挑战
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发展趋势
1.测绘成果形式的转变
由传统纸质、模拟成果向数字化成果转变
2.测绘成果服务对象的转变
由专业技术部门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转变
3.测绘成果服务方式的转变
由数据拷贝向网络化方向转变,由向文件的共享 向数据、服务的共享转变
4、涉密测绘成果管理的薄弱环节
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
2015年9月16日
主要内容
一、重大意义
二、法规制度
三、管理措施
一、重大意义
㈠国家秘密 1.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 和利益(实质),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程 序),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 知悉(时空)的事项。 2.工作秘密:各级国家机关产生的事项。
国家测绘 基准体系
国家基本 比例尺系 列地形图
航空摄影 和卫星遥 感影像
基础地 理信息 数据库
测量标志
一、重大意义
三者相互关系: 地理信息 测绘活动 基础测绘 测绘成果 基础测 绘成果
一、基本概念
㈤ 测绘地理信息保密安全
测绘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
加工、传输、服务和应用等活动不损害国
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政治制度
刑法(渎职罪)
第三百九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 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 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 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